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zhī,ㄓˉ。從月(肉)、從支。肉體主幹向外延展的部分是肢之範式。本義:人的手、腳的統稱,亦指某些動物的四條腿。如:四肢(指兩手兩腳)、肢體、前肢、後肢。

基本釋義


人的手、腳、胳膊、腿的統稱,亦指某些動物的四條腿:四肢(指兩手兩腳)。肢體。前肢。後肢。

詳細釋義


肢<名>
(形聲。從肉,從支,支亦聲。“支”意為“支撐”。“肉”與“支”聯合起來表示“動物身上的類似於植物分枝那樣的部分”。本義:人的臂腿與陸地動物四腿的總稱,對人與陸地動物的本體有支撐作用)
同本義
勞其四肢,傷其五臟。――《商君書》
四肢六道,身之體也。――《管子》
又如:肢節(四肢關節);肢骸(肢體骸骨);上肢;下肢;假肢
指人體的腰部
協肩屏氣,舐痔折肢。――《朝野僉載》
zhī
人的手、臂、腳、腿的總稱:斷~。殘~。四~。也指各種動物的四足或鳥類的兩足兩翼。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廣韻》躰。《集韻》體四胑也。或作,通作支。《管子·君臣篇》四肢不通,六道不達。
又腰肢。《庾肩吾詩》非關能結束,本自細腰肢。
又《五音集韻》矢利切,屍去聲。佒也。

漢字演變


肢

詞語


肢解,zhījiě,切開、撕開或分離…的肢體、器官。肢解屍體。
肢勢,zhīshì,牲畜的肢體外形和站立架勢,可據此評估其優劣及畜力大小等。
肢體,zhītǐ,四肢。四肢和軀體。

用法搭配


組詞

胳肢、四肢、義肢、上肢、假肢、下肢、前肢、肢勢、肢節、隔肢。

成語

四肢百骸、四肢百體、一肢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