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紫玉簪的結果 展開

紫玉簪

中藥

徠紫玉簪,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紫萼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的花。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河北。具有涼血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吐血,崩漏,濕熱帶下,咽喉腫痛。

入葯部位


花。

性味


味甘、微苦,性溫平。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涼血止血,解毒。

主治


吐血,崩漏,濕熱帶下,咽喉腫痛。

相關配伍


1、治崩漏:紫玉簪、硃砂蓮各15g,水煎服。(《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2、治濕熱帶下:紫玉簪10g,土茯苓金櫻根各15g,水煎服。(《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間採收,晾乾。

形態特徵


紫萼,又名稜子草、耳葉七、化骨蓮。根狀莖粗0.3-1厘米。葉卵狀心形、卵形至卵圓形,長8-19厘米,寬4-17厘米,先端通常近短尾狀或驟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極少葉片基部下延而略呈楔形,具7-11對側脈;葉柄長6-30厘米。花葶高60-100厘米,具10-30朵花;苞片矩圓狀披針形,長1-2厘米,白色,膜質;花單生,長4-5.8厘米,盛開時從花被管向上驟然作近漏斗狀擴大,紫紅色;花梗長7-10毫米;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離生。蒴果圓柱狀,有三棱,長2.5-4.5厘米,直徑6-7毫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的陰濕地區。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河北。各地多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鑒別


花多皺縮成條狀,完整者長3.5-5cm,呈漏斗狀,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花絲6徠,花絲基部與花被管分離;質軟,易破碎。

相關論述


1、《綱目》:“玉簪,處處人家栽為花草。亦有紫花者,葉微狹。皆鬼臼、射干之屬。”
2、《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按:紫花俗名雞骨丹,用根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