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中俞
肩中俞
【取法】前傾坐位或俯伏位,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督脈)旁開2寸處取穴。
● Jiānzhōngshū SI15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 功效:宣肺解表,活絡止痛,止咳
● 肩,肩部;中,中間;俞,穴位,腧穴。本穴在肩外俞的內側,且位於肩井與大椎連線中間,主治肩胛內臟疾患,故名。
● 在脊柱區,第7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2寸。
●
●
● 低頭,頸部最明顯凸起的部位就是第7頸椎棘突,棘突下旁開肩胛骨內緣(近脊柱側點)至后正中線距離的2/3,即為此穴。
●
穴精準取穴骨寸,,肩胛骨緣(近脊柱側)線橫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頭夾肌。
● 淺層分佈有第8頸神經后支的皮支及伴行的動、靜脈,第1胸神經后支的皮支;深層分佈有副神經,肩胛背神經的分支,頸橫動、靜脈。
●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咳嗽,哮喘,唾血。
● 局部疾病,例如肩背酸痛,頸項強急。
● 其他疾病,如目視不明,發熱,惡寒。
●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 可灸。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0~20分鐘;艾炷灸3~7壯。
● 《針灸甲乙經·卷八》:寒熱癧,目不明,咳上氣,唾血,肩中俞主之。
●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寒熱厥,吐血。
● 《循經考穴編·卷六十四》:寒熱勞嗽,肩胛疼痛。
● 配肩髎、大椎、支溝、后溪,治肩背酸痛、頸項強痛、頸椎胸椎病。
● 配肩外俞、阿是穴,治肩胛提肌綜合征。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