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指標
文化指標
文化指標是指傳媒體系製作過程分析 (Institutional Process Analysis)、傳媒訊息系統分析 (Message System Analysis)及涵化分析 (Cultivation Analysis)。
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任期間曾授意發展研究一個可以反映美國生活素質的指標。傳播學者葛伯納和另一位教授在一九七二年得到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開始進行“文化指標”(Cultural Indicator) 的研究。當時很多研究文獻指出,大眾傳播媒介是現代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及塑造者,現代人根本很難脫離傳媒界定的社會規範而生活。
葛伯納於是選擇了傳媒作為他的研究重心,他的文化指針研究共分為三個部份:傳媒體系製作過程分析 (Institutional Process Analysis)、傳媒訊息系統分析 (Message System Analysis)及涵化分析 (Cultivation Analysis)。前者是研究傳媒的擁有權、傳媒與其它社會制度的關係、影響傳媒製作的因素、傳媒訊息的內容及意識形態等,而涵化分析則主要探究傳媒生產出來的訊息,究竟怎樣在社會上培養價值觀及發揮影響力?針對傳媒的影響力究竟應該制定甚麼公共政策?葛伯納認為要了解社會文化的形成及變遷是需要長時期的觀察。“文化指標研究”顯示,傳媒在塑造社會文化方面,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魯漢 (McLuhan) 指出,人活在傳媒環境中,並不留意它的存在;正如魚活在水中,並不意識到水的存在一樣,但傳媒環境對人的重要就等於水對魚的重要。如果污染的水會令魚死亡,那麼污染了的傳媒環境對社會的成員會構成甚麼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格伯納認為,社會結構和媒介內容的關係和核心在於:變化變過起源於科技革命所帶來的訊息生產,這種大眾產品經快速分配后,創造出新的符號環境。所謂文化指標,是一套標示變遷和符號環境系統,其作用是幫助決策和指導有效的社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