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蕩

詞語

流蕩,是漢語詞語,意思指流動;飄蕩。

引證詳解


亦作“流湯”。
● ● (心思)不定,無所依託。
《楚辭·遠遊》:“意荒忽而流蕩兮,心愁凄而增悲。”
王逸註:“情思罔兩,無據依也。”
三國·魏·阮籍清思賦》:“意流湯而改慮兮,心震動而有思。”
2.放蕩,不受拘束。
晉·袁宏 《後漢紀·安帝紀一》:“恣其嗜欲,而莫之禁御,性氣既成,不可變易,情意流蕩,不可收復。”
宋·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四:“今觀列國之風,大抵流蕩昏淫,有日趨於亡之勢。”
清·吳德旋《書<抱朴子>后》:“葛洪生於衰晉之世,閔時俗之流蕩,疾貪邪之競進。”
3.迷戀,留戀。
明·宋濂 《贈梁建中序》:“乃溺於文辭,流蕩忘返,不知老之將至。”
清·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五:“心摹手追,流蕩忘反,適成一代之風氣。”
4.漂泊,流浪。
《玉台新詠·古樂府·艷歌行》:“兄弟兩三人,流蕩在他縣。”盪,一本作“宕”
唐·靈一《江行寄張舍人》詩:“流蕩此心難共說,千峯澄霽隔瓊枝。”
沈從文《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民六夏我便離開了家鄉,在沅水流域十三縣開始過流蕩生活。”
5.漂泊,流浪。
《玉台新詠·古樂府·艷歌行》:“兄弟兩三人,流蕩在他縣。”
盪,一本作“宕”唐靈一《江行寄張舍人》詩:“流蕩此心難共説,千峯澄霽隔瓊枝。”
沈從文《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民六夏我便離開了家鄉,在沅水流域十三縣開始過流蕩生活。”
6.流動;蕩漾。
宋·葉適《東嘉開河記》:“畢事,則天雨兩旬,於是洒濯流蕩。”
清·唐甄《潛書·性才》:“智之真體,流盪充盈,受之方則成方,受之圓則成圓。”
曹禺雷雨》第一幕:“然而依然有一種不滿的感情的波紋在他心裡隱約地流蕩著、潛伏著。”
7.指詩文散漫不合格律。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元和已后……歌行則學流蕩於張籍。”
章炳麟《國故論衡·論式》:“肆而不制,近於流蕩。”
8.流暢跌蕩。見“流蕩”。
紅樓夢》第七三回:“雖賈政當日起身,選了百十篇命他讀的,不過是後人的時文,偶見其中一二股內,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緻--或流蕩,或遊戲,或悲感,稍能動性者,偶而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