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綿陽市中心醫院坐落於綿陽市繁華的城市中心,始建於1939年,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2020年12月,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

醫院簡介


醫院是衛生部直屬北京醫院遠程會診醫院和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網路醫院;
綿陽市中心醫院
綿陽市中心醫院
是華西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教學醫院;四川省“孤殘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定點醫院;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及綿陽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國際慈善組織“微笑列車”定點醫院;美國兒科協會“心連心”技術培訓基地;2006年成為中國西部健康快車眼科顯微手術第三所培訓中心。
20餘年派出數十名醫療專家赴非洲參加援外醫療工作;積極開展對川西北老、少、邊地區技術支邊工作,並無償贈送醫療設備。先後於1995年、2004年兩次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分別獲全國和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四川省“省級文明單位”,四川省“文明醫院”和“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單位等多項榮譽。在5.12抗震救災中,醫院榮獲中央組織部授予的“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全國總工會授予的“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
醫院擁有國務院授予的“有突出貢獻專家”9人,省、市級“科技拔尖人才”及高科技人才66人,博士16人,研究生86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1159人,其中高級職稱270人,中級職稱345人。
醫院下設綿陽市急救中心,放射介入診療中心、臨床檢驗中心、眼病防治中心、白內障復明低視力康復訓練中心、婦科腔鏡治療中心。擁有磁共振、螺旋CT、ECT、1200mA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機、直線加速器、X-刀、超聲聚焦刀、電視腹腔鏡、前列腺電切鏡、血透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準分子激光輔助原位角膜磨鑲術儀(LASIK)、超聲乳化儀、倒置顯微鏡、高壓氧艙等高精尖設備達數百台(件)。
在完成繁重醫療任務的同時,醫院主動擔當社會責任,20餘年醫院派出數十名醫療專家赴非洲參加援外醫療工作;積極開展對川西北老、少、邊地區技術支邊及對口幫扶工作,並無償贈送醫療設備。2008年“5.12”抗震救災期間,作為處在極重災區一線的三甲醫院,克服自身受災,人員、物資嚴重不足等困難,全力以赴投入傷員救治工作。累計救治傷員2114名,完成手術989台次,向省外轉運傷員15個批次,計844人,受到國家、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榮獲中央組織部授予的“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和全國總工會授予的“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稱號。2010年“4.14”青海玉樹大地震發生后,醫院迅速派出醫療隊,沖在高原抗震救災的最前沿。16日-19日,共巡迴救治15次,救治傷員160人次,開展手術8台,並向縣醫院捐款5萬元。被災區人民稱為“感恩的使者,救援的能手”,事迹受到中央電視台、新華網、健康報等60餘家新聞媒體的報道,為綿陽增光添彩。在“4.20”廬山地震中,醫院“三級救援體系”再次得以充分運用,為災區醫療救援發揮重要作用,受到國家衛計委表彰。
醫院先後兩次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醫保先進單位”、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四川省“省級文明單位”、四川省“文明醫院”和“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單位、四川省“優質護理服務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近年來,醫院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公立醫院改革,紮實開展“三好一滿”活動,在醫療質量管理、優質護理服務、醫保管理、流程改造、人才培養引進、志願者服務、對口支援等各項工作中都取得突出成績,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2012年,醫院被四川省衛生廳規劃為“川西北區域醫療中心”,被省發改委、衛生廳列為“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和傷病員應急救援避難場所項目首批建設單位”,綿陽市委、市政府也將建設好綿陽市中心醫院納入了綿陽市“十二五”發展規劃,醫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醫院將繼續秉承“崇尚科學與生命”的核心價值觀和“仁愛、誠信、和諧、敬業”的醫院精神,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濟世救人,造福社會”的服務宗旨,為百姓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把中心醫院鑄入世世代代百姓心中!

歷史沿革


● 1939年1939年4月,綿陽公路衛生站
● 1944年1944年12月,綿陽縣衛生部
● 1946年1946年3月,四川省立綿陽醫院
● 1950年1950年1月,綿陽人民醫院
● 1950年1950年10月,綿陽專區中心衛生院
● 1952年1952年7月,綿陽專區醫院
● 1953年1953年1月,四川省綿陽專區人民醫院
● 1958年1958年10月,四川省綿陽專區第一人民醫院
● 1968年1968年12月,四川省綿陽專區第一人民醫院革命委員會
● 1974年1974年4月,四川省綿陽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革命委員會
● 1978年四川省綿陽地區第一人民醫院
● 1985年綿陽市中心醫院

科室設置


綿陽市急救中心、放射介入診療中心、臨床檢驗中心、眼病防治中心、白內障復明低視力康復訓練中心、婦科腔鏡治療中心設在我院;建成腎臟病專業、臨床麻醉、臨床病理、病歷質量、臨床檢驗、院感管理、急救、輸血、護理專業、兒科、放射醫學、放射治療、婦產科、臨床營養、皮膚病性病醫學、普外科、腫瘤性疾病、重症醫學、眼科、超聲醫學、骨科等21個四川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綿陽分中心。
著力引進和開展高新技術,在微創、介入、腫瘤綜合治療等多領域技術居省內乃至國內先進水平。微創手術已在婦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小兒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等專業廣泛應用,3D腹腔鏡在普外、婦產科應用;開展了卵圓孔未閉封堵術、三鏡聯合治療食管癌伴縱膈癌、飛秒激光聯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治療賁門失馳緩症等多種新術式;能獨立開展複雜主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復膜支架置入,人工血管或自體血管搭橋雜交手術等高新技術;心血管介入、神經介入、超聲介入、放射介入等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多學科協作新技術;兒科7個亞專業的發展在西部同級醫院處於領先水平,年門診服務23萬人次,住院診療1.3萬人次;惡性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等新技術推動了腫瘤的規範化綜合治療,“四川省級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接受了省級評審。作為“國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獲得國家腦防委表彰。

醫護團隊


我院佔地面積115畝,有職工2700餘人,編製床位1500張,年門診人次165餘萬,年出院7萬餘人次。設職能部門21個,各類專業學科46個,其中麻醉科是四川省乙級重點學科,肝膽外科、介入診療中心、眼科、腫瘤科、婦產科、普外是四川省甲級重點專科,有市級重點學科18個、重點專科1個,省二級生物實驗室1個。有國務院授予的“有突出貢獻專家”9人,省、市級“科技拔尖人才”及高科技人才100餘人,博士23人,碩士249人。裝備了寶石CT、直線加速器系統、平板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機、飛秒激光等高精設備。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鮮於劍波
黨委副書記 院長蔣濤
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何梅 
紀委書記楊艷
黨委委員 副院長楊培
黨委委員 副院長杜小波
黨委委員 副院長石波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來,在省以上期刊發表論文年均近200篇,先後有60餘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編輯出版了《常見疾病診療手冊》、《常見疾病護理手冊》、《腹部外科手術失誤100例》、《國際疾病分類》、《地震災害醫院醫療救治分析》、《醫院綜合目標管理與務實》等多部醫學專著。擁有微機上百台,在院內形成信息網路,實現了醫療、教學、科研、財務、信息、統計、藥品、設備、人事管理等微機化管理。年接受第三軍醫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瀘州醫學院、川北醫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來院實習生數百人。

優勢項目

醫院在微創外科、心臟介入治療等高新技術優勢項目的帶動下,開展了電視腹腔鏡胃大部切除術、直腸癌根治術、脾切除術、腎切除術、胸腔鏡肺減容術、食道腫瘤切除術;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顱內腫瘤摘除術、斷肢(指)再植術。開展了冠狀動脈造影術,AMI急診PTCA+支架術,各類起搏器、ICD安置術等;臨時和永久心臟起搏器安裝術、射頻消融術;腦血管溶栓術;細胞單采和血漿置換;
前段玻璃體切割,複雜視網膜脫離複位等一大批代表省內乃至國內先進技術的醫療項目;婦科腔鏡治療中心開展了代表國內最新微創技術的腹腔鏡下早期子宮頸癌陰式子宮頸廣泛切除及盆腔淋巴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癌廣泛切除術及盆腔淋巴切除術后腹膜陰式延長術、腹腔鏡下腹膜陰道成形術、壓力性尿失禁經閉孔無張力陰道弔帶懸吊術和陰道壁脫垂修補及網片植入術等。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6日,綿陽市中心醫院獲評為“2020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最具示範案例”。

醫院地址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常家巷12號
乘車路線:乘坐1路、12路、46路、53路、54路車到中心醫院站下車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