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門外街道

北京市東城區下轄街道

崇文門外街道,北京市東城區下轄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0.9千米,總面積1.1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崇文門外地區屬第八(外一)區和第十(外三)區。1954年底,有東茶食、西花市、纓子衚衕3個街道和薛家灣、大橋衚衕2個街道的大部分。1958年,合併為崇文門外街道。

截至2020年6月,崇文門外街道下轄12個社區。2011年,崇文門外街道總人口34793人,商業網點248個,財政總收入1.2億元。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崇文門外地區屬第八(外一)區和第十(外三)區。
1954年底,崇文門外地區有東茶食、西花市、纓子衚衕3個街道和薛家灣、大橋衚衕2個街道的大部分。
1958年,合併為崇文門外街道。
崇文門外街道
崇文門外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轄崇文門東大街、崇文門西大街、國瑞城東區、國瑞城中區、國瑞城西區、西花市南里東區、西花市南里西區、西花市南里南區、新怡家園、新世界家園、興隆都市馨園、大橋12個居民委員會,下設288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崇文門外街道下轄12個社區,辦事處駐西花市南里東區14號。
興隆都市馨園社區新世界家園社區崇文門東大街社區崇文門西大街社區
西花市南里東區社區西花市南里西區社區大橋社區新怡家園社區
西花市南里南區社區國瑞城西區社區國瑞城中區社區國瑞城東區社區

地理環境


崇文門外街道位於東經116°24'15"~116°25'18″,北緯39°53′29"~39°53'59"之間。地處東城區中南部,東依南、北花市大街北段與東花市街道為鄰,南鄰兩廣路(珠市口東大街、廣渠門內大街)與體育館路街道毗連,西至北官園、戴家衚衕與前門街道接壤,北靠崇文門東、西大街與建國門街道相鄰。

人口民族


截止2010年,崇文門外街道共有人口48817人。
截至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轄區總人口為34793人。另有流動人口14925人。總人口中,男性16892人,佔48.5%。女性17901人,佔51.5%。14歲以下2220人,佔6.4%。15~64歲29097人,佔83.6%。65歲以上3476人,佔10%。
2011年,崇文門外街道人口岀生率5.9‰,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1‰。

經濟


●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共有商業網點248個。
● 財政金融
2011年,崇文門外街道財政總收入1.2億元。

社會


文化藝術
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舞蹈《玉樹的春天》《月色秋荷》,合唱《北京精神放光芒》,小品《網格員的一天》,快板《讓我們的生活好一點》。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5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崇外街道藝術團、新景藝術團、西花市南里西區太極隊、西花市南里西區合唱隊、新怡社區舞蹈隊、國中社區瑞鴻腰鼓隊、國中社區合唱隊、都市馨園社區舞蹈隊、新怡名家書法繪畫工作室、崇西社區舞蹈隊。
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共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5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和諧杯”乒乓球比賽、社區健身操舞大賽、全民健身節社區趣味運動會。41.7%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4%。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共有小學2所,在校生1139人,專任教師1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1所,在校生850人,專任教師90人,初中適齡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2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崇文門外街道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個,其中民辦醫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
社會保障
2011年,崇文門外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4戶,人數366人,支出232.9萬元,比上年增長13.4%,月人均530.4元,比上年增長16.2%。醫療救助69人次。
2011年,崇文門外街道共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8萬元。社會福利費2800元,比上年增加2800元。社區服務設施16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社區服務站12個。新增就業人員752人,有621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35人,年末城鎮失業人數25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
2011年,崇文門外街道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共有2401人,比上年末增加92人。參加失業保險865人,比上年末減少167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659人,比上年末增加101人。

交通


崇文門外街道轄區有大街15條,衚衕6條。

文化


● 地名由來
崇文門外街道因地處崇文門外而得名。

旅遊


風景名勝

花市火神廟
花市火神廟位於崇文門外街道西花市大街,始建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為神木廠悟元觀下院,供奉火德真君。自明代始。每月逢四之日均有廟會,以售綾絹、紙、鮮花為主。該店中軸線建有山門、大殿、後殿等,兩側建有附屬建築。大殿為勾連搭形式,正脊正面為六條龍,配蔡花、菊花等紋飾,背面為六隻鳳,亦配有花卉紋飾。整個建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2003年,花市火神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七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