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

腮腺癌

腮腺癌是發生於腮腺的惡性腫瘤,屬於涎腺癌中發生率最高的一種惡性腫瘤。腮腺癌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腮腺癌主要表現為以耳垂為中心的下方或後方有生長較快的無痛性腫塊,可伴有疼痛、麻木、張口困難、面神經麻痹等。腮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腮腺癌會影響患者說話和進食,如治療不當或不及時,腫瘤發生轉移,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腮腺癌的預后與腫瘤有無轉移、治療時機、有無併發症等因素有關。轉移發生較早的患者,預后較差;病程早期、腫瘤較小的患者,可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就診科室


● 頭頸外科、腫瘤科

病因


● 腮腺癌的病因不明,可能與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

癥狀


● 腮腺癌多在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具體表現如下:
● 以耳垂為中心的下方或後方有生長較快的無痛性腫塊。
● 可伴有疼痛、麻木、張口困難、面神經麻痹等。

檢查


● 確診腮腺癌主要依靠腮腺碘油造影檢查、B超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血生化檢查等。
● 腮腺造影檢查
● ● 觀察腮腺及其導管有無病變以及病變的性質和範圍,為腮腺癌的診斷提供有效依據。
● B超檢查
● ● 檢查腫塊的大小、位置等情況,有助於腮腺癌的診斷。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明確病變的組織病理類型,對預後有重要的評估意義。
● 血生化檢查
● ● 血生化檢查可提供相對全面的身體基本狀況,有助於輔助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腮腺癌,主要依據典型表現、腮腺碘油造影檢查、B超檢查、細胞學檢查等。
● 以耳垂為中心的下方或後方有生長較快的無痛性腫塊、可伴有疼痛、麻木、張口困難等。
● 腮腺碘油造影檢查:腮腺可見異常情況。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癌細胞。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耳旁疼痛、麻木、張口困難等癥狀,容易與腮腺癌混淆,這些疾病有下頜骨升支腫瘤、腮腺淋巴結結核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主要通過腮腺碘油造影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分型


● 臨床上的腮腺癌的病理分型如下:
● 腮泡細胞癌。
● 黏液細胞癌。
● 腺樣囊性癌。
● 多形性低毒惡性腫瘤。
● 基底細胞癌。
● 乳頭狀囊性癌。
● 鱗狀細胞癌。
● 小細胞癌。

分期


● 腮腺癌的分期是根據國際標準TNM來分期的,具體分期如下:

Ⅰ期

● 腫瘤最大徑≤2cm,無腫瘤腺體實質外侵犯;無區域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Ⅱ期

● 腫瘤最大徑>2cm,但≤4cm, 無腫瘤腺體實質外侵犯;無區域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Ⅲ期

● 腫瘤最大徑>4cm,和/或腫瘤有線體實質侵犯;無區域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 腫瘤最大徑≤2cm,無腫瘤腺體實質外侵犯;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最大徑>2cm,但≤4cm, 無腫瘤腺體實質外侵犯;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最大徑>4cm,和/或腫瘤有線體實質侵犯;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無遠處轉移。

ⅣA期

● 腫瘤侵犯皮膚、下頜骨、耳道和/或面神經;無區域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 腫瘤侵犯皮膚、下頜骨、耳道和/或面神經;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最大徑≤2cm,無腫瘤腺體實質外侵犯;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最大徑>2cm,但≤4cm, 無腫瘤腺體實質外侵犯;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最大徑>4cm,和/或腫瘤有線體實質侵犯;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侵犯皮膚、下頜骨、耳道和/或面神經;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無遠處轉移。

ⅣB期

● 腫瘤侵犯顱底,和/或翼板,和/或包繞頸動脈;無區域淋巴結轉移,和/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和/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和/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和/或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無遠處轉移。
● 任何大小的腫瘤;轉移淋巴結最大徑>6cm;無遠處轉移。

ⅣC期

● 任何大小的腫瘤;無區域淋巴結轉移,和/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和/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和/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和/或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徑≤6cm;有遠處轉移。

治療


● 腮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
● 手術治療
● ● 對本病的治療主要採用外科手術切除。切除的程度取決於組織學分化程度以及腫瘤的位置和大小
● 化學藥物治療
● ● 可作為手術切除后的輔助治療。
● 放射治療
● ● 對惡性腫瘤已侵犯周圍組織,術後邊緣遺留有殘存癌的患者,則應考慮作為輔助治療。

危害


● 腮腺癌不僅會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 腮腺癌會出現耳旁疼痛、麻木、張口困難等癥狀,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如治療不當或不及時,腫瘤發生轉移,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轉移性


● 腮腺癌常見的轉移途徑有直接轉移、淋巴管轉移、血行轉移。

預后


● 腮腺癌的治療效果與腫瘤有無轉移、治療時機、有無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后,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預防


● 本病病因不明,目前沒有很好的預防措施,只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