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文英

樓文英

掐指算來,樓文英當選為姜堰市人大代表整整10個年頭,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也已6個春秋了。和百姓接觸多了,樓文英和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有些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去年,在樓文英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村裡一起糾紛遇到不公平的司法處罰,引起了村民的強烈不滿。

目錄

正文


江水、海水、淮水相聚姜堰,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激蕩奔涌。浩蕩的“三水”滋養著這裡的百姓,也哺育了全國人大代表、姜堰市實驗小學副校長樓文英。也許是水的精靈的幻化,也許是奔涌的“三水”給了她澎湃的激情,使得今年54歲的樓文英代表身上既有女人的溫柔,又有男人般的鏗鏘;這一“二重性”,註定了樓文英做事總是細膩而堅定。這就有了她不負人民重託,切實履行代表職責,認真履行代表義務;能夠深入基層傾聽百姓心聲,人代會上“仗義執言“;能夠腳踏實地、大膽創新,把代表的義務貫穿到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中。她深知:自己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代表;要用熱血和汗水、用一顆赤誠的心……尋求生命的價值,譜寫跳動的音符。這是她心靈的獨白,也是她永恆的追求。
深入基層聽民聲
掐指算來,樓文英當選為姜堰市人大代表整整10個年頭,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也已6個春秋了。這些年來,樓文英特別忙。她既要教一個班的語文,又擔任學校的副校長;既要操持好學校的事務,還要扮演好家庭主婦的角色。儘管困難和矛盾很多,但她認為,這與做好代表工作並不矛盾。她說:“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如果因為工作忙,不去履行代表職責,當‘挂名代表’,那就辜負了群眾對我的信任。”她學著“十個指頭彈鋼琴”,不管平時工作多忙,總是擠時間深入基層,了解民意,體察民情,傾聽民聲,把基層的聲音傳遞給黨和政府,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改進工作。
為真實了解“三農”問題,前年寒假期間,她連續10多天深入到通南地區,踏泥濘小道,進農家院門,圍著火盆和農民拉家常,了解他們的所思、所需、所盼。
這天,天空地飄著鵝毛大雪,整個蘇中大地銀裝素裹。一大早,樓文英就起床了。推開院門,一陣料峭的寒風卷著雪片鑽進了脖子,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咯吱、咯吱”,樓文英踏著深深的積雪上路了。這一天,她走了6個村落,到了40多戶農家、召開了5個座談會。當夜幕深深之時,她才懷揣沉甸甸的收穫踏上歸途。回到家時,牆上的掛鐘清脆敲響了11下。此時,她渾身濕透,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這時,樓文英毫無睡意,她要把白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變成一頁頁文字,變成一件件關乎民生、情系民眾的議案、建議,她要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向黨和政府傾訴。
和百姓接觸多了,樓文英和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有些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幾年來,樓文英深入基層、走訪群眾100多次,近兩千人,領銜提出及參與附議議案、建議100多件,為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履行職責解難題
“減負只能減去學生課業、心理和經濟負擔,而不能減質、減責。”這是在一次人代會上樓文英關於“減輕學生負擔”提出的建議,這一建議和其他代表的有關建議一起,對中央“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樓文英連續當選為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切實肩負起了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職責,既聯繫本職工作提出議案、建議,也切實為百姓排憂解難。
去年,在樓文英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村裡一起糾紛遇到不公平的司法處罰,引起了村民的強烈不滿。他們在一張大白紙上寫滿了村民的簽名和捐款上訴的金額。村民代表找到了樓文英,請這位全國人大代表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樸實的村民代表堅持要請樓代表吃頓飯。樓文英望著一副副懇切的面孔,想著他們為打官司湊錢上訴,經濟十分困難,她說:“今天我要是和你們吃頓飯,不過要請各位到我家做客。”經不住樓代表的一再堅持,村民代表們真的到他們的“百姓代表”家中吃了頓飯。就此,她多次深入到該村了解情況,發現其中確有冤情。為此,她多次到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建議該院在二審時一定要明察秋毫、秉公辦案。在樓文英的關心督促下,該案的冤情得到澄清,案件獲得公正處理。
樓文英為群眾講實話、辦實事,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認可,不僅在本地有口皆碑,鄰近縣市的群眾遇到難事,也上門找她。而她總是有求必應,耐心聽取反映,認真調查研究,積極督促問題的解決。一次,鄰市有兩位70多歲的老人帶著材料,趕了幾十里路程,來找樓代表。他們認為找“百姓代表”才能反映“平民問題”。由於年事已高,老人從包里拿材料時,雙手顫抖不已,反映問題時也含混不清。望著兩位執著的老人,樓文英和有關方面進行了聯繫。不管問題怎麼解決,她要對得起百姓,也要對得起代表職務。
教書育人創一流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樓文英努力尋找履行代表職責與做好本職工作的結合點,例如學法、普法工作。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學法、普法從“娃娃”抓起,在教學實踐中,她探索構建起了學校、家庭、社會的“三維法制教育”體系,開通了“少年維權信箱”,設立了心理諮詢台。這麼些年來,全校師生無一人違法犯罪。
樓文英把人民的褒獎和給她的榮譽,又默默地用教學實績來詮釋著。許多畢業生離校時,在她的留言冊里寫道:“多麼想永遠做您的學生,再聽聽您上的課啊?”“您聲情並茂的朗讀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師恩如海,這輩子難忘。”她被這些滾燙的話語感動不已,同時也悟出了一個道理:當老師的應該教好每一個學生。
她用自己的言行默默踐行了“當好一名老師,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帶好每一個班級”的諾言。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為傳達全國人代會精神,每次從北京開會回來,樓文英都要向全市各行各業作10多場報告,但她從沒有耽誤本職工作。去年,全國人代會剛閉幕,她就匆匆收拾行李,在南下的火車上完成了傳達彙報材料。第二天,當她強睜著熬紅的雙眼向泰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做彙報時,一陣陣掌聲驅除了她的疲勞,彙報完畢后,她的身影又出現在實驗小學的校會上,那洪亮的聲音在會場上久久回蕩。
樓文英社會活動雖然多了,但她仍致力於學校教學工作,致力於素質教育研究。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樓文英在教育戰線默默躬耕20多個春秋,贏得了桃李滿園的收穫,也贏得了姜堰市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班主任、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並被國家教育部、勞動人事部授予人民教師金質獎章。
樓文英像一棵大樹深深紮根於人民之中,她又像一支點燃的蠟燭,默默地燃燒著自己,給別人帶來溫暖的光,照亮著一個又一個學子前進的路。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豐富著“全國人大代表”的內涵,使自己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不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