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志

漢語辭彙

徠大志,漢語辭彙,拼音dà zhì,注音ㄉㄚˋ ㄓˋ 釋義是指遠大的志向或理想。

出處與詳解


遠大的志向或理想[lofty aspiration]
《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晉書·王猛傳》:北海王猛,少好學,倜儻有大志,不屑細務,人皆輕之。猛悠然自得,隱居華陰。聞恆溫入關,披褐詣之,捫虱而談當世之務,旁若無人。
《隋書.卷四八.楊素傳》: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遠》:“﹝ 李遠 ﹞少有大志,誇邁流俗,為詩多逸氣,五彩成文。”
徠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源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吾之學圃,正欲使操知我無大志;不意操竟指我為英雄,我故失驚落筯。又恐操生疑,故借懼雷以掩飾之耳。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即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
《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原來南蠻從無大志,只貪圖中國財物。擄掠得 漢 人,都分給與各洞頭目。”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葉赫主納林布祿聞努爾哈赤統一滿洲,料他具有大志,宜趁勢力未足的時候,翦滅了他,方無後虞,思想也自不錯,可惜沒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