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大學

呂梁大學

呂梁學院(Lvliang University),坐落于山西省呂梁市,學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省市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試點院校。

學校創辦於1978年,原稱山西師範學院呂梁專科班;198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呂梁師範專科學校;1990年教育部批准呂梁師範專科學校與籌建中的呂梁理工專科學校合併建立呂梁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高校。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佔地面積111.0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6.53萬平方米;設有15個教學系(部),開辦44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9451人,專任教師888人;館藏紙質圖書123.58萬冊、電子圖書247萬冊。

簡介


學校佔地1039.71畝,約69.31公頃,規劃建設用地約60公頃,規劃學生人數10000人,總建築面積約為2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6.64億元。該項目由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項,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總體規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於2006年6月6日開工建設。該項目2006年被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預備項目、呂梁市重點工程、2007年正式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
新校區建設項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工程計劃於2007年—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完成後能滿足6500學生規模的辦學要求;第二期工程計劃於2010年前後開工完成。二期工程完成後能滿足10000學生規模的辦學要求。
舊校址
坐落于山西呂梁市,東與太原市和晉中市相鄰,南與臨汾市接壤,北與忻州市毗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呂梁作為華夏黃河文明發祥地之一,既是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更是資源富區和發展新區,為學校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313人,分別來自山西、陝西、河南等10個省、自治區。畢業生一次就業率65%。卅載春秋,薪火相傳。三十年積澱,學校砥礪出“崇真、求實、博學、創新”的校訓精神,孕育並形成了“團結、文明、敬業、進取”的優良校風。2008年5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
在國家教育部、山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下,在呂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呂梁高等專科學校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辦學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從根本上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經多方努力,千畝新校區建設工程已於2006年6月6日奠基,校址位於呂梁市北郊,西臨209國道,東濱北川河。校區規劃佔地1039畝,在校生規劃10000人,總建設面積2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6.64億元人民幣。該項目由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項,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總體規劃,2006年被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預備項目、呂梁市重點工程,次年正式列為省重點工程。目前,圖書館樓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教學樓、學生公寓樓基礎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施工中;餐廳、行政辦公樓、電教中心基礎部分正在施工。完成投資一億元。在資金適當保障的情況下,2009年9月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學校將整體搬遷。

專業設置


現有18個教學系(部),包括數學系、中文系、外語系、物理系、化學系、藝術系、體育系、歷史文化系、教育系、政法系、化工系、建築系、計算機系、經濟系、生命科學系、園林系、思政部、公共外語教學研究部。有31個全日制專科專業,包括語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教育、初等教育(文)、初等教育(理)、學前教育、物理教育、化學教育、英語教育、數學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生物教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環境監測與評價、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城鎮規劃、煤礦開採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煤炭深加工與利用、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財務管理、園林技術、會計電算化、機電一體化、食品生物技術、法律文秘;有8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包括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物理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生物科學、體育教育。

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748人,其中40歲以下青年專任教師568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以上的201人,佔26.87%;專任教師中現有教授、副教授184人,佔24.59%。“雙師”素質的教師190人。

基礎設施


學校現有校園佔地面積1485.39畝。學校現有建築面積264553平方米,在建建築面積143000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069.49萬元;圖書館館藏圖書71.50萬冊,電子圖書32.95萬冊。2008年,新進圖書11.90萬冊。完善的辦學條件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建設成就


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領導、關懷和支持下,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帶領廣大師生員工,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同心同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爭創一流,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的辦學道路,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建校以來,學校向社會輸送畢業生2萬餘人,為地方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先後獲得山西省“教學改革先進單位”、“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單位”、“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大中專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連續十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01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德育示範學校”,2005年被山西省教育廳命名為“山西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2006年榮獲“山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稱號、2007年被中共山西省高等院校工作委員會、山西省教育廳、山西省教科文衛體工會聯合會評為山西省第九屆“育人杯”先進集體。2008年被呂梁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滿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