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佛

本命佛十二生肖守護神

人的運氣本有盛衰之別,人們在面對不可知的命數時,往往顯得茫然無助。一直以來人們都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誤區,但您可知道據佛經記載,每個人從先天一生下來就有位佛或菩薩在守護您,所生之日與有緣之佛結緣,被稱為生肖守護神,也叫“本命佛”!屬相不同生肖守護神也不同,屬相不同性格也不同,性格是決定運勢的關鍵。生肖守護神主要是命裡面缺少什麼補什麼,佩戴者能夠濟財護身保平安,尤其本命年、逢九年時能打通流年關節,疏通流年運勢,逢凶化吉,離苦得樂。

據佛經記載,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自出生起便得到一位佛或菩薩的慈護和庇佑,不同的生肖有不同的守護佛(菩薩),俗稱“本命佛”。人若誠心信奉自己的守護佛(菩薩),則佛(菩薩)的靈光自然能加身護體,化煞祛難,若能心存善念,常誦本命佛的真言咒語,必將有助於事業、財富、愛情、功名和健康(使有緣者得身體靈活,無明者有明)的順達豐盛。

釋義


生肖守護神又叫“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過天干地支、十二因緣、“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薩保佑十二個生肖,故稱為“本命佛”,也叫生肖守護神!佛教密宗本命佛是千年以來人們所供奉的護法善神,能使眾生逢凶化吉、事業順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

基本資料


十二生肖對應的守護佛(菩薩)如下:
子鼠——千手千眼觀音菩薩
午馬——大勢至菩薩
丑牛——虛空藏菩薩
未羊——大日如來
寅虎——虛空藏菩薩
申猴——大日如來
卯兔——文殊菩薩
酉雞——不動明王
辰龍——普賢菩薩
戌狗——阿彌陀如來
巳蛇——普賢菩薩
亥豬——阿彌陀如來

守護神


子鼠——千手千眼觀音
讀法注音:①唵(an) ②縛日羅(fu ri luo) ③達磨(da mo) ④紇哩(qi li)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金剛 ③法 ④紇哩(種子字)
千手千眼觀音是觀音菩薩的變化身,又叫大悲觀音、千眼千臂觀音、千手聖觀自在、千臂觀音、千光觀自在,等。
據說觀音菩薩為體憫生苦,大發慈悲,誓要度盡眾生,若願不能償,自己的頭便裂十份,身體分解為千份。茫茫世界,芸芸眾生,照應極難,於是他將身軀化四十二段,每化為一尊觀音,惟仍窮於應付。此時阿彌陀佛前來告誡,說觀音不應殘害身體,應以擴大法力實願宏願,並施法將 觀音四十二段合為一體,除原有兩臂,留四十手臂,每臂手掌現一眼,表示一個身及二十五"有"("有"代表因果),二十五乘四十即一千,故名。
千手千眼觀音,身潔白,有十一面。下三面,中白左紅右綠;中三面,中綠左白右紅;上三面,中紅左綠右白,這九面為靜面;再上面是一忿怒面,有三眼,發棕色上指;頂面為佛面(阿彌陀佛),十一面代表所有諸佛,千手代表一千輪王,千眼代表賢劫時千佛。用野獸皮蓋住左胸,身穿綢裙衣,腰系寶帶,身著八種服飾。中央二手合掌胸前,代表領會一切法性。右二手持水晶念珠,表接續慈悲;右三手以施勝印,表解救餓鬼;右四手持法輪,表利益眾生事業。左二手持金蓮,表無輪迴過患;左三手持凈瓶,表洗除煩惱,左四手持弓箭,表方便及智慧雙運。其餘九百九十二手以施勝印,施眾生各種成就。
因觀世音菩薩其功德為大悲,曾起四十八誓,欲除眾生之無明、迷妄,救度世人使免墜三塗之苦。然眾生造業之速,救不勝救,絕望之餘毀其誓句頭逐裂為十塊,身手也碎成千片。
幸其種姓上師阿彌陀佛以法力加持,將碎片合為千手千眼。令勿退道心,大悲度眾。十一面觀音之面表斷十一無明,足十地十波羅蜜而證得第得十一地妙覺。亦為法、報、化、三身所組合,下三層九面為九位化身佛。第四層為報身佛金剛手。頂上為法身佛阿彌陀如來。
或謂‘二十七面’表示濟度二十五有的二十五面,加上本面與本師阿彌陀佛。或說十波羅蜜中,前六度各開三種,后四度各開二種,合為二十六面,再加本面而成二十七面。
千手千眼觀音的咒語,就是有名的「大悲心陀羅尼」亦名 大悲咒。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述,過去無量億劫有千光王靜住如來出世,以憐念一切眾生,故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觀世音菩薩一聞此咒,從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歡喜,遂發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的大誓願,應時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述,誦持此尊之陀羅尼者,可免受飢餓死、惡獸殘害死等十五種惡死,而得眷屬和順、財食豐足等十五中,或治各種疾病、蟲毒、難產、死產等。《千眼千臂神咒經》說有延命、滅罪、除邪淫、轉女身等利益;《千手觀音治病合葯經》亦說可治諸種疾病、蟲毒等,並說夫婦和合之法。
丑牛、寅虎
虛空藏菩薩
讀法注音:①唵(an) ②縛日羅(fu ri luo) ③羅怛曩(luo da nang) ④吽(hong)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金剛 ③寶 ④能生
虛空藏,梵音名 ākāśagarbha (音譯阿迦舍檗婆),密號:庫藏金剛。漢譯又作虛空孕、虛空庫、虛空光等。佛教八大菩薩之一。
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如願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名。
虛空藏菩薩為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功德浩蕩遍滿虛空,智慧無邊恆沙難喻,忍辱心如金剛,精進猛如疾風,具足一切三昧。為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一切人天所應供養。當知一切佛子學佛無不由戒入門,而戒律之考核為虛空藏菩薩所專司。大抵六塵不染,日間尚易,夢中難免。而夢中持戒如何,即為菩薩考試。時至夢中無犯,戒斯成矣。
依佛典所載,虛空藏菩薩對一切眾生甚為慈愍,常加護持。如果有人赤誠、如法地禮拜過去世三十五佛之後,再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號,則此菩薩當會現身加以庇佑。依《觀虛空藏菩薩經》的描述,他的形像是‘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現。菩薩身長二十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關於此菩薩之住處,依《大方等大集經》卷十四所載,此菩薩住在東方大莊嚴世界之寶莊嚴佛所。曾與十二億菩薩俱來娑婆國土,對釋尊發出諸問,並述說種種法義。依《虛空藏菩薩經》所載,此菩薩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勝華敷藏佛所。曾與十八億菩薩來詣娑婆世界,說破惡業障陀羅尼,令眾生得福德,諸願滿足。
在我國佛教界,‘虛空藏菩薩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誦的真言。一般人總以為該咒的特色是增長記憶力。實則虛空藏菩薩的慈悲、方便與願力,與觀世音菩薩都甚為相似。經典曾說他‘為諸眾生成就大慈,常化眾生而無休息。’可見增長眾生的記憶力,只不過是其無量菩薩行願的一小部分而已。
卯兔,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讀法注音:①南么(na mo) ②三曼多勃馱喃(san man duo bo tuo nan) ③系系(xi xi) ④俱摩羅迦(ju mo luo jia)⑤微目吃底(wei mu chi di)⑥缽他(bo ta)⑦悉體多(xi ti duo)⑧娑么羅娑么羅(suo me luo suo me luo)⑨缽羅底然(bo luo di ran)⑩莎訶(sha he)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普遍諸佛 ③系系(招呼之聲) ④童子 ⑤解脫 ⑥道 ⑦佇立 ⑧憶念憶念 ⑨昔所願 ⑩成就
文殊菩薩,梵文 Mañjuśrī ,音譯文殊師利。意譯:妙德,妙吉祥。又譯: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是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為我國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之一。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亦說:‘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菩薩言:我滅度后,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邦,其國有山號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上,為諸眾生,於中說法。’而經所說清涼山及五頂山,即今中國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縣東北,離縣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環抱,頂無森林,如壘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邊境,寒冷異常,無炎暑之熱,又名清涼山。古之叢林,今之佛剎,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離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頂周二里,金蓮名菊,燦發如錦,亦名錦繡峰,世傳是文殊菩薩所居。文殊菩薩誕辰紀念日:農曆四月初四。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文殊菩薩形象多變,依照其形象,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劍」,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智慧之利劍表示能斬斷種種愚痴,智慧犀利如劍;青蓮花則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有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徵。菩薩亦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或以蓮花為台座,代表清凈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文殊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體紫金色,剛生下來就能夠說話,很早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見《文殊般涅盤經》)《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稱為“平等”的世界,有佛名為龍種上如來,即今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央掘魔羅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辰龍、巳蛇
--普賢菩薩
讀法注音:①三昧耶(san mei ye ) ②薩怛鍐(sa da zong)
真言釋義:①平等 ②薩怛鑁(生佛不二之種子)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 ,或 Vishvabhadra。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一。普賢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故普賢行願品言:‘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又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能廣贊諸佛無盡功德,且能修無上供養,能作廣大佛事,能度無邊有情,其智慧之高,願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賢,梵語稱“邲輸跋陀”。在《悲華經》的記載中,當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普賢菩薩當時為第八王子“泯圖”,在寶藏佛前,發願要在像娑婆世界一樣不清凈的國土中,修菩薩行救度眾生。更應當修治莊嚴十千不凈世界,使其莊嚴清凈,就如同“青香光明無垢世界”。同時要教化無量的菩薩,令他們心地清凈,都能趣向大乘佛法,使這種發大心的菩薩都充滿他所化度的國土世界。寶藏佛即為他將“泯圖”這名字,改號為“普賢”,並授記他未來在北方“知水善凈功德世界”,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號為“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普賢之名始出於三曼陀羅菩薩經,后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台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願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一般稱為大行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的生日:農曆二月二十一,道場:四川峨眉山
午馬——大勢至菩薩
讀法注音:①南么(na mo) ②三曼多(san man duo)③勃馱喃( bo tuo nan) ④髯髯(ran ran)⑤索(suo)⑥莎訶(sha he)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普遍 ③諸佛 ④髯髯(生之義,除二障生空) ⑤索(種子字) ⑥成就
大勢至菩薩,梵音名號Mahāsthāmaprāpta,藏音名號Mthu-chen-thob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又稱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悲華經》中說過去有個轉輪聖王,大太子是觀世音菩薩,二太子是大勢至菩薩,三太子是文殊菩薩,四太子是普賢菩薩。後來轉輪聖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成為父親的左右脅侍。
大勢至菩薩,梵語稱“摩訶那缽”,現今在極樂世界,為第二順位遞補佛位的菩薩。《觀無量壽經》載,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趨’)得無上力”,因此稱為大勢至菩薩。他頭頂寶瓶內存智慧光,讓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眾生,使眾生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
根據《觀無量壽經》記載:大勢至菩薩以獨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量,威勢自在,因此,大勢至菩薩被認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
大勢至菩薩能夠給您智慧之光,使您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事業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您能夠隨佛光道路前進,發揮自我的一切智慧,達到理想的境界。
讀法注音:①唵(an) ②縛日羅(fu ri luo) ③馱睹(tuo du) ④鍐(zong)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金剛 ③界
未羊、申猴大日如來
讀法注音:①唵(an) ②縛日羅(fu ri luo) ③馱睹(tuo du) ④鍐(zong)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金剛 ③界 ④鍐(大日的種子)
大日如來,梵音名號Maha^vairocana,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薩皆自大日如來所出,在金剛界和胎藏界的兩部曼荼羅中,大日如來都是居於中央位置,他統率著全部佛和菩薩,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大日如來依梵音可譯成毗盧遮那佛,“如來”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來名稱出現在公元七世紀善無畏三藏翻譯的《大日經》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生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大日”之意勝於太陽。摩柯為"大""毗盧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譯大光明遍照,亦稱遍照如來。大日如來是遍照一切世間萬物而無任何阻礙的法體,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大日經疏》記載:“如來日光遍照法界,亦能開發眾生善根,乃至世間事業由之成辦。”
其名有三義,即:(一)除暗遍明義,謂如來智慧日光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無有內外、晝夜之別。(二)眾務成辦義,謂如來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開發無量眾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間種種殊勝事業。(三)光無生滅義,謂佛心之日雖為無明所覆障,而無所減;究竟如法實相三昧圓明,而無所增。以如此諸種原因,故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處,故加以‘大’字。
大日如來是光明理智的象徵,佩戴供奉者能夠保護您,給您帶來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靈氣,取萬物之精華,勇往直前,光明快樂。
大日如來的形象常見為比丘形,結跏趺坐,頭戴五佛冠或結髮髻冠,全身瓔珞珠寶嚴飾,顯得華麗高貴。在密宗金剛界和胎藏界他有不同姿勢:在金剛界,他表示智大日的意思,稱大日智法身,突出特徵是兩手結智拳印,即右手握左手大拇指置胸前;在胎藏界,他表示理大日的意思,稱大日理法身,其突出特徵是兩手結法界定印,即手掌仰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拇指相觸,置於臍下。兩種的區別僅在手印上。
大日如來的生日:農曆四月初八
酉雞——不動明王
讀法注音:①南么(na mo) ②薩縛(sa fu) ③怛他櫱帝毗葯(da ta nie di pi yao) ④薩縛目契毗葯(sa fu nu qi pi yao) ⑤薩縛他(sa fu ta)⑥ 怛羅吒(da luo zha)⑦贊拿(zan na)⑧摩訶路灑拿(mo he lu sa na)⑨欠(qian)⑩佉呬佉呬(qu xi qu xi)⑾薩縛尾覲南(sa fu wei jin nan)⑿吽(hong) ⒀怛羅吒(da luo zha)⒁憾舾(han xi)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一切 ③諸如來 ④一切諸而門 ⑤一切處 ⑥怛羅吒(叱呵破障)⑦暴惡 ⑧大忿怒 ⑨欠(空) ⑩啖食啖食 ⑾一切障礙 ⑿吽(摧破之義) ⒀怛羅吒(叱呵破障)⒁憾舾
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如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均能掃除障難,並不為動搖之意。不動明王顯現憤怒像,使侵擾眾生之邪魔畏懼而遠離,使眾生於修行路上不致動搖善念菩提心。
不動尊菩薩是理性的象徵,能夠默默保護您,能使您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錯知過,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機遇,很好的利用自身的智慧,應付種種困境,使您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戌狗、亥豬阿彌陀如來
讀法注音:①南么(na mo)②羅怛曩怛羅夜耶(luo da nang da luo ye ye) ③娜莫(na mo) ④阿哩野(a li ye) ⑤弭移婆耶(mi yi po ye) ⑥怛他蘗多耶(da ta nie duo ye) ⑦啰曷帝(luo he di) ⑧三藐三勃陀耶(san miao san bo tuo ye) ⑨他你也他(ta ni ye ta) ⑩唵(an) ⑾阿密哩帝(a mi di li) (12)阿密慓妒納婆吠(a mi piao du na po fei) (13)阿密哩多三婆吠(a mi li duo san po fei ) (14) 阿密哩多櫱吠(a mi li duo nie fei) (15)阿密哩多悉帝(a mi li duo xi di) (16)阿密哩多帝際(a mi li duo di ji) (17) 阿密哩多尾訖磷帝(a mi li duo wei qi lin di) (18)阿密哩多尾訖磷多誐弭寧(a mi li duo wei qi lin duo e mi ning) (19)阿密哩多誐誐曩吉迦隸(a mi li duo e e nang ji jia li) (20) 阿密哩多嫩拿枇娑嚩隸(a mi li duo neng na pi suo po li) (21)薩縛羅陀薩陀寧(sa fu luo tuo sa tuo ning) (22)薩縛羯磨(sa fu jie mo)(23)訖禮舍(qi li she) (24)乞灑孕迦隸(qi sa yun jia li ) (25) 莎訶(sha he )
真言釋義:①歸命 ②三寶 ③敬禮 ④聖 ⑤無量光 ⑥如來 ⑦應供 ⑧正等覺 ⑨所謂 ⑩唵(三身具足之義)⑾甘露 ⑿甘露發生 ⒀甘露生 ⒁甘露藏(15)甘露成就(16)甘露威光(17)甘露神變(18)甘露騰躍(19)甘露等虛空作(20)甘露好音(21)一切義利成就(22)一切業(23)煩惱(24)盡滅(25)成就
亦稱阿彌陀佛 ( a mí tuó fó ),其名號梵音為 Amitāyus(無量壽)、Amitābha(無量光),別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觀自在王 佛、甘露王。密號為清靜。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
據記載,在很古的時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時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極樂凈土),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發了四十八誓願,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願望,而成為阿彌陀佛,現在仍在彌陀的西方凈土說經法,據說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夠避免一切痛苦。
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凈土宗。隨著凈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凈土世界的教主,以無盡願力誓渡一切眾生,不舍悲願,以無量光明照獨行者,業障重罪皆可消減,凡持其名號者,生前獲佛護佑,消除一切災禍業苦;死後更可化生其極樂凈土,得享一切安樂。
阿彌陀佛真言:唵-阿彌陀利-底勢-可羅-吽
阿彌陀佛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在無量劫前即日成佛,自無生日一說,該生日其實是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因為永明延壽大師被公認為是阿彌陀佛再來,因此以此作為阿彌陀佛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