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莊村

河南省獲嘉縣中和鎮大官莊村

大官莊村,位於河南省獲嘉縣中和鎮東側兩公里處,是中和鎮最重要的村莊之一。全村大部分道路為硬質水泥路面,並有村級公路穿過,交通便利。全境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適宜農作物生長,養殖業及農業發達。村內有麵粉廠,小超市,小學。新建有老年人活動中心等,居民農閑文化生活豐富。

大官莊村民風淳樸,鄉民和諧,倍受讚譽。

地理位置


大官莊村位於中和鎮駐地正東面2公里處。

村名由來


傳說一
據傳,康熙年間,由於康熙帝曾路過此地暫住,帶來了許多的僕人等。這些侍從人員因為種種原因,很多都留在了本地。後來許多侍從當了大官,此地便演變成了“大官莊”。
傳說二
據《獲嘉縣村志》記載,明朝萬曆年間,獲嘉縣大水淹境,十戶九死,有山西移民達此定住。不久,宰輔大人下鄉察視,經過坐落於矮河堤兩岸的荒破小村,竟無人知曉所居地名也。申宰輔大人立即揮毫,稱為“三岔口”。愈百年,村人文士覺不雅,締結官紳商議,以大官人居住而誇耀,遂更名曰“大官莊”。

生產情況


開放解放后至改革前
大官莊村由古至今以農為主,農業經濟發達。在時任生產隊長郭呈運的帶領下,1967年即率先開始全村自來水改造,幾乎每家每戶都能接上自來水。1968年興建全自動化麵粉廠。1969年興建紡紗廠,機械廠等。社會經濟活躍,村民生活水平位居全縣前列。
改革開放后
大官莊村由古至今以農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思想發生轉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如生豬養殖業,蛋雞肉雞養殖業,蔬菜大棚等,尤其是蔬菜大棚與舍飼養殖業,在近十年來形成了較大的規模,人均經濟收入明顯增長。2005年,人均純收入2345.6元。

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居民相繼建起二層小樓。
2012年起全村開始路面改造。全村大部分路面相繼改建成硬質水泥路面,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狀況。並於當年開始全村自來水再次升級。重新填埋管道,興建無塔供水站,家家戶戶接入自來水。
2013年村內開始興建老年人活動中心,雖暫時並無娛樂設備,但業已成為村內老年人乘涼閑談的好去處。
村內建有大官莊學校,小學建制,教學質量雖逐年下滑但仍可基本滿足村民需要。村內學生亦多前往小官莊村,中和鎮或獲嘉縣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