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魔鞋
2003年約翰·舒爾茨執導電影
《小鬼魔鞋》是由約翰·舒爾茨執導的電影,喬納森·利普尼基等參加演出。是一部關於籃球的影片,包括76人的阿倫·艾弗森、聖安東尼奧馬刺的大衛·羅賓遜這樣的天皇巨星,以及賈森·基德、邁克爾·芬利、克里斯·韋伯、加里·佩頓、納什、諾維斯基、邁克格雷迪、莫寧等腕級巨星。
小鬼魔鞋
生活在孤兒院的凱文和小夥伴們得到了一批慈善人士的捐助品,其中有一雙寫有NBA頂級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名字縮寫的籃球鞋。凱文認定那是喬丹小時候穿過的鞋,對它愛不釋手。但是搗蛋鬼阿克斯卻強行搶下了球鞋,並將它扔到了電線上。
風雨交加的深夜,凱文偷偷爬上大樹想要把鞋拿下來,一聲雷鳴將凱文和球鞋都擊落了下來,幸好凱文沒有受傷。穿上了心愛的球鞋,凱文和夥伴們一起到賽場觀看NBA騎士隊的比賽。由於比賽上座率低,經紀人想到了讓著名球員特西與觀眾互動的點子來帶動現場氣氛。凱文成為了幸運觀眾並被邀請上台和特西進行比賽。面對心中的偶像,凱文興奮不已。本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墊場表演,卻令凱文和特西以及當時在場的所有觀眾終身難忘。穿著喬丹籃球鞋的凱文竟然三次突破特西的防守並投籃命中,其中甚至還有灌籃,對這個身高只有5英尺的男孩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經紀人找到凱文的監護人比特曼,並簽訂了讓凱文加入騎士隊的協議,比特曼從中賺取了大量傭金。凱文開始隨騎士隊參加各種比賽,只要有他在場,就能調動全隊的氣氛,比賽上座率大大提升,很多人開始追捧這個只有14歲的男孩。經紀人視凱文為寶,經過教練同意,凱文被安排與特西住在同一房間。對於凱文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敗自己,特西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但在特西看來,凱文到底只是個孩子,或許只是運氣好。但凱文卻一如既往地崇拜特 西,他們一起練球,一起玩耍,不久便成為了好朋友。凱文十分希望能和特西長期住在一起,如果特西可以收養自己就太好了。但當凱文得知特西和自己的父親許多年來都沒有來往時,他失望了。一個對親生父親都如此冷淡的人又怎麼能做自己的養父,承擔起照顧下一代的責任呢。儘管如此,凱文還是找機會聯繫到了特西的父親,讓他們相見。可惜結果並不像凱文想像的那樣,特西和父親不歡而散。
在凱文和特西的配合下,騎士隊終於迎來了最關鍵的比賽——如果打贏就可以進入NBA總決賽,這是騎士隊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大家都不想輕易放棄。然而此刻比特曼卻打起了凱文的主意,他從阿克斯口中得知凱文的球技全靠腳上的那雙鞋,於是設計讓凱文離開,並將球鞋藏了起來。比特曼到黑市賭球,並極有信心地宣稱凱文將不會參加這場比賽,他押重金就等著看騎士隊輸掉這場比賽。
已經歸隊的凱文發現球鞋不見了,他立即返回孤兒院,並發動好朋友們幫自己尋找球鞋。最終在比特曼的保險箱里發現了球鞋。黑社會的攔截並沒有阻止凱文歸隊,凱文的到來為球隊帶來了轉機。但比賽中凱文的球鞋卻被踩壞了,他知道自己的神奇力量將不復存在,他想到了退縮。但特西卻鼓勵凱文打完比賽,並深信他將戰勝自我。終於在凱文和特西的配合下,騎士隊贏得了比賽。
凱文宣布退出騎士隊做一個普通的孩子,此刻特西才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和凱文分開。他試著和父親溝通,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特西到孤兒院辦理了領養凱文的手續,這讓凱文喜出望外,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將擁有一個真正的家,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隊友、偶像生活在一起。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Calvin Cambridge | 利爾·鮑·沃 Lil' Bow Wow | ||
Tracey Reynolds | 莫里斯·切斯納特 Morris Chestnut | ||
Murph | 喬納森·利普尼基 Jonathan Lipnicki | ||
Reg Stevens | 布倫達·宋 Brenda Song | ||
Ox | 耶希·普萊莫斯 Jesse Plemons | ||
Marlon (as Julius Charles Ritter) | 朱麗葉斯·里特 Julius Ritter | ||
Stan Bittleman | 克里斯品·格拉夫 Crispin Glover | ||
Sister Theresa | 安妮·米拉 Anne Meara | ||
Coach Wagner | 羅伯特·福斯特 Robert Forster | ||
Frank Bernard | 尤金·列維 Eugene Levy |
職員表
總導演 | 約翰·舒爾茨 |
---|---|
製作人 | Barry JosephsonTeresa CaldwellJermaine DupriGarrett GrantPeter HellerMichael MauldinAdam SilverGregg Winik |
藝術指導 | Arlan Jay Vetter |
美術設計 | John Zachary |
編劇 | 邁克爾·埃利奧特,邁克爾·埃利奧特 |
服裝設計 | Mary Jane Fort |
視覺特效 | Ray McIntyre Jr. |
攝影 | Shawn Maurer |
剪輯 | John Pace |
布景師 | Suzette Sheets |
本片導演約翰·舒爾茨此前指導過阿德林·格林內爾主演的輕鬆喜劇《讓我瘋狂》,以及一部鮮有人提起的《花車》,而他下一部發目標將是“天才瑞普利”系列小說的一集搬上銀幕。而影片的編劇邁克爾·艾列特則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新手。在影片公映前不久,美國的電力機構對影片中主人公從高壓線上解下球鞋的場景提出質疑,認為此舉會造成兒童模仿的危險,為此,影片必須特別註明該舉動的危險性,以避免麻煩。
製作公司 | 1.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美國 |
2.Heller Highwater Productions美國 | |
3.Josephson Entertainment美國 | |
4.Like Mike Productions美國 | |
5.NBA Entertainment美國 | |
6.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 |
發行公司 | 1.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巴西 |
2.20世紀福克斯義大利分公司義大利 | |
3.二十世紀福斯荷蘭分公司荷蘭 | |
4.20世紀福斯公司英國 | |
5.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阿根廷 | |
6.二十世紀福斯德國分公司德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USA | 2002年7月3日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2年12月11日 |
德國Germany | 2002年12月12日 |
奧地利Austria | 2002年12月13日 |
冰島Iceland | 2002年12月13日 |
南非South Africa | 2002年12月13日 |
英國UK | 2002年12月13日 |
墨西哥Mexico | 2002年12月20日 |
西班牙Spain | 2002年12月20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02年12月26日 |
愛沙尼亞Estonia | 2002年12月27日 |
希臘Greece | 2002年12月27日 |
立陶宛Lithuania | 2002年12月27日 |
俄羅斯Russia | 2003年1月3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3年1月16日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3年1月22日 |
阿根廷Argentina | 2003年1月23日 |
秘魯Peru | 2003年1月23日 |
捷克Czech Republic | 2003年2月6日 |
法國France | 2003年2月12日 |
瑞典Sweden | 2003年2月14日 |
比利時Belgium | 2003年2月26日 |
波蘭Poland | 2003年3月7日 |
挪威Norway | 2003年6月18日 |
義大利Italy | 2003年8月15日 |
科威特Kuwait | 2003年10月7日 |
匈牙利Hungary | 2005年7月2日 |
荷蘭Netherlands | 2003年8月5日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2年 | Young Audience Award | Gijó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Young Audience Award | John Schultz | Young Audience Award | 獲獎 |
2003年 | Best Family Feature Film | Young Artist AwardBest Family Feature Film | 《小鬼魔鞋》 | Best Family Feature Film | 提名 |
2003年 | Leading Young Actor | Best Performance in a Feature Film Leading Young Actor | 《小鬼魔鞋》 | —— | Leading Young Actor |
總是要有這麼或者那麼一部溫馨感人的片子去回憶童年的美好和夢想,魔力承載著不可磨滅的青春年少的動人場景。(豆瓣網評)
"通過一雙神奇的球鞋將一個孩子變成NBA巨星,影片以貫穿始終的創意戰勝了劇本上的空洞與不足"。(《芝加哥太陽報》評)
“通過一雙神奇的球鞋將一個孩子變成NBA巨星,影片以貫穿始終的創意戰勝了劇本上的空洞與不足”——《芝加哥太陽報》
“一部令人歡愉的體育幻想片。”——《辛辛那提追尋者》
“生動、搞笑、情緒飽滿而上進”——《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