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聖井山的結果 展開

聖井山

江西省鷹潭市景點

江西聖井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由上海舒盈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組建,主要承擔江西龍虎山·聖井山景區的開發建設,聖井山景區規劃範圍14平方公里,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為三年。景區旅遊開發分為:綜合服務區、主體漂流娛樂區、中轉服務區、生態探險觀光區四大部分;主要項目有:峽谷漂流、遊客中心、聖境精靈樂園、度假酒店、旅遊索道、遊覽游步道、4D沉浸式投影時光隧道等,打造一個“聖井山全球首創奇幻體驗4D漂流”。該項目的建成,將成為鷹潭市生態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遊產業基地。

2016年5月國家級森林公園,江西聖井山景區即將盛大開業,敬請期待!

運營信息


公司名稱:江西聖井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景區地址:江西省鷹潭市上清鎮沙灣村上聖井

區域範圍


江西龍虎山·聖井山景區·,位於鷹潭市龍虎山景區最南端,距上清古鎮約為3公里。

地理環境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景區以聖井溪為中心,兩側山高林密,南、北縱深達到9.6公里。南部山峰海拔達到1000米以上,又以中源峰(1136.7米)、天台嶺(1124.8米)、聖井山(1067.7米)為主要山峰。聖井山景區沿峽谷,海拔從93米升1136.7米,平均坡度為10.8%,總體較為平緩。其中又以大腳嶺(海拔為245米)為界,大腳嶺以北沿峽谷縱深方向平均坡度為3.2%;大腳嶺以南縱深方向平均坡度為18.6%。聖井山峽谷兩側以坡度25%為界,則峽谷寬度在15米-800米之間。

資源情況


地屬亞熱帶溫濕氣候區,氣溫偏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劃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之間至5月下旬為春季,約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之日至9月下旬為夏季,約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22℃之日至11月下旬為秋季,約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為冬季,約114天。

自然資源


植物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景區內植被以闊葉林為主,人為干擾少,保存相對完好,喬木層以殼斗科為主;中層以大戟科、榆科、樟科、柃屬植物等為主;下層以百餘種小灌木居多;另外,層間植物也相當豐富,闊葉林也包括一定面積的錐栗林、毛竹林、板栗林,其中板栗林為人工營造的特色經濟林,植物種類相對較少。森林總覆蓋率高達85%,植物資源豐富,鬱鬱蔥蔥,景區內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負氧離子能夠凈化血液改善呼吸機能、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

動物

稀缺動物
稀缺動物
景區內動物種類繁多,麂子、飛龍粉蝶等動物均有在山中出沒,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娃娃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秋沙鴨也在景區中能尋到蹤跡。

歷史沿革


人文歷史

中源寺:位於聖井山景區中源峰(海拔1136.7米)峰頂一谷地中,傳說是唐代著名禪師馬祖道一的布教之地。
仙人墓:第十六代天師張應韶在聖井山龍井旁修辟穀之術,能百日不進食,飛仙后葬於井旁,曰仙人墓。
仙人山:相傳唐代著名道士葉法善在此煉丹以山頂湖水洗丹鼎,麈飲其水而沾靈氣,體型高大而得名。
蜈蚣害雞:仙人山腳底桂洲村,是明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宰相夏言的生長之地,關於他最終被奸臣嚴嵩迫害至死,當地人都認為是天意。據說,當年仙人山上有個廟堂,廟裡人養了一隻大雄雞,而山上還有一隻大蜈蚣,每天雄雞和蜈蚣都要打上一架。有一天,老和尚要出遠門,告知徒弟自己不知多久才能回來,便交代徒弟:雄雞和蜈蚣遲早會互相鬥死,因此要徒弟在雄雞死後必須在雞頭上斬上一刀,埋葬在下山路的右邊,而蜈蚣則埋在下山路的左邊。結果徒弟忘了斬上一刀,而且位置埋反了,導致雄雞和蜈蚣都轉世,一直斗到京城。這雄雞就是投胎的夏言,而蜈蚣則是嚴嵩。

文化活動


文化信仰

佛教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在千餘年以前,佛教傳入龍虎山境內,以唐、宋、明三代佛事為盛。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佛教古剎中源寺位於聖井山中源峰上,古時香火鼎盛;盛傳唐代著名禪師馬祖道一曾到此講經佈道,一時間佛法大盛;馬祖道一是禪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師。俗姓馬,又稱道一、洪州道一、江西道一。馬祖主張道不用修,或者說任心為修。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是他的佛性思想與實踐的總綱領。他讓“頓悟”說付諸實行,取代了看經坐禪的傳統,促使禪僧普遍革新禪的觀念。
中源寺后因歷史事件寺廟被毀。
道教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自張天師在龍虎山內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丹成而龍虎現;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開始,歷代天師華居上清嗣漢天師府;守龍虎山尋仙覓術,聖井山景區內也受到一定的道教熏陶。

主要景觀


杜鵑長廊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沿中源峰——聖井山山脊分佈有長約1000m的杜鵑長廊,三月初春,杜鵑花開,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引人入勝。傳說馬祖道一禪師在中源寺時,十分喜愛攀爬至中源峰頂,坐在高山之巔,感悟於天地。
每次馬祖道一禪師一到山頂,村民看到方圓百里的杜鵑鳥都飛向山頂,卻萬籟俱寂,一齊和禪師感悟天地之法。後來禪師要離開去別處弘揚佛法,杜鵑鳥便在山中日夜哀泣,希望禪師能回來,最後杜鵑鳥們哭的聲音都嘶啞甚至啼的滿嘴鮮血,染紅了這山中花朵,形成這杜鵑長廊。

聖井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據說有這麼三年,土地乾裂,顆粒不收。當地的老百姓別說吃飯遭遇飢荒,竟連喝水也困難了。有一天夜裡,村民們隱隱聽見山上傳來叮叮噹噹的鑿石聲。好事者便跑到山上,看有沒有人在鑿石頭,然卻什麼也沒看到。再仔細一聽,原來聲音是從山殼裡面傳來的,好像還能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有一好事的村民問道:“裡面的在幹什麼啊”?沒想到裡面竟然傳出一聲應答:“鑿井吶”。村民又問:“什麼時候鑿開啊?”裡面又答:“等到扁擔開花,鐵牛上樹。”村民們一聽,便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說:“是誰這麼能忽悠啊?有誰會相信扁擔能開花,鐵牛會上樹啊!”眾人哈哈一笑,沒人當真。第二天正逢山後寨大集。一個村民買了一些乾草,用扁擔挑著回家,順便給女兒買的一枝鮮花插在了扁擔頭上,就這樣往回走。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此時,有一個叫鐵牛的小孩在危山上拾乾柴。日近中午時分,便背起乾柴往家走。當鐵牛走到危山北坡一棵大樹下的時候,忽然看到滿樹上的枯枝,於是,他就爬上了大樹折枯枝。這時,鐵牛的媽媽來尋找兒子回家吃午飯。她老遠看見兒子在樹上,就大聲喊道:“鐵牛,你上樹榦什麼了,還不來家吃飯!”這時,擔著乾草回家的那村民也正好走到這棵大樹下。恰在此時,山坡上突然“嘩啦”一聲,開了一個大井洞。過路的村民們嚇了一大跳,忽見一個和尚從井洞中竄了出來,自言是從天竺國來的僧人。因見村民遭受乾旱之苦,動了惻隱之心,便遁潛入山中鑿了此井洞。正在眾人詫異之際,就見天竺僧用禪杖指著洞口說:“此時不出水,更待何時?”話音剛落,只見一股清水自洞中噴涌而出。捧一口,甜如甘汁,清涼入脾。再尋那大和尚時,竟見他架一片祥雲飄然而去,村民們都說這山便是一口天然之井,便稱呼這山為聖井山。

龍井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相傳當年第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陪同乾隆皇帝遊覽天門山後,來到村裡,口渴找水喝,村民們便帶他們回家喝水。經過當年那天竺僧鑿開的水井處,皇帝說這不是就有一口井嗎?說來也奇怪,原本這水井在乾旱結束后便不再湧出泉水,乾隆皇帝一站到水井前,竟又重新嘩啦啦的湧出泉水,皇帝一喝這水,清冽甘甜、水質極佳,連連稱道“好水、好水”。張天師喝這水覺得驚奇,竟是從東海引來的水,便詢問這水的來源,村民便把當年天竺僧鑿井的事一一道來。張天師猜出這是那天竺僧在東海遊歷之時看到這山紫色仙氣直衝雲霄,估摸著此處必定佛道盛行,仙氣濃厚,便從東海一路而來,恰逢遇見村民乾旱渴水便免去他們乾旱之苦。乾隆皇帝聽完覺得實在驚奇,又聽聞這井遇到他來才又重新湧出泉水,龍心大悅,便給這井取名為龍井。

天台嶺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傳說有兩個年輕人進入天台嶺去採藥,因為路遠不能回家,已經餓了十三天了。遠遠地望見山上有桃樹,樹上的桃子熟了,就躋身險境抓著葛藤到了桃樹底下。他們吃了幾個桃子,覺得不餓了,身體充實了,想要下山。用杯取水時,有一個杯子流下來,裡面還有胡麻飯。於是兩人互相安慰說:“這裡離人家近了。”就越過山,出現一條大溪,溪邊有兩個女子,姿色很美。她們看見二人拿著杯子,就笑著說:“二位郎君拿回剛才的杯子來了。”年輕人都很驚訝。兩個女郎如舊相識一般,跟他們說:“怎麼來晚了呢?”便邀請他們倆跟她們回家。房屋就像宮殿一樣富麗堂皇,兩個女郎各有幾個侍奉的婢女使喚。吃完飯又喝酒。酒喝到盡興時就奏樂。晚上,他們各到一個女郎的床帳里去睡覺。住了十天,兩人請求回家,二女又苦苦留住了半年。從氣候、草木情形看,當是春天的時節,百鳥啼鳴,使他們更懷鄉思,思歸更苦。女郎就送他們,指點回去的道路讓他們看清。他們回鄉以後,看到鄉邑已經零落,才知道已經過了十代了。
原來是這山上有仙人曾在此飛升,不少散仙在此修鍊,山上仙氣籠罩,故而山中一日,俗世一年。這兩年輕人看見家鄉敗落,家人不知所蹤,也打算回女郎那裡,卻始終找不到道路了。

仙人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仙人山地勢高挺,植被蔥鬱,一說是相傳唐代著名道士葉法善在此煉丹以山頂湖水洗丹鼎,麈飲其水而沾靈氣,體型高大而得名。還有一說因聖井山集天地靈氣,尤其這仙人山乃洞天福地,曾有一和尚在此深山之中參佛修鍊,並曾在山下瘟疫橫行之時採藥救助鄉民,在採藥熬藥中來回奔波了七天七夜后,為最後一名傷員喂葯之後,最後累倒,此時身體卻發出紫金之光,光芒耀眼,村民受不了金光都閉起眼睛,睜眼時卻發現仙人已經不知所蹤,原來是這和尚完成最後一件大功德,飛天升仙去了,由於仙人並未留下名號,鄉民為了感恩於他,紀念它為仙人山。

青龍嶺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在聖井山中分別有一座青龍嶺和白虎嶺,傳說中是原本山中有一隻白虎,曾是赤腳仙人的坐騎,平日嬌慣過頭。仙人出外雲遊之後便來這山上作惡多端欺壓百姓。有條小青龍雖然只個是散仙,想要來這山中修鍊,聽聞這白虎作惡多端,殘害生靈。於是便義憤填膺的來和白虎搏鬥,這一斗就是三天三夜,村民們只見山中不斷有嘶吼聲和火光衝出,終於在第三天凌晨,火光和嘶吼聲都停止了,白天村民們大著膽子到山裡一看,哪裡還有什麼青龍白虎。原來這小青龍為了能夠鎮壓那隻白虎和那白虎同歸於盡,一齊化作了青龍嶺和白虎嶺,永生永世鎮壓著那白虎。

大腳嶺

這聖井山中還有一處名叫大腳嶺的地界,狀似赤腳大仙的大腳印。相傳在青龍白虎嶺形成之後,赤腳大仙特意騰雲駕霧到此山中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何事;待看到青龍白虎嶺之後,心中一驚,忍不住踏入凡間看看昔日坐騎和這拯救黎民的小青龍,卻不慎在山中踏出一個腳印,怕被天帝責罰,早早的就騰雲駕霧而去。千百年過去,這個腳印竟然由當初的凹陷漸漸的形成一座山嶺,這個奇異的故事也逐漸被村民流傳下來了。

民風習俗


吃茶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每逢穀雨時節,山林煙霧籠鎮,在這種環境中自然有清香怡人的好茶,居民都喜歡自采自製“穀雨茶”。每逢客人來訪,進門先“吃茶”,並逐漸擴展到定親辦喜事時,桌上擺上糖果糕點,諸如麻片、燈芯糕、板栗乾等,每人一杯清茶,稱為“茶食”。

看主家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在上清一帶男女定親都叫做“看主家”。男方同意后,女方父母親戚擇吉日帶著女兒到男方“看主家”。男方放鞭炮迎接,並準備糕點糖果,雙方父母親戚依次而坐,商議婚事。男方相好的街坊領居也要“傳茶”,送來食物。雙方結成兒女親家,男方則大擺宴席,稱為吃“成事飯”。

哭嫁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女兒要出嫁有“哭嫁”的風俗,要向父母和親戚哭別,父母和親戚依依不捨地叮囑新娘,並送出紅包,作為壓箱錢。併到大堂辭別祖宗和父母,作為對娘家最後的辭別,辭堂后,由舅舅抱著上門或上車。

春節跳龍燈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每逢正月初一上清鎮上春節跳龍燈為節日增添氣氛,山中居民吃過早飯就會帶著孩子一齊去鎮上看燈,這正是“正月正,跳龍燈,小街小弄鑼鼓喧;龍燈上下舞,風調雨順把勁鼓”,正月初一各家各戶不動剪刀針線,初二日親戚間往來,新女婿“上門”,但是拜年禮物中肉、糖、果子都是可以收下的,但是糕點是不能收的,因為糕和交諧音,收了糕,則意味著斷了交情。收了禮物長輩也得準備“回籃”的禮物。

建設背景


全息投影4D沉浸式漂流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江西聖井山漂流是強調“道教正能量文化互動”主題性質的觀光旅遊、休閑娛樂、主題度假、主題漂流相結合的漂流綜合體。
依託既有峽谷風光,植被環境,江西聖井山漂流河道全長3.5公里,落差158米。漂流河道恰似一條游龍,遊人從“虎頭”進入漂流道,從“龍口”吐珠而出,融合了道教文化,配合以龍虎山之名和青龍白虎嶺的傳說。
漂流道
漂流道
漂流項目還將聲光電技術融入其中,創造出冰川世界、虎口仙境、穿越時空、火山噴發、冰川崩裂、海底世界、霧屏八卦等奇幻場景,產生激情動感與夢幻魅力的視聽、視覺效果,打造一個全球首創的4D沉浸式投影時光隧道和“天漂、地漂、人漂”的“第三代漂流”的夢幻意境,是聖井山景區的核心景點。
聖境精靈樂園
聖境精靈樂園
聖境精靈樂園
以兒童和青少年群體的核心遊戲體驗訴求為出發點,以“聖境精靈勇士傳奇”主題故事貫穿,融合兒童歡樂遊戲、兒童水上樂園、青少年健康素質拓展、4D夢幻兒童體驗、兒童美食體驗以及主題故事角色扮演等功能於一體的戶外連續性健康遊戲體驗樂園。
中源寺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高萬丈,古剎起中原。登高修來世,禮佛悟今生。
中源寺位於聖井山景區中源峰(海拔1136.7米)峰頂一谷地中,此寺為唐代著名禪師馬祖道一的布教之地之一,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中源寺作為禪宗馬祖道一的重要佈道場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為聖井山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由江西聖井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對歷史文化遺址中源寺進行重建工作。重建中源寺,既深層次地開發了龍虎山旅遊資源,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觀光、考察、科研的需求,又可將聖井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秀美山川與歷史遺產景觀融為一體,讓中源寺這塊埋入深山的瑰寶早日煥發昔日的光彩。
索道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為促進聖井山景區旅遊事業發展,解決聖井山景區內部登山交通問題,擬配套江西聖井山客運索道。
主要景源有聖井山主峰中源峰、杜鵑長廊。登上纜車,近觀茫茫林海,遠眺北部丹霞峰叢地貌和田園風光,登高攬勝是索道的主要功能。
水庫大壩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聖井山[江西省鷹潭市聖井山]
水庫大壩位於聖井山景區大腳嶺公路橋以上約500米處,該大壩壩高近69米,主要功能為漂流項目蓄水(蓄水量約185萬立方米)。在大壩之上風光秀麗獨特,大壩蓄水之後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湖,徐徐微風吹過,吹皺了一池春水,飛鳥掠過,波光粼粼,能讓你的心情開闊無比,寧願化作一尾小魚,徜徉在這綠水青山之間。

旅遊信息


交通

交通路線
省內外到達景區的交通均比較方便,滬昆高速、濟寧高速、320國道、260國道在市內交匯,鷹潭市是浙贛、皖贛和鷹廈三條鐵路的樞紐;南昌機場、景德鎮機場和武夷山機場距離鷹潭均在160公里以內。
京福、合福高鐵的開通,貫穿南北,為遊客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從上海到鷹潭僅需3.5小時,從合肥到鷹潭也只需3.5小時,從福州到鷹潭僅需2.5小時。聖井山景區距離鷹潭市約36KM,有景區公路相通,交通發達,來往便利,沿途風景優美。
交通地理
聖井山景區位於龍虎山風景名勝區最南端,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7°04',北緯28°01',距龍虎山鎮遊客中心約16km、距上清鎮6公里,通過龔資線可以便捷地聯繫大上清宮、上清鎮、正一觀、仙水岩、龍虎山鎮等外部景區與城鎮。景區面積為14平方公里,景區內以聖井山峽谷最為壯麗,峽谷以聖井溪為中心,縱深達9.6公里,從下聖井村(海拔93米)至中源峰(海拔1136.7米),上下落差近千米,沿聖井山峽谷分佈有青龍峽、白虎峽、聖井、大腳嶺、仙人山、天台嶺等多個景觀點。
江西聖井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了建設了全息投影4D漂流、高空索道、聖境兒童樂園等遊玩項目,是鷹潭市重點旅遊開發項目。登高攬勝、養生休閑、全家親子游,統統滿足你!
2016年5月,江西龍虎山·聖井山景區盛大開業!全家總動員,一齊開心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