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二十四隻眼睛的結果 展開

二十四隻眼睛

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的日本劇情電影

日本電影《二十四隻眼睛》是由木下惠介編導,高峰秀子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1954年9月15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編自日本女作家壺井榮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瀨戶內海小豆島上的大石老師和她班上12名小學生的不幸遭遇。

劇情簡介


海報
海報
1928年4月4日,大石久子(高峰秀子飾)到瀨戶內海小豆島小學某分校赴任。此地孩子們只有到五年級時才會從分校轉到離此五里的總校去上學。當她騎著新式自行車穿著西服出現在村子里時,給村子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就這樣,她第一次走上了僅有12名學生的分校講台。可是第二天,她就扭了腳住進了醫院,孩子們走了八公里路去看望老師,並拍了紀念照。大石因為不能騎車,就轉到本校教書去了。五年後,日本軍國主義不斷推進,孩子們也從分校轉到本校來上學了,大石也結婚了。因為戰爭,孩子們遭遇了很多變故,大石開始對教育產生了懷疑想要辭去老師工作。“24隻眼睛”畢業后第八年,在中國事變、日德意志防共協定簽訂的歷史動蕩中,當年的孩子們死的死,殘的殘。大石再次踏上分校講台,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高峰秀子大石久子
夏川靜江久子母親
明石潮校長
笠智眾分校男老師
天本英世大石久子丈夫
八代敏之久子兒子大吉
木下尚寅久子兒子八津
田村高廣岡田磯吉
鄉古仁史岡田磯吉(本校時代)
鄉古秀樹岡田磯吉(分校時代)
三浦禮竹下竹一
渡邊四郎竹下竹一(本校時代)
渡邊五雄竹下竹一(分校時代)
戶井田康國德田吉次
宮川純一德田吉次(本校時代)
宮川真德田吉次(分校時代)
高橋豐子小林先生

職員表

製作人桑田良太郎
原著壺井榮
導演木下恵介
編劇木下恵介
攝影楠田浩之
配樂木下忠司
美術設計中村公彥
燈光豐島良三
錄音大野久男

角色介紹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大石久子
演員 高峰秀子
久子初到小豆島小學分校執教,騎著新型自行車穿著西裝的她,給這個貧困的村落帶來了新的氣息,還與分校的12個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幾年後戰爭爆發,學生被招入伍。大石對軍國教育的質疑不斷加深,最終選擇辭職。日本戰敗后,大石復職回到分校,望著教室里陌生而純真的面孔,想起當年12個孩子不同的遭遇,流下了眼淚。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分校男老師
演員 笠智眾
小豆島小學分校的一位男老師,來自農村,性格較傳統,對於大石老師的“時髦”有些不適應。在大石老師受傷后,由他代課,但是孩子們並不喜歡他。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岡田磯吉
演員 田村高廣
大石久子的十二位學生之一,綽號“猴子”,參加了日本的對外戰爭,是倖存的兩個男學生之一,但在戰爭中雙目失明,哥哥勉強收留了他,但嫌他累贅,日子很不好過。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木下惠介編導電影]
德田吉次
演員 戶井田康國
大石久子的十二位學生之一,綽號“和尚”,參加了日本的對外戰爭,是倖存的兩個男學生之一,為人樸實,如今靠打魚為生,在為大石老師舉辦的歡迎會上他帶來了一條大魚。

獲獎情況


時間獎項名稱提名/獲獎提名/獲獎方
1954年《電影旬報》年度十佳電影獎第一名獲獎《二十四隻眼睛》
1955年第1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獲獎《二十四隻眼睛》
(以上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日本1954年9月15日
西德1957年2月12日
芬蘭1965年11月20日(電視首播)
中國香港2005年3月27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巴西2005年9月23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
日本2011年7月9日(宮崎駿電影節)
日本2011年12月2日(函館港照明電影節)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二十四隻眼睛》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催淚電影。影片透過瀨戶內海小豆島上的大石老師和她班上12名小學生的不幸遭遇,反映了軍國主義發動戰爭對民生的禍害。(《外灘畫報》評)
影片以它振聾發聵的悲鳴喚起了民眾對於和平的嚮往和對無辜死難的生命的憐憫之情。(《外國問題研究評)影片除了以多首日本歌曲穿插其間外,還以《甜蜜的家》、《故鄉的親人》等名曲做背景音樂,增添了無限的離愁別緒。飾演女教師大石的高峰秀子的表演樸實自然、真實可信。(《家庭影院技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