黑翅地膚
黑翅地膚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有柔毛。葉圓柱狀或近棍棒狀,藍綠色,有短柔毛,花兩性,花被近球形,帶綠色,披針形至狹卵形,花藥矩圓形,花絲稍伸出花被外;花柱很短。胞果具厚膜質果皮。種子卵形;花果期8-9月。
黑翅地膚
生長於山坡、溝岸、古河床、荒地、沙地等處
產自新疆、青海北部、甘肅西部、寧夏。。蒙古、蘇聯哈薩克也有分佈。
本種花被附屬物的形狀、大小、脈的顏色都不很固定。寧夏阿拉善一帶的標本,花被的附屬物較發達,5個均為翅狀,寬卵形至卵形,脈黃褐色,我們認為仍是種內變異。
門中文名 | 蕨類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Pteridophyta |
綱中文名 | 蕨綱 |
綱英文名 | Filicopsida |
目中文名 | 真蕨目 |
目英文名 | Eufilicales |
科中文名 | 藜科 |
科拉丁名 | Chenopodiaceae |
屬中文名 | 地膚屬 |
屬拉丁名 | Kochia |
種中文名 | 黑翅地膚 |
種拉丁名 | Kochia melanoptera Bunge |
生境 | 生境: 草原化荒漠, 乾旱河谷, 河邊, 荒漠, 荒漠草甸, 荒漠山腳, 石戈壁沖溝, 鹽漬化低地 |
海拔下限 | 1000 |
海拔上限 | 3600 |
是否中國特有 | 否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外分佈 | 蒙古; 前蘇聯中亞地區 |
國內分佈 | 內蒙自治區, 甘肅省, 青海省, 新疆自治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