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

膝關徠節脫位是一種少見的嚴重關節損傷。膝關節脫位以年輕患者多見。膝關節脫位多因暴力外傷所致,脛骨上端受到強大的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使膝關節過度旋轉、屈伸,或者側方移位,導致膝關節脫位。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小腿可能向前、后、內、外側面移位或扭曲畸形,並出現膝關節局部青紫或有大片血斑。因膝關節疼痛劇烈,下肢活動會受到明顯限制,少部分還會出現下肢蒼白、麻木等癥狀。主要治療目的是複位並固定關節、修復韌帶,主要治療方法是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主要危害是影響正常活動,嚴重者甚至會致殘。經過治療后,多數患者需要6~12個月才可恢復輕體力工作,部分患者會留有膝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後遺症。

就診科室


● 骨科、急診科

病因


● 暴力外傷是引起膝關節脫位的主要原因,如嚴重的交通事故、運動損傷、摔傷等。
● 肥胖的人由於膝關節負荷較重,在行走時也可能會出現自發性脫位,但很少見。

癥狀


● 在受到嚴重暴力外傷后,如果出現以下典型表現,有可能是發生了膝關節脫位:
● 膝關節疼痛、腫脹。
● 小腿可能向前、后、內、外側面移位或扭曲畸形。
● 膝關節局部青紫或有大片血斑。
● 因膝關節疼痛劇烈,下肢活動還會受到限制。

檢查


● 膝關節脫位主要通過體格檢查、X線檢查、CT、磁共振等檢查進行確診。
● 體格檢查
● ● 醫生會在你的膝關節、小腿、足部進行觸診,了解是否有局部觸痛,並檢查有無下肢血管損傷或神經損傷,可以進行初步診斷。
● X線
● ● 膝關節正、側位X線平片可以明確診斷膝關節脫位。
● CT、磁共振
● ● CT有助於判斷骨折情況;磁共振有助於進一步了解韌帶損傷情況,這兩項檢查均有助於判斷膝關節脫位的嚴重程度及類型。

診斷


● 根據外傷史、典型表現,結合體格檢查、X線、CT、磁共振等檢查可做出診斷。
● 多有嚴重的暴力外傷史。
● 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等典型表現。
● 膝關節局部觸痛,可能存在下肢血管損傷或神經損傷。
● X線檢查結果顯示膝關節脫位,可進行診斷。
● 通過CT和磁共振檢查,可以了解骨折和韌帶損傷情況,幫助判斷膝關節脫位的類型。

鑒別診斷


● 膝關節脫位一般都有明確的暴力外傷史,需要與髕骨骨折、半月板損傷鑒別。另外,有少數人會出現自發性膝關節脫位,沒有明確的暴力外傷史,需要與膝關節炎、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區別。
● 因此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醫生會進行體格檢查、X線、CT、磁共振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後確診並治療。

治療


● 膝關節脫位主要治療目的是複位並固定關節、修復韌帶,主要治療方法是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 保守治療
● ● 膝關節脫位后常用手法閉合複位,複位成功後用石膏對大腿進行固定,促進癒合。
● 手術治療
● ● 膝關節脫位常伴有韌帶損傷,韌帶損傷之後自身很難癒合,而且膝關節會出現明顯的不穩,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修復韌帶。
● 康復治療
● ● 康復治療主要是為了保護手術重建的結構、訓練四頭肌力量、達到大的關節活動度。術后一般需要支具保護,6~8周內避免過伸與肌肉鍛煉導致的大腿后側肌群收縮,6~10周后開始負重。

危害


● 膝關節脫位的主要危害是影響正常活動,嚴重者甚至會致殘。
● 影響正常活動
● ● 因膝關節疼痛劇烈,下肢活動會受到限制,影響正常活動。
● 致殘
● ● 可傷及膝部韌帶、血管和神經,嚴重者會致殘。

預后


● 經過治療后,多數患者需要6~12個月才可恢復輕體力工作,大部分患者會留有膝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後遺症。

預防


● 運動前熱身,運動時避免摔倒。
● 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減輕膝蓋的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