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間

詞語

食間,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即所謂屍)一食九飯的時間。

拼音


shí jiān

注音


ㄕㄧˊ ㄐㄧㄢ
食間(食間)

引證解釋


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即所謂屍)一食九飯的時間。參見“九飯”。
《儀禮·士虞禮》:“祝闔牗戶,降,復位於門西,男女拾踴三,如食間。”
鄭玄 註:“隱之,如屍一食九飯之頃也。”
賈公彥 疏:“隱之者,謂闔牗戶也。九飯之頃,時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