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觀火

漢語成語

洞若觀火,是一個成語,拼音是dòng ruò guān huǒ。出自《尚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意思是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樣。比喻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多用於褒義。

解釋


洞:透徹。
洞若觀火: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用法


偏正式;作、定語;含褒義,所用的對象一般是對方隱瞞、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
例句
● 1. 王老師對國際形勢看得很明白,~。
● 2. 王老師對國際形勢看得很明白,洞若觀火。

示例

魯迅《南腔北調集·<守常全集>題記》:“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來測將來,~!”
否則怎樣,他卻沒有說。但這是“~”的,否則,就不給。 ★魯迅《華蓋集續編·記“發薪”》
憑著20年的刑偵工作經驗,老楊對這起兇殺案~,這是一起嫁禍於他人的兇殺案。
墨爾本電影節組委會不顧中國民意的反對執意為疆獨分子做宣傳,中方對這種險惡用心~。
柳少陽此刻氣運神聚於對手洞若觀火,覷得此人刀前掌後知他又想故技重施。(小說《玄門八脈》)

寓意

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出處


《尚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這是殷王盤庚遷都時對臣民的演講記錄,雖然語辭古奧,但盤庚講話時充沛的感情、尖銳的談鋒,還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說: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炪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短短的一段話,用了三個比喻,貼切、生動,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條不紊”作為成語,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盤庚告誡臣下不要煽動民心反對遷都,說那樣便會“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比喻也很生動。

典故


“商代第十九位君主盤庚決定將國都遷到殷,臣民反對,盤庚於是做訓詞,闡明遷都的道理,其中“予若觀火”後來演變成“洞若觀火”,指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明白透徹。”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洞察一切 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反義詞

霧裡看花 隱隱約約 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