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可發生於人體很多器官和組織,其中以胃腸道、胰腺、支氣管和肺最為好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在(2.5~5)/10萬,近二三十年內發病率和患病率迅速增加。大部分神經內分泌腫瘤為散發,其確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表現多樣,取決於該腫瘤是否分泌激素以及激素的相應功能,還與腫瘤所在部位相關。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化療、靶向治療、生物治療、放射性核素治療和介入治療等。神經內分泌腫瘤預后差別很大,影響預后的因素包括腫瘤的內分泌功能、腫瘤的大小、發病部位、分級、分期等,生存期從數月至數十年不等。
● 內分泌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普通外科、腫瘤科
● 大部分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確切病因目前不清,但有一小部分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涉及一些基因的缺失與突變,例如多發性內分泌腺瘤。
●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異質性腫瘤,可發生於人體很多器官和組織,其中以胃腸道和胰腺最為好發,其他部位包括支氣管和肺、肝、膽管、甲狀腺、甲狀旁腺和泌尿生殖道等。
● 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胰島素瘤、胃泌素瘤、胰高糖素瘤、血管活性腸肽(VIP)瘤、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導致庫欣綜合征以及分泌甲狀旁腺激素導致高鈣血症等,具有各自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臨床表現,如皮膚潮紅、出汗、哮喘、腹瀉、低血糖、難治性消化道潰瘍、糖尿病等。
● 無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並不表現出特異的癥狀或綜合征。當腫瘤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出現腫瘤壓迫或轉移的相關癥狀。
● 神經內分泌腫瘤因發病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各異。
● 胰腺
● ● 當腫瘤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出現食欲不振、消化道梗阻和黃疸。
● 食管
● ● 絕大多數病變位於食管下1/3,表現為吞咽困難、食管反流性疾病、體重明顯減輕和胸痛等。
● 胃
● ● 主要發生於胃底-賁門部,可表現為胃酸缺乏、惡性貧血、消化不良、胃出血、梗阻和體重減輕等。
● 十二指腸球部
● ● 多表現為阻塞性黃疸,少數情況下呈急性胰腺炎樣或以出血為主要癥狀。
● 十二指腸和近端空腸
● ● 有癥狀者,多因腫瘤局部浸潤引起出血、腸梗阻或阻塞性黃疸,少數情況下,功能性腫瘤分泌肽類激素而產生相應的癥狀,如伴有高促胃液素血症、胃過度分泌和難治性消化性潰瘍。
● 遠端空腸和迴腸
● ● 表現為間歇性痙攣性腹部疼痛,部分病例表現為腹部隱痛。
● 闌尾
● ● 多發生於闌尾根部,臨床上通常無癥狀。
● 大腸
● ● 多表現為腹痛、便血、便秘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 支氣管和肺
● ● 常見的癥狀為咳嗽和咯血,影像學上肺部病灶為境界清楚的結節,常有鈣化。
● 根據相應的臨床表現,應行腫瘤標記物檢測、影像學檢查及病理學檢查。
●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特異腫瘤標誌物:嗜鉻素A和突觸素,通過二者的檢測確定腫瘤是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還可以通過檢測其分泌的特殊激素來協助診斷,如5-羥色胺、胃泌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旁腺素和血管活性腸肽等。
● 各種影像學檢查,包括內鏡、超聲內鏡、超聲、CT、PET-CT、MRI、生長抑素受體顯像等,是對神經內分泌腫瘤進行定位診斷的重要手段。
● 神經內分泌腫瘤最終的診斷需要依靠病理學檢查。如手術病理組織、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刷片細胞學檢查、針吸細胞學檢查、痰液細胞學塗片等。
● 病理診斷要點包括:首先通過對神經內分泌標誌物突觸素和嗜鉻素A的免疫染色確定腫瘤是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特定激素的免疫組化檢測有助於進一步證實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其次根據腫瘤的增殖活性明確腫瘤的分級。
● 依據臨床表現及影像學、病理學和免疫組化等檢查綜合診斷。
● 根據腫瘤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及有無激素引起的臨床癥狀,將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非功能性(約佔80%)和功能性(約佔20%)兩大類。
● 無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表現為非特異性的消化道、呼吸道癥狀或腫瘤局部的佔位效應,如吞咽困難、腹痛、腹瀉、黃疸、黑便,咳嗽、咯血,支氣管阻塞、腹部包塊等。
● 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表現為腫瘤分泌的激素引起的相關臨床表現,如皮膚潮紅、出汗、哮喘、腹瀉、低血糖、難治性消化道潰瘍、糖尿病等,以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居多,包括胰島素瘤、生長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等。
● 部分病例表現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身轉移性癥狀,轉移至骨、肝和腦等處可相應出現骨痛、厭食、腹痛、黃疸、頭痛等症。
● 腫瘤標誌物檢測:嗜鉻素A是目前最有價值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通用標誌物(無論是功能性還是無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通過檢測血清或血漿嗜鉻素A水平可以提示患者是否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血清嗜鉻素A檢測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在60%~95%之間。除此以外、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還可以通過檢測其分泌的特殊激素來提示診斷,例如胃泌素瘤可以檢測血清胃泌素水平,胰島素瘤可以檢測血清胰島素水平。
● 通過各種影像學檢查,包括內鏡、超聲內鏡、超聲、CT、PET-CT、MRI、生長抑素受體顯像等進行定位診斷。
● 最終診斷需要依靠病理學檢查。病理診斷要點:一是通過嗜鉻素A和突觸素的免疫染色確定是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二是通過核分裂象數或Ki-67陽性指數評估腫瘤的增殖活性以明確腫瘤的分級。
● 神經內分泌腫瘤總體分為三大類:
● 神經內分泌瘤:指高分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瘤細胞與正常的內分泌細胞相似,瘤細胞顯示輕至中度的異型性,曾稱為類癌。
● 神經內分泌癌:指分化差或高級別的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由小細胞或中至大的大細胞組成,瘤細胞顯示明顯的異型性,曾稱為小細胞癌(燕麥細胞癌)、大細胞癌或差分化神經內分泌癌。
● 混合性腺神經內分泌癌:指同時含有外分泌和內分泌成分的惡性腫瘤,外分泌成分通常為腺癌,極少數情況下為鱗狀細胞癌,內分泌成分通常為神經內分泌癌,兩者在腫瘤內所佔的比例均在30%以上。
● 不同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在生物學行為上略有不同,因此採取不同的分期系統,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同時採用TNM分期和Stage分期。
● T-依據原發性腫瘤浸潤程度分為:T0、T1、T2、T3、T4各期和TX(不能評定)。
● N-依據區域淋巴結轉移程度分為:N0、N1兩期和NX(不能評定)。
● M-依據遠處轉移程度分為:M0、M1兩期。
● 綜合T、N、M三項將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總的分為6期:Ⅰ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Ⅳ期,即Stage分期。
● 膽囊、膽管和肝外膽管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分期與之略有差別。
● 發生於一定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與該部位發生的非神經內分泌腫瘤或系統性疾病有類似的臨床表現,須相互鑒別。如: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會以消化不良、腹脹、胃腸道出血、幽門梗阻等為癥狀,需要與胃癌、胃炎、胃潰瘍等鑒別。
● 神經內分泌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也可採用藥物治療、放射性核素治療等。選擇何種治療手段,取決於腫瘤的分級、分期、發生部位以及是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對於病情複雜的患者往往綜合使用上述方法以期取得較好療效。
● 手術治療:包括內鏡手術和外科手術治療,外科手術又分為完整切除或減瘤性部分切除。局限性腫瘤,採用根治性手術切除;進展期的腫瘤可採用減瘤手術進行姑息治療。
● 藥物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生物治療: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控制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激素過量分泌導致的相關癥狀以及控制腫瘤的生長。藥物的選擇也取決於腫瘤的部位、功能狀態、病理分級和腫瘤分期。傳統的細胞毒化療藥物常用於晚期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靶向治療包括舒尼替尼和依維莫司。生物治療的藥物主要是生長抑素類似物,包括奧曲肽和蘭瑞肽。
● 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如果生長抑素受體顯像提示病灶有放射性攝取時,採用核素標記的生長抑素類似物進行肽受體介導的放射性核素治療可以作為一種治療選擇。
● 其他治療:包括射頻消融、動脈/化學栓塞等介入治療。
● 神經內分泌腫瘤對患者的危害取決於腫瘤的內分泌功能、腫瘤的大小、發病部位、惡性程度及是否轉移。
● 不同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均會出現各系統的相應癥狀,或者是全身轉移性癥狀,對患者臟器造成諸多損害。
● 惡性程度高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進展快、預后不佳,會導致患者死亡。
● 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多會發生轉移,從惡性程度較低的到極具侵襲性的高級別神經內分泌癌,轉移程度各不相同。
● 神經內分泌腫瘤預后的影響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發病部位、分級、分期等,生存期由數月到數十年不等。
●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發生在消化、呼吸、內分泌等多個系統,表現多樣,病因不清,無法有效預防。
● 患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易被忽視或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早就醫、早診斷。
● 患者定期體檢或出現身體不適后及時就醫,有助於發現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