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毒作用

慢性毒作用

環境污染物在動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時間內或整個生命周期內持續作用於機體所引起的損害。其特點是劑量較低和時間較長,而且引起的損害出現緩慢、細微、易呈現耐受性,並有可能通過遺傳過程貽害後代。

目錄

正文


對壽命為3年左右的嚙齒類動物,慢性毒作用過程一般需經3~6個月的時間。這種毒性作用,一般是用低於急性或亞急性中毒試驗所獲得的中毒閾劑量的環境污染物反覆作用於機體,使吸收污染物的速度超過體內消除污染物的速度並逐漸累積至中毒的閾劑量。可能是由於機體對環境污染物所造成的損害缺乏修復能力或修復速度過慢,結果成為一種不可逆損害。因此,慢性毒作用既是環境污染物本身在體內逐漸蓄積(見蓄積作用)的結果,又是污染物引起機體損害逐漸積累的結果。由甲基汞引起的水俁病和由鎘引起的痛痛病便是環境污染物慢性毒作用的兩個例子。
低劑量環境污染物造成的損害,通常較為細微,其毒作用初期不易察覺。許多適用於急性毒作用的指標,對慢性毒作用往往不夠靈敏。例如低劑量有機磷化合物長期接觸機體所造成的損害,用一般中毒體征檢查和生化檢驗就難以察覺。但如藉助腦電圖或肌電圖,則可發現早期出現的細微損害。目前認為環境污染物對機體的影響,可能在行為、神經功能和免疫機能等方面有較早的和細微的表現。因此,可將其作為慢性毒作用的觀察指標。
人或動物對慢性毒作用易呈現耐受性。例如動物一次接觸一定劑量的有機磷化合物,體內膽鹼酯酶活性會受到明顯的抑制(見農藥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但多次反覆接觸,又會導致膽鹼酯酶活性的恢復,甚至出現短暫升高的現象。這可能是環境污染物對代謝催化酶的一種誘導現象。形成耐受性的機理和對機體的影響,尚待深入研究。
低劑量的環境污染物在長時間內作用於機體,往往會損及體內遺傳物質,引起突變,給機體帶來遠期的危害。如果生殖細胞發生突變,後代機體在形態或功能方面還會出現各種異常。體細胞突變則往往是癌變的基礎。因此,慢性毒作用對機體的損害比起急性毒作用和亞急性毒作用可能更為深遠和嚴重。
觀察環境污染物慢性毒作用的主要方法是慢性毒性試驗。這種試驗在環境毒理學中使用廣泛,其目的是觀察機體在低劑量環境污染物的長期作用下所引起的生物學變化,並確定受試物的最大無作用劑量(即在長期接觸下,機體不引起損害的最高劑量)和中毒閾劑量(即在長期接觸下會引起機體受損的最低劑量)。
嚙齒類動物的試驗期限一般為6個月至2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小鼠為1.5年,大鼠為2年,狗為6年。選擇實驗動物時,應盡量選用對受試物的代謝過程同人類基本相似的動物,如無法確定,則應選用最敏感的動物,目前多選用初斷奶的大鼠。每組動物的數目,應保證實驗結束時有足夠數目的動物可供觀察,並符合統計學處理的要求。實驗動物的劑量分組,一般共設4~5個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按LD50(半數致死量)的1/10、1/50、1/100和1/1 000作為劑量分組範圍,如果受試物有明顯的蓄積作用,可適當降低試驗劑量。實驗動物的染毒方式,原則上盡量採用人類實際接觸的方式。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採用吸入法;農藥或其他化學藥品,最好是混入飼料或飲水中,但必須注意使受試物在水和飼料中不發生化學變化。在試驗期間,應觀察動物生長發育和一般健康狀況,每隔一定時期進行一次生化指標的檢驗,並處死各組的一部分動物,進行病理學檢查,以了解各項指標的動態變化。此外,還可根據受試物的不同情況,選擇其他特異性敏感的指標,進行觀察。最後,還應對動物進行系統的病理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