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三匯鎮的結果 展開

三匯鎮

重慶市忠縣三匯鎮

三匯鎮位於忠縣腹心地帶,縣城西北部,距縣城41公里,北接石黃鎮,南臨白石鎮,西連馬灌鎮,東靠黃金鎮,鎮內均為漢族人口,幅員面積101平方公里。全鎮有常用耕地面積2558公頃。境內最高海撥704.1米,最低海撥212米,地層以紅棕色泥質頁岩為主,間有薄層粉砂層及石英砂層;土壤以侏羅紀岩育成紫色土為主。年均氣溫18℃,最低(1月)氣溫零下1℃,最高(7月)氣溫42℃,常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約320天。

清末始建鄉時,以鄉政府駐地三匯場(清道光《忠州直隸州志》載稱三匯場,以3條溪河在此交匯故名),名三匯鄉。清宣統三年設三匯鄉,轄泰來、悅來、三匯、黃家、鮑家灣等集市。

村莊概況


三匯鎮位於忠縣西北部,距縣城40千米。轄匯鑫1個社區,先鋒、中和、元通、飛龍、苗耳、寨坪、智華、復興、悅來、中寨、金塘、金龍、前峰、鍾台、里仁、永和、獅梁、羅嶺、石壩19個行政村。公路與省道忠(縣)墊(江)、萬忠路連接。
[代碼]500233119:~001匯鑫社區 ~200先鋒村 ~201中和村 ~202元通村 ~203飛龍村 ~204苗耳村 ~205寨坪村 ~206智華村 ~207復興村 ~208悅來村 ~209中寨村 ~210金塘村 ~211金龍村 ~212前峰村 ~213鍾台村 ~214里仁村 ~215永和村 ~216獅梁村 ~217羅嶺村 ~218石壩村
三匯鎮[重慶市忠縣三匯鎮]
三匯鎮[重慶市忠縣三匯鎮]

沿革


清末置三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83.3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苗耳、元通、先鋒、二嶺、中和、高廟、飛龍、廟壩、應岩、智華、復興、玉平、悅來、紅堰、中寨、上、三橋、鍾台、大梁、里仁、龍井、燈塘、寨坪、金塘、金色、金光、金盤、石嶺、前峰、高興30個行政村。
2006年區劃調整后,三匯鎮管轄原三匯鎮和泰來鄉所轄行政區域,轄19個村、1個社區,面積101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原三匯鎮匯鑫社區。
附:泰來鄉位於忠縣西北部,距縣城51千米。公路與省道忠(縣)墊(江)路連接。清末民初屬三匯鄉,1931年置泰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23.1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永和、獅梁、紅碑、羅嶺、后壩、官田、石壩、環店、泰來9個行政村。

基本概況


民國24年併入滙豐聯保,次年獨立建三匯聯保,民國29年,複名三匯鄉;1962年3月,成立三匯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人民政府;1992年10月,撤鄉建鎮,將三匯鄉、里仁鄉、金龍鄉、智華鄉合併為三匯鎮,鎮人民政府駐地三匯場。2002年8月村組建制調整后,鎮轄16個(村)居委 會、100個村(居)民小組。2006年3月鄉鎮建制調整后,將原泰來鄉併入三匯鎮,轄19個村1個居委、120個村民小組、7個居民小組。鎮政府機關現設置黨政、經濟發展、社會事務、計生、農村公路、新農村建設以及綜合治理七個綜合辦公室;按規定設置有紀委、武裝部、婦聯、團委等機構,在編人員40人,其中行政幹部38人,轄區內有農業、畜牧、衛生、廣播電視、通信、郵政、保險等26個站所和鎮屬單位,32個基層黨組織,1676名黨員。集鎮建成區面積為0.8平方公里,擬建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為18.3%。 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8892萬元,人均GDP為822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1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9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81元,財政收入418.73萬元,年末存貸款餘額8000萬元,森林覆蓋率28%,人口自然增長率8.87‰。

人力資源


全鎮2008年戶籍戶數為12434戶,38545人,其中男20282人,女18263人;農業人口34516人,非農業人口4029人。18歲以下7020人,18-35歲7581人,35-60歲16896人,60歲以上7048人。鄉村常住人口25717人。鄉村戶數9706戶,鄉村人口33086人,鄉村勞動力資源數18965人,鄉村從業人員16737人,一產業6942人,二產業5208人,三產業4587人。2008年新增轉移勞動力914人,全鎮外出務工人數1.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000萬元。

農村經濟


2008年,全鎮有常用耕地面積2558公頃,其中田為1401公頃,土1157公頃。全鎮林地面積1646.3公頃,其中89%屬於用材林,11%屬於經濟林,境內有大小黃桷樹280棵。6個村已退耕還林面積5400畝,荒山造林4200畝。全鎮有大小山坪塘360口,小二型水庫11座。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8892萬元,農業總產值為12230萬元,農業增加值為7935萬元。2008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521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377公頃,糧食總產量17933噸;水稻播種面積1207公頃,產量9895噸;小麥播種面積436公頃,產量1307噸;玉米播種面積451公頃,產量2631噸;豆類播種面積522公頃,產量1034噸;高粱播種面積32公頃,產量110噸;紅苕播種面積432公頃,產量1883噸;洋芋播種面積297公頃,產量1073噸;花生播種面積92公頃,產量173噸;油菜播種面積702公頃,產量1385噸;蔬菜播種面積284公頃,產量5693噸;果園面積251公頃,2814噸,其中柑橘面積98公頃,產量898噸。生豬年出欄26407頭,存欄22517頭,豬肉產量1918噸;牛出欄758頭,存欄1970頭,產量97噸;山羊年出欄4645頭,存欄4225頭,羊肉產量65噸;家禽出欄128787頭,存欄110863頭,禽肉產量180噸,禽蛋產量1065噸;肉類總產量2339噸;水產品產量282噸,蠶繭產量158噸。

民營經濟


200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65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量的35%,工業增加值1684萬元,工業投資150萬元。全鎮共有民營企業22家,其中規上企業重慶忠縣匯鑫糧食加工廠總產值達857萬元,規模以下企業21家,個體工商戶976戶,從業人員1624人。鎮內有三匯萬家洞電站和紅星電站兩座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675千瓦,年發電量達100萬度。鎮內有大型超市萬客利購物中心三匯連鎖店。

特色產業


鎮內以生豬、蠶桑、花椒、油菜、大豆等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柱產業。全鎮生豬常年存欄在100頭以上的規模戶有10戶,家禽養殖2000隻以上的5戶。全鎮有成片桑園4115畝,蠶桑專業村5個。2008年全年養蠶3000張,售蠶158噸。全鎮種植優質“九葉青”花椒4200畝,其中100畝以上的大戶3戶,現已大量投產。種植優質油菜13500畝,種植無公害大豆10000畝,建立元通村大豆專業合作社,是重慶市無公害大豆標準化生產基地鎮。建立了三匯鎮農機專業合作社。

基礎設施


三匯鎮農村公路243公里,已硬化鎮、村公路16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在全市全縣典範。硬化人行便道100公里。鎮內有客運車站和農貿市場,有小(二)型水庫11座,蓄水200萬立方米;有山坪塘360口,蓄水168萬立方米。20個村(居)委全部安裝程式控制電話,共4000多部。安裝加密電視6120戶,55%的農戶能清晰地收看40餘套電視節目。集鎮建成區面積為0.8平方公里,擬建3平方公里。全鎮擬建居民點60個,已動工8個,能吸納入住人口1萬人。

社會事業


全鎮有中小學3所,其中縣管高完中1所(三匯中學),小學2所;有中小學教師250人,其中中學教師142人;有教學班130個,在校學生5127名。全鎮校舍建築面積52827平方米;配置電腦140台,微機室5個,語音室1個,共投入資金150萬元;圖書共有2.8萬冊。鎮內有醫院2個,醫生60人,病床數50張,村級衛生站45個。鎮內有文化站1個,社保所1個,幼兒園3個。有敬老院1個,集中供養五保老人21人。鎮內匯星幼兒園是一所師資力量強,辦學成果顯著的民辦幼兒園。

旅遊資源


三匯鎮以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依山傍水,橋島特色,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著力打造宜居三匯。轄區內有待開發的旅遊項目有:三匯河萬家洞休閑度假游;羅廣文、羅廣斌故居;里仁“九葉青”花椒生態旅遊觀光游;金塘農民新居鄉村游。

建置沿革


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三匯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三匯鄉併入滙豐聯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滙豐聯保析出三匯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匯聯保改為三匯鄉。
1962年3月,三匯鄉改為三匯公社。
1984年,三匯公社改為三匯鄉。
1992年10月,三匯鄉、里仁鄉、金龍鄉、智華鄉合併為三匯鎮。
2006年3月,泰來鄉併入三匯鎮。

行政區劃


2011年,三匯鎮下轄匯鑫1個社區,里仁、鍾台、寨坪、元通、苗耳、飛龍、金塘、金龍、前峰、先鋒、中和、中寨、復興、悅來、智華、石壩、永和、羅嶺、獅梁19個行政村;下設7個居民小組、12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三匯鎮下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匯鑫社區、金龍社區、里仁社區、泰來社區、智華社區、先鋒村、中和村、元通村、飛龍村、苗耳村、寨坪村、復興村、悅來村、中寨村、金塘村、前峰村、鍾台村、永和村、羅嶺村、石壩村,鎮人民政府駐匯鑫社區濱河路3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匯鎮地處忠縣西北部,東靠黃金鎮,南鄰白石鎮,西連馬灌鎮,北接官壩鎮,距忠縣政府駐地36千米,區域總面積1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匯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分為深丘窄谷地貌;境內最高峰老匹山位於鍾台村,海拔704.8米;最低點散家灣位於鍾台村,海拔212米。
氣候
三匯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1月平均氣溫5℃,7月平均氣溫27℃;無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
水文
三匯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水磨河,從羅嶺村北入境,由北而南,入㽏井河,三匯鎮境內河道長15.6千米,
自然災害
三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高溫、霜凍等。
自然資源
三匯鎮主要自然資源為水資源,總蓄水量400萬立方米。

人口


2008年,三匯鎮戶籍戶數為12434戶,38545人,其中男20282人,女18263人;農業人口34516人,非農業人口4029人;18歲以下7020人,18—35歲7581人,35—60歲16896人,60歲以上7048人;鄉村常住人口25717人,鄉村戶數9706戶,鄉村人口33086人,鄉村勞動力資源數18965人。
2011年,三匯鎮總人口38042人,城鎮化率23.7%;另有流動人口14379人。總人口中,男性20063人,佔52.6%;女性17979人,佔47.4%;14歲以下5424人,佔14.26%;15—64歲26395人,佔69.41%;65歲以上6223人,佔16.36%;以漢族為主,達38002人,佔99.9%;有少數民族40人,佔0.1%。2011年,三匯鎮人口出生率2.9‰,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78.5人。
2017年末,三匯鎮常住人口為20064人。
截至2018年末,三匯鎮戶籍人口為36191人。

經濟


綜述
2008年,三匯鎮地區生產總值18892萬元,人均GDP為8226元,固定資產投資69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81元,財政收入418.73萬元,年末存貸款餘額8000萬元。
2011年,三匯鎮財政總收入42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2011年,三匯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66元。
2018年,三匯鎮有工業企業2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農業
2008年,三匯鎮地區生產總值達18892萬元,農業總產值為12230萬元,農業增加值為7935萬元。2008年,三匯鎮農作物播種面積4521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377公頃,糧食總產量17933噸;水稻播種面積1207公頃,產量9895噸;小麥播種面積436公頃,產量1307噸;玉米播種面積451公頃,產量2631噸;豆類播種面積522公頃,產量1034噸;高粱播種面積32公頃,產量110噸;紅苕播種面積432公頃,產量1883噸;洋芋播種面積297公頃,產量1073噸;花生播種面積92公頃,產量173噸;油菜播種面積702公頃,產量1385噸;蔬菜播種面積284公頃,產量5693噸;果園面積251公頃,2814噸,其中柑橘面積98公頃,產量898噸;生豬年出欄26407頭,存欄22517頭,豬肉產量1918噸;牛出欄758頭,存欄1970頭,產量97噸;山羊年出欄4645頭,存欄4225頭,羊肉產量65噸;家禽出欄128787頭,存欄110863頭,禽肉產量180噸,禽蛋產量1065噸;肉類總產量2339噸;水產品產量282噸,蠶繭產量158噸。
2011年,三匯鎮有耕地面積6.9萬畝,人均1.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483畝,林地面積5.6萬畝。2011年,三匯鎮農業總產值1.7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農業增加值1243萬元。三匯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三匯鎮生產糧食2.2萬噸,人均680千克。三匯鎮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油菜、玉米、花生、高梁等。三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等為主。2011年,三匯鎮生豬飼養量2.8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羊飼養量5523隻,年末存欄4894隻;家禽飼養量16.6萬羽。2011年,三匯鎮生產肉類2979噸,其中豬肉2103噸,牛肉122噸,羊肉72噸,禽蛋961噸;畜牧業總產值0.5億元。三匯鎮漁業以養殖鰱魚、草魚、鯉魚為主。2011年,三匯鎮漁業總產值19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1.1%。
工業
2008年,三匯鎮工業總產值65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量的35%,工業增加值1684萬元,工業投資150萬元。
2011年,三匯鎮工業總產值1.2億元,比2010年增長22.5%;有工業企業111家,職工46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3億元,比2010年增長22.5%。2011年,三匯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4億元,比2010年增長20.5%。
商貿
2011年末,三匯鎮有商業網點1350個,職工32人。2011年,三匯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9.3%。
金融
2011年末,三匯鎮有一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2.8億元,比2010年增長8%;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2%。三匯鎮遠景

交通


2011年末,三匯鎮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49.6千米。三匯鎮有Y016鄉道、X132縣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清末,始建鄉時,鄉政府駐地為三匯場,3條溪河在此交匯,“三匯”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