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稱的婚姻
俄國普基廖夫創作的布面油畫
《不相稱的婚姻》是俄國普基廖夫1862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於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畫面以近景特寫人物構圖,集中表現一位風燭殘年的將軍娶一位少女為妻的情節,而這一罪惡的行為恰恰是在莊嚴的教堂中舉行的。
婚戒指戴僅六七娘,旁“郎”則祖。持蠟燭,斜視娘戴戒指。娘低奈,右拿蠟燭。皮浮腫,窮淚逃脫厄運。郎根稀疏,臉皮鬆弛,瞼塌陷。
畫背景,右半顯盡郎“屬”,左畫右截,雙交疊胸,嚴峻,審視幕醜劇,畫。
紀,俄揭露社黑暗、損害污辱示深切繪畫品。普基廖該品提婦運題,畫,,似乎畫故幕展露觀。畫揭示病態婚姻卑劣社交易及婦摧殘。據畫歷創。
《不相稱的婚姻》描繪了一位青春少女與一位老者結合的愛情悲劇,右上角上那個神父的身影,以細膩逼真的半邊形象,被處理在全畫的暗處。畫家抓住了這種病態的婚姻,揭示了卑劣的社會交易和對婦女的摧殘。而畫家將自己納入畫中,以顯示畫家本人的憤懣心情。
老者被畫家描繪得蒼老憔悴,而少女則面色紅潤,克滿青春活力。該畫作深刻地表現了農民樸實的性格以及當地的風土習俗。畫家以同情少女的筆調,鞭撻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該作品色彩簡潔,極注意明暗、冷暖的對比關係,手法寫實,因而人物性格鮮明。該畫作中畫家運用對比手法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醜陋的社會現象。
進步批評家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維奇·斯塔索夫:此畫好不容易才得到官方的承認,畫中沒有火災,沒有殺戮,畫的只是在教堂里神父畢恭畢敬地給灑滿香水的將軍——活的木乃伊,與為了官銜與金錢而出賣自己青春的哭泣的姑娘舉行結婚儀式。
《不相稱的婚姻》於1863年在美術學院展出,當時普基廖夫還是莫斯科繪畫學校的一位應屬畢業生。
普基廖夫(1832—1890),俄國19世紀60年代最有聲望的風俗畫家。出生在丁奠斯利附近圖拉地區的一位農民之家,幼年時期給聖像畫師當過助手。1849年考入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1855年畢業於扎良科肖像畫室。1859年應聘回母校任教。1863年,他展出了《不相稱的婚姻》。《不相稱的婚姻》也成為普基廖夫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