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齶癌

硬齶癌

硬齶癌是源自硬齶的惡性腫瘤,常先起自一側,並迅速向牙槽側及對側蔓延。硬齶癌相對少見,占口腔癌的5%,多見於男性,50歲以上好發,且男女比例約為3∶2,一半為鱗狀細胞癌,其餘為腺癌或腺樣囊性癌。硬齶癌的致病因素及發病條件目前尚無定論。可能與香煙、飲酒、咀嚼檳榔、使用不合適義齒、殘根、殘冠、嗜辛辣刺激品有關。該病的主要癥狀多呈外生型,邊緣外翻,觸之易出血;有時亦呈潰瘍型。硬齶癌周圍黏膜有時可見有煙草性口炎或白斑存在。由於齶骨黏膜與齶骨緊貼,故易早期侵犯骨質。硬齶癌晚期可波及軟齶、齶側牙齦、牙槽突,甚至浸潤至牙槽突的頰側牙齦,可出現牙鬆動,甚至脫落。硬齶鱗癌的細胞分化較好,適宜於手術切除或低溫治療,組織缺損可用贗復體修復。硬齶癌併發口腔大量出血,起病急、發展快、病死率高,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症,易造成失血性休克,且可發生轉移。

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或口腔科、耳鼻喉科、腫瘤科

病因


● 硬齶癌的致病因素及發病條件目前尚無定論。可能與香煙、飲酒、咀嚼檳榔、使用不合適義齒、殘根、殘冠、嗜辛辣刺激品有關。

癥狀


● 硬齶癌以來自唾液腺者為多,鱗癌少見。發生於硬齶的鱗癌,細胞多高度分化,發展一般比較緩慢,常侵犯齶部骨質,引起齶穿孔。向上蔓延可至鼻腔出現鼻部腫物及上頜竇癥狀,向兩側發展可侵蝕牙齦。
● 多呈外生型,邊緣外翻,觸之易出血;有時亦呈潰瘍型。出血為常見癥狀,口腔大量出血時起病急、發展快、病死率高。
● 硬齶癌周圍黏膜有時可見有煙草性口炎或白斑存在。由於齶骨黏膜與齶骨緊貼,故易早期侵犯骨質。硬齶癌晚期可波及軟齶、齶側牙齦、牙槽突,甚至浸潤至牙槽突的頰側牙齦,可出現牙鬆動,甚至脫落。

檢查


● 口腔常規檢查、CT檢查、上頜骨核磁共振檢查,在上述檢查有大致判斷後,可以進一步通過活體組織(組織病理學)檢查等予以確診。
● 口腔檢查:可見口腔內的腫瘤。
● 影像學檢查:選用頜骨CT、MRI檢查,有助於了解腫瘤大小、範圍及周圍組織器官受累情況。
● 活體組織(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的必要手段。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口腔檢查、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硬齶癌。
● 硬齶出現疼痛性長久不愈的潰瘍;硬齶邊緣外翻,觸之易出血或併發口腔大量出血;硬齶周圍黏膜有時可見煙草性口炎或白斑存在;出現語言、進食困難等癥狀。
● 結合CT、上頜骨核磁共振檢查、活體組織(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

分型


● 浸潤型:腫瘤發展較快,早期向深部與周圍組織生長,侵入黏膜下層和肌組織,表面隆起而粗糙不平。
● 外生型:腫瘤迅速向表面增生,形成菜花樣,常合併感染、壞死。
● 潰瘍型:腫瘤多發生於黏膜淺部,表面壞死脫落並向周圍擴展,形成中間凹陷、邊緣隆起的火山口狀的潰瘍。

分期


● Tx--原發腫瘤不能評估
● T0--原發灶隱匿
● Tis--原位癌
● T1--腫瘤最大直徑≤2cm
● T2--腫瘤最大直徑>2cm,≤4cm
● T3--腫瘤最大直徑>4cm
● T4a--局部中度浸潤的疾病
● T4b--局部非常廣泛浸潤的疾病

鑒別診斷


● 硬齶癌需與梅毒、上頜竇癌相鑒別。
● 梅毒齶部病變常見於晚期(Ⅲ期),齶部壞死呈樹膠樣腫,脫落後形成齶部穿孔與鼻腔相通。此種壞死穿孔邊緣較整齊,呈暗灰黃色壞死區。患者有性接觸史,血清學檢查陽性。
● 上頜竇癌,特別是底壁原發者常引起口腔癥狀,有時與硬齶癌或上牙齦癌侵犯上頜竇者不易區別。

治療


● 硬齶鱗癌的細胞分化較好,適宜於手術切除或低溫治療,組織缺損可用贗復體修復。頸淋巴結一般行Ⅱ期手術,有轉移時才行同期頸淋巴結清掃術。

危害


● 硬齶癌會出現失血性休克及窒息。

轉移性


● 硬齶癌的轉移主要是頸深上淋巴結,有時雙側頸淋巴結均可累及。

預后


● 經過正規治療后,大部分患者癥狀得以改善,病情好轉,一般的質量得以保障,部分患者最終多死於局部複發。

預防


● 戒煙戒酒。
● 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咀嚼檳榔。
● 佩戴合適的義齒。
● 對年齡大於50歲男性,應定期檢查,以排除相關風險並進行定期檢測,預防疾病的發生於發展。

參考文獻


● [1] 張志願。口腔頜面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