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樹掛

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

吉林霧凇與桂林徠山水、雲南石林和長江三峽同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卻是這四處自然景觀中最為特別的一個。霧凇俗稱樹掛,是在有霧的寒冷天氣里,霧滴凍結附著在草木和其他物體迎風面的疏鬆凍結層。

基本情況


吉林霧凇是大自然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在中國和世界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為什麼偏偏吉林市的霧凇一枝獨秀呢?
吉林霧凇儀態萬方、獨具丰韻的奇觀,讓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讚不絕口。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霧凇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所做的貢獻。吉林霧凇正迎合了時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我美麗、我健康!”
每當霧凇來臨,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長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江澤民總書記1991年月在吉林市視察期間恰逢霧凇奇景,欣然秉筆,寫下“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之句。1998年他又賦詩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在美麗之外,吉林霧凇也有很多實際的用處。北方也有一些地方偶爾也有霧凇出現,但其結構緊密,密度大,對樹木、電線及某些附著物有一定的破壞力。而吉林霧凇不僅因為結構很疏鬆,密度很小,沒有危害,而且還對人類有很多益處。
現代都市空氣質量的下降是讓人擔憂的問題,吉林霧凇可是空氣的天然清潔工。人們在觀賞玉樹瓊花般的吉林霧凇時,都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舒爽、滋潤肺腑,這是因為霧凇有凈化空氣的內在功能。空氣中存在著肉眼看不見的大量微粒,其直徑大部分在2.5微米以下,約相當於人類頭髮絲直徑的四十分之一,體積很小,重量極輕,懸浮在空氣中,危害人的健康。據美國對微粒污染危害做的調查測驗表明,微粒污染重比微粒污染輕的城市,患病死亡率高15%,微粒每年導致5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已患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和兒童。霧凇初始階段的凇附,吸附微粒沉降到大地,凈化空氣,因此,吉林霧凇不僅在外觀上潔白無瑕,給人以純潔高雅的風貌,而且還是天然大面積的空氣“清潔器”。
注重保健的人都不會對空氣加濕器、負氧離子發生器等感到陌生,其實吉林霧凇就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生器”。所謂負氧離子,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帶負電的離子與中性的原子結合,這種多帶負離子的原子,就是負氧離子。負氧離子,也被人們譽為空氣中的“維生素”、“環境衛士”、“長壽素”等,它有消塵滅菌、促進新陳代謝和加速血液循環等功能,可調整神經,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體質。在出現濃密霧凇時,因不封凍的江面在低溫條件下,水滴分裂蒸發大量水汽,形成了“噴電效應”,因而促進了空氣離子化,也就是在有霧凇時,負氧離子增多。據測,在有霧凇時,吉林松花江畔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可達上千至數千個,比沒有霧凇時的負氧離子可多5倍以上。
噪音也是現代都市生活給人們帶來的一個有害副產品,吉林霧凇是環境的天然“消音器”。噪音使人煩躁、疲憊、精力分散以及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並能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以至於生命。人為控制和減少噪音危害,需要一定條件,並且又有一定局限性。吉林霧凇由於具有濃厚、結構疏鬆、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點,因此對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納大量音波,在形成霧凇的成排密集的樹林里感到幽靜,就是這個道理。
徠此外,根據吉林霧凇出現的特點、周期規律等,還可反饋未來天氣和年成信息,為各行各業興利避害、增收創利做出貢獻。
以前人們都將霧凇叫做“樹掛”,時至今日,大家都已對“霧凇”這個名稱不再陌生,說起這個名稱的普及,還真有一個小故事呢!
1987年國家電影電視部決定拍《吉林樹掛》,將吉林市這一特殊的自然景觀搬上銀幕,並送聯合國對外宣傳。北京科教電影制廠在吉林市政府支持下,來吉林市採訪和拍攝,責成在本地從事研究樹掛的氣象科技工作者撰寫腳本,將吉林樹掛這一奇觀做為旅遊資源對外宣傳。作者認為應該用它的學名“霧凇”為好,當時這一建議經研究被採納了。可是那時候人們叫霧凇還不習慣,不少人感到陌生和彆扭,說這種稱呼不通俗,不大眾化,后經過解釋、宣傳,被部分人所接受。在吉林市舉辦過幾屆霧凇冰雪節后,“霧凇”一詞不僅被江城父老所接受,家喻戶曉,而且名揚中外。
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千百年來我國古代人很早就對霧凇有了許多稱呼和讚美。早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書的《春秋》上就有關於“樹稼”的記載,也有的叫“樹介”,就是現在所稱的“霧凇”。“霧凇”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代宋·呂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編的《字林》里,其解釋為:“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這是1500多年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
而最玄妙的當屬“夢送”這一稱呼。宋末黃震(公元479年——502年)在《黃氏日鈔》中說,當時民間稱霧凇為“夢送”,意思是說它是在夜間人們做夢時天公送來的天氣現象。
霧凇及其害與利
江城樹掛
江城樹掛
霧凇是其學名,現代人對這一自然景觀有許多更為形象的叫法。因為它美麗皎潔,晶瑩閃爍,象盎然怒放的花兒,被稱為“冰花”;因為它在凜冽寒流襲卷大地、萬物失去生機之時,象高山上的雪蓮,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開,韻味濃郁,被稱為“傲霜花”;因為它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精美藝術品,好似“瓊樓玉宇”,寓意深邃,為人類帶來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被稱為“瓊花”;因為它象氣勢磅礴的落雪掛滿枝頭,把神州點綴得繁花似錦,景觀壯麗迷人,成為北國風光之最,它使人心曠神怡,激起各界文人騷客的雅興,吟詩繪畫,抒發情懷,被稱為“雪柳”。
霧凇是低溫時過冷霧滴凍結或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凝華在地面物體上的冰晶物,多附著在樹枝、電線或景物的突出部位,也叫樹掛或冰花。它呈白色或乳白色,由無數重重疊疊的小冰球或小冰晶組成。可分為針狀晶凇和粒凇。
針狀晶凇由水汽在物體表面凝華而形成,多出現在有微風且寒冷的天氣,為枝狀白色晶體。密度小,結構鬆散,稍有震動便會脫落;粒凇由過冷霧滴附著在物體上迅速凍結而形成,顏色乳白,外表粗糙,內部粒狀結構清晰可辨,大多朝著迎風方向增長。在濃霧、微寒、有風的天氣狀況下,經常會形成霧凇。
在中高緯度沿海及附近陸地,寒冷的冬春季節極易出現霧凇。嚴重的霧凇也會毀壞果樹作物,折斷電線,影響交通、通信等。霧凇也有可愛的一面——較高的觀賞價值。
這正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與其他三處最大的不同之處,即其不可預知性。霧凇來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霧凇去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真正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一派天地使者的凜凜之氣。霧凇性情如此,難免有人偶遇之下陶醉其中,有人苦盼數日難覓芳蹤。吉林市旅遊局局長張煒對記者說,吉林市觀賞霧凇的最佳地點有五處,或霧凇島,或阿什村,三日之內總能叫你領略到霧凇的風采。
遠遠望去,一排排楊柳的樹冠似煙似霧,與天上的藍天白雲相接,讓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忽然,幾個紅的藍的顏色從樹叢里冒了出來,好像不小心滴在宣紙上的幾點顏料,在白茫茫的背景下格外顯眼。到了近處,才看清原來是踏雪尋凇的一群年輕人,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在樹林里追逐打鬧。這片童話般的銀色世界讓人摒棄最煩心的雜念,滿腦子只是“玩”、“美”這些最簡單純樸的字眼。
近距離看去,枝丫間的霧凇彷彿潔白的雪花。可誰能想到它的降臨要經歷比雪複雜百倍的物理變化呢?這種厚度達到四五十毫米的霧凇是最罕見的一個品種,要具備足夠的低溫和充分的水汽這兩個極為苛刻且互相矛盾的自然條件才能形成,而且輕微的溫度和風力變化都會給它帶來致命的影響。了解到這一點,你還會覺得遊人有意、霧凇無情嗎?
霧凇的“揮揮手,不帶走一絲雲彩”的品格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墨客所稱頌,最玄妙的用詞莫過於宋末黃震在《黃氏日鈔》中的“夢送”,讚美霧凇是夜間人們做夢時天公送來的禮物。

美食


江城樹掛
江城樹掛
去吉林霧凇當然要品嘗一下漬菜白肉火鍋。漬菜白肉火鍋原料一是極薄的豬肉片,二是牛肉、羊肉、海鮮等,三是蔬菜、粉絲、凍豆腐等,四是芝麻醬、韭菜花、蔥蒜薑末、腐乳、芥末、食鹽、味精等佐料,吃時由個人任選自配。當然還要品嘗一下朝鮮冷麵。

交通


江城樹掛
江城樹掛
江邊的霧凇最漂亮。如果是從火車站去,那坐3路,到江城廣場下車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了;如果是從客運站走,那出了客運站后左轉直走,過一個十字路口也就是桃源廣場,那裡有很多路過江城廣場的車,隨便坐一個,到江城廣場下就可以了。

最佳旅遊季節


最佳時間:12月、1月、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