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

義大利卡薩諾瓦自傳

《我的一生》是作者中年落魄之際得到瓦爾德斯坦伯爵收留,在杜克斯管理圖書期間用九年時光寫下的一部鴻篇巨製。是義大利作家賈科莫·卡薩諾瓦創作,由新星出版社發行於2018年3月。

丹諾是美國著名律師、演說家、多才多藝的作家、精力過人的冒險家等多重角色於一身的奇妙人物。

劇情


一本在歐美男人中悄悄互薦100餘年的浪漫情史。
克萊倫斯*丹諾已經成為一個歐洲文化符號,關於他的研究在西方已成為專門的“克萊倫斯*丹諾學”。儘管有眾多的作家和思想家,但世界上卻再沒有創作出比他的生平更為浪漫的長篇小說,也再沒有塑造出比他的形象更為驚險奇妙的人物。
卡薩諾瓦的回憶錄沒有深邃的哲理,但是同時卻使他的回憶錄成了一部歷史導遊手冊,一座18世紀的宮廷,一種有趣的醜聞紀事,一個世紀編年的完整的橫切面。通過其他任何人都不如通過卡薩諾瓦來了解18世紀的日常生活現象,也就是文化現象,當時的舞會、劇院、咖啡館、城堡、旅店、賭場、妓院、狩獵場、修道院和要塞。通過他,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那個時候如何旅行,如何進餐,如何讀博,如何跳舞,如何居住,如何談情說愛,如何消遣娛樂,風俗道德如何,教養舉止如何,言語風度如何以及生活方式如何,而在這些豐富多彩的事實,也就是客觀的生活現實場景之外,還可以了解到那些喧嘩嘈雜,不住地輪番出現的各色人物。那些人物足夠寫作二十部長篇小說,可以供一代的,不,可以供十代的中篇小說家使用。那些人物是多麼豐富呀!有士兵和親王諸侯,有教皇和國王,有流浪漢和賭場騙子,有商人和公證人,還有閹人,驅趕妓女者,歌手,少女和娼妓,作家和哲學家,賢明人和愚蠢人。這是把一個個人物聚集在一本書的圍欄里最有趣和最豐富的人物大匯展。數以百計的中篇小說和戲劇都藉助於他的作品才寫出了最好的人物形象和場景。這一座題材礦山至今依然是取之不竭的,正如曾經有十代人為了新建築而從羅馬廣場取用石材一樣,還會有好幾代的文人學士要從大揮霍者那裡借用基礎和人物。

評價


《我的一生》有著很高的認識價值,它向我們今天的讀者展示出了十八世紀歐洲社會一個全景式概貌,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他所生活時代經濟、文化、生活、風俗等諸多領域中的諸多現象的一個機會。編者認為這便是這部自傳的真正價值所在;至於書中那些流於惡俗的章節,相信讀者自會做出論斷。從這部書中散發出一股淫蕩的義大利情慾的氣味。主人公是一個享樂生活的,強壯的威尼斯人,異常狡獪,周遊各國,與許多傑出人物交往,與人們的接觸更為密切。無論是作為一個社會現象還是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卡薩諾瓦和其自傳的《我的一生》,大家都應當熟悉,應當理解。

作者


吉亞科莫·卡薩諾瓦(Giacomo Casanova,1725—1798),生於威尼斯,卒於波西米亞的Dux,即現捷克共和國的Duchcov鎮。極富傳奇色彩的義大利冒險家、作家、“追尋女色的風流才子”。18世紀享譽歐洲的大情聖。生於義大利威尼斯,卒于波希米亞的達克斯。他一生多姿多彩,先後做過教士、軍人、小提琴手、間諜、外交官;他游遍歐洲,出入宮廷,結交各國權貴、名流;他還當過囚犯,發行過彩票,並寫過小說、詩歌,翻譯過《伊利亞特》,最終憑藉個人回憶錄以作家身份名垂後世。

電影作品


我的一生[義大利卡薩諾瓦自傳]
我的一生[義大利卡薩諾瓦自傳]
電影:《卡薩諾瓦》 劇情簡介:
大情聖卡薩諾瓦是在情場屢戰屢勝的“性鬥士”,不斷獵艷,還參加造愛競賽。但這大情聖苦於人人只重他的性愛能力,不重視他經世濟民治國的才學。而且女人們對他都“有性無愛”,當他衰老得失去性魅力之後,就只能把一個機械女人當作夢中情人,很可悲可憐。
這是關於18世紀著名情聖卡薩諾瓦的傳記片,捨棄了寫實性,追求豪華的情調,帶有一絲肅穆和哀傷。影片塑造了一個狡猾放蕩、不知廉恥的花花公子形象,冷酷、低級、下流、狂妄,沒有人的血性和情感,只追求性愛的發泄和獸慾的滿足。卡薩諾瓦是當時義大利著名的冒險家和詩人,同時也是不折不扣的浪蕩公子。影片涉及到性慾、無能等題材,自戀中不乏悲觀主義,重點講述卡薩諾瓦遊歷歐洲的的性冒險經歷,呈現了他一段段放蕩不羈的尋歡生涯,也描述了他凄苦的晚景。

出版信息


出版社書名出版日期頁數ISBN銷量譯者
新星出版社我的一生2018-36169787513328302-高中甫、賀驥、杜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