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山歌

大鵬山歌

大鵬山歌是深圳大鵬、南澳地區的人用“大鵬話”口頭傳唱的民歌。大鵬山歌沿用“大鵬軍語”演唱,對研究“大鵬軍語方言島”的語言演變具有非常高的語言研究歷史價值。大鵬山歌長年吸收沿海漁歌、鹹水歌等音樂元素,並用帶粵語、客家、北方話混合口音的“大鵬軍語”來演唱。

目錄

正文


大鵬山歌是深圳大鵬、南澳地區的人用“大鵬話”口頭傳唱的民歌。大鵬話當地人俗稱“千音”,又叫“大鵬軍語”。“千音”是大鵬所城有一千二百多戶,一千多個籍貫,一千多個口音。大鵬山歌的基本特徵是語言獨特、曲調多樣、內容豐富、形式靈活、通俗易懂、委婉動聽。大鵬山歌具有歷史價值、語言價值、音樂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大鵬山歌沿用“大鵬軍語”演唱,對研究“大鵬軍語方言島”的語言演變具有非常高的語言研究歷史價值。大鵬山歌通俗、易唱、內容豐富,有很好的群眾基礎,這項民間悠久的自娛自樂活動,對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社會作用。
歷史淵源:
大鵬話和大鵬山歌的形成與大鵬所城有關。大鵬所城城內外居住的軍隊和“軍戶家屬共有二三千人”,而周圍數十里範圍,邊遠荒蕪,人煙稀少。兵士多半都是從廣東、福建沿海招募的,以講粵語和客家話等為主,而軍官則基本上都是從朝廷派下來的北方人,官兵之間語言難於溝通。來自天南地北的官兵們,在一處巨大的軍營堡壘中,內部慢慢形成當時的“普通話”。在古文獻中,這種獨特的軍營專用言話系統,被稱為“軍語”或“軍話”,用現代語言學術語講,就是這裡形成了一個“軍語方言島”。大鵬山歌長年吸收沿海漁歌、鹹水歌等音樂元素,並用帶粵語、客家、北方話混合口音的“大鵬軍語”來演唱。相傳明清守軍在海邊既守防打仗,又種田捕魚,隨著外地兵員熟悉地方的需要,就產生“地名歌”,“問答歌”;隨著軍隊將士打仗陣亡或營防中婚姻嫁娶,也就形成“哭喪歌”和“哭嫁歌”等當地特色。大鵬山歌從大鵬所城軍事要塞流傳到周邊鄉村民間,在清末、民國時期開始已經盛行了,後來在“文革”期間受到衝擊,改革開放后得到復甦,但只有上了年紀的人偶爾唱一下,大部分年輕人不會唱,大鵬山歌瀕臨失傳境地。
分佈區域的地理環境:
大鵬山歌發祥於明清時代的大鵬軍事古城,流傳於王母、鵬城、下沙、布新、水頭、嶺澳、水貝、疊福、大鵬等9個村落社區和南澳街道南澳以前隸屬大鵬)一帶,形成了一個有10萬人口講“大鵬軍語”的大鵬山歌民俗文化圈。
大鵬山歌傳承譜系:
第一代:戴種,第二代:歐陽戴氏,第三代:戴堅平,第四代:溫莉丹
大鵬山歌於2012年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