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獲得性肺炎

院內獲得性肺炎

院內獲得性肺炎是指患者住院期間沒有接受有創機械通氣,也沒有處於病原感染的潛伏期,而於入院48小時后新發生的肺部炎症。院內獲得性肺炎和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劃分,有助於提高早期有效地經驗性選擇使用抗生素藥物。院內獲得性肺炎的是發病環境、感染來源、病原體和患者等共同作用的結果。院內獲得性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表現為原發病加重;重症院內獲得性肺炎患者疾病進展較快,不能及時有效控制感染,可危及生命。院內獲得性肺炎治療是選擇有效抗生素,特別是判斷是否存在革蘭陰性桿菌和耐葯菌感染,同時加強對患者已經存在的原發病治療。院內獲得性肺炎輕症患者及時有效治療,預后良好,延緩治療可發展為重症肺炎,出現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左心衰竭、肺栓塞等,危及患者生命。

就診科室


● 呼吸內科、內科、感染科

病因


● 院內獲得性肺炎的是發病環境、感染來源、病原體和患者等共同作用導致肺部發生感染性炎症。

病原體入侵

● 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少見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 常見病原體主要是鮑曼不動桿菌,其次為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埃希菌等。

存在患病危險因素

● 患者自身因素
● ● 年齡80歲以上。
● ● 營養不良。
● ● 嚴重燒傷。
● ● 嚴重外傷。
● 口腔及胃部細菌定植
● ● 使用抗菌藥物。
● ● 入住ICU。
● ● 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 ● 服用西咪替丁預防應激性胃出血。
● 吸入口腔分泌物或胃內容物
● ● 平躺。
● ● 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 ● 意識障礙。
● ● 氣管插管。
● 醫療環境因素
● ● 醫護人員手被細菌污染。
● ● 長時間使用有細菌污染的輔助呼吸設施。
● ● 近期做過支氣管鏡檢查。

癥狀


● 患者多為急性起病,發熱、咳嗽、咳黃痰,部分患者可能只有輕微咳嗽或無咳嗽,精神萎靡或氣喘或原發病病情加重。
● 發熱。
● 咳嗽、咳膿痰。
● 精神萎靡。
● 氣喘。
● 原發病病情加重。

檢查


● 當懷疑發生院內得性肺炎時,還需要做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幫助診斷疾病。
● 體格檢查
● ● 肺部聽診可用於了解肺部病變的部位和範圍。
● 實驗室檢查
● ● 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
● ● 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有助於判斷感染和炎症反應的程度。
● ● 痰、呼吸道分泌物培養及葯敏試驗
● ● 判斷感染的病原菌,有助於選擇細菌敏感的抗生素。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
● ● X線檢查可幫助判斷肺部感染位置、範圍及感染的程度。
檢查,醫根據具況,選擇適合檢查,檢查,請積極配合醫。

診斷


● X線顯示新的或進展性肺部浸潤性病變,且同時存在以下情況之一
● 發熱>38℃。
● 近期出現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癥狀加重,並出現濃痰,伴或不伴胸痛。
● 肺部實變體征和(或)濕啰音。
● 血白細胞>10×10⁹/L伴或不伴核左移。
● 在排除其他基礎疾病,如肺不張、心力衰竭、肺水腫、藥物性肺損傷、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后即可作出診斷。

鑒別診斷


●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膈下膿腫和肝膿腫等累及到肺部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肺不張、肺水腫等非感染性疾病,與院內獲得性肺炎有著類似的癥狀,需要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咳膿痰、精神萎靡、呼吸頻率加快等表現,應該及時告知醫生,不要自己診斷或用藥。

治療


● 院內獲得性肺炎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抗感染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以抗感染治療最為重要。
● 抗感染治療
● ● 一般醫生會根據經驗選擇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以便儘早控制感染,等葯敏實驗出結果后,再調整為對病原菌更有針對性的藥物。
● ● 主要使用的抗生素藥物包括第二代、第三代頭孢菌素,β-內醯胺類或β-內醯胺酶抑製劑、喹諾酮類或碳青黴烯類藥物。可用於殺滅細菌,幫助緩解癥狀和縮短病程。
● 對症支持治療
● ● 病人應該卧床休息,補充蛋白質、熱量和維生素。
● ● 已經確診的發熱患者,可使用解熱藥物幫助退熱。
● ● 有缺氧表現的患者需要吸氧。
● ● 可通過痰液引流的方法幫助痰液儘快排出。

危害


● 院內獲得性肺炎不但使原有病情更加複雜,更會引起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 使原有病情更加複雜
● ● 住院患者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又得了院內獲得性肺炎,導致病情複雜,會加大治療難度。
● 引起併發症
● ● 患者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重症肺炎,出現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左心衰竭、肺栓塞等,危及患者生命。

預后


● 及早選擇有效抗感染藥物治療預后良好,病情較重的患者如延緩選擇有效抗感染藥物治療則預后不佳,與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相比有較高死亡率。

預防


● 預防總體策略是儘可能減少和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加強自身免疫力。
● 保證手部衛生,及時清洗和消毒。
● 床頭抬高30°~45°可減少或避免口咽部分泌物和胃內容物的吸入。
● 保持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刷牙,使用漱口水漱口。
● 患者可以做一些能夠耐受的運動,加強身體素質。
● 在醫生的建議下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