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損傷

動脈損傷

動脈損傷是最常見的血管損傷之一。動脈損傷可為直接損傷,如銳器損傷、鈍性損傷等,也可為間接損傷。動脈損傷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以四肢動脈損傷最為常見。動脈損傷最常見表現是迅速出血,可呈噴射狀。動脈損傷經及時止血后可經動脈結紮術、血管腔內治療及血管重建等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若併發生感染,則術前、術中、術后應結合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動脈損傷后血液流入組織間隙形成血腫或搏動性腫塊。肢體動脈完全斷裂或因動脈內膜損傷而形成血栓時,則會引起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動脈損傷出血過多易造成休克,且創傷和疼痛會加劇休克。

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急診科

病因


● 動脈損傷可為直接損傷,也可為間接損傷。

直接損傷

● 銳器損傷:刀傷、刺傷 、槍彈傷或醫源性損傷等。
● 鈍性損傷:擠壓傷、挫傷、外來壓迫等。

間接損傷

● 創傷造成的動脈強烈持續痙攣、過度伸展動作引起的血管撕裂傷、快速活動中突然減速造成的血管震蕩傷等。

癥狀


● 動脈損傷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以四肢動脈損傷最為常見。
● 動脈損傷最常見的直接後果是出血,需及時進行加壓止血。出血過多易造成休克,且創傷和疼痛會加劇休克。
● 頸動脈損傷可導致腦缺血,神志障礙;胸主動脈損傷可導致胸痛、呼吸困難、胸骨或肋骨骨折、聲音嘶啞等;腹主動脈損傷主要表現為休克、腹膜刺激征等;遠端肢體組織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組織蒼白、厥冷、青紫且有疼痛或功能障礙的表現。

檢查


● 確診動脈損傷需要進行體格檢查、X線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動脈血管造影等。
● 體格檢查
● ● 動脈損傷后檢查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和意識狀態,檢查受傷部位、出血部位、出血顏色和速度、肢體遠端脈搏、肢體感覺和運動功能,觀察皮膚顏色、溫度和張力,確定有無觸痛和被動牽拉痛,同時要注意檢查是否有合併傷。
●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 ●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動脈內是否有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及動脈有無破口或血腫,動脈內膜的厚度等。
● 動脈血管造影檢查
● ● 動脈血管造影檢查顯示血管本身的形態改變,如擴張、畸形、痙攣、狹窄、梗塞、出血等,又可根據血管位置的變化,確定有無佔位。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和超聲、造影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直接動脈損傷肉眼可見開放性出血同時可形成組織血腫。
● 間接動脈損傷可表現為組織急性失血或延遲性缺血,周圍疼痛等癥狀組織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組織蒼白、厥冷、青紫且有疼痛。
●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動脈內有斑塊形成或動脈有破口、動脈周圍有血腫,動脈內膜增厚等。
● 動脈血管造影檢查顯示血管本身形態有所改變,如擴張、畸形、破裂、痙攣、狹窄、梗塞、出血等,血管位置有變化或血管內有佔位等。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骨筋膜室綜合征、主動脈夾層及動脈瘤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某處皮膚或組織出現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組織蒼白、厥冷、青紫且有疼痛,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動脈損傷以手術治療、急救為主,若失血過多引起休克時應立即建立通暢的靜脈補液通路糾正酸中毒,同時儘快輸血擴充血容量也有助於減輕休克癥狀,恢復血供和循環。

手術治療

● 可通過動脈結紮術結紮損傷血管以減少出血量。
● 可通過血管修復重建法建立動脈血液循環,術后應積極抗感染,針對性選用廣譜抗生素,同時需服用抗凝藥物接受抗凝治療以防血栓形成。
● 也可通過血管腔內治療栓塞動靜脈瘺,以保持遠端動脈血流通暢。

急救

● 動脈損傷后大量出血應立即用手指壓迫止血或繃帶、止血帶加壓止血。

危害


● 遠端肢體動脈完全破裂或因動脈內膜損傷而形成血栓時,易引起組織缺血壞死。動脈出血嚴重可出現休克,危及生命。

預后


● 動脈損傷經過手術治療后可減少出血,建立通暢血液循環。

預防


● 掌握正常功能鍛煉。
● 減少外來直接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