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嫁妝
漢語詞語
女徠子出嫁時親屬贈送的各種物品或貨幣稱為嫁妝。
嫁妝是指新娘帶給婆家的錢財和物品的總和,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但嫁妝究竟是送給婚後的婆家還是專為婚後的女兒準備的卻因情況的不同而異。一般而言是給新郎及新郎家庭的,也有或部分是專為女兒婚後準備的。嫁妝多少也視地區及家庭財力而異。我國舊時嫁妝大同小異。在山西民間,民俗講究有合歡被、對枕及櫃、箱、梳妝台等等,目前送洗衣機、冰箱等電器者為多。有些富裕人家甚至把生活用品統統備齊,稱“半房嫁妝”,如果嫁妝包括全部生活和生產所需者,則稱“全房嫁妝”。
婦女在結婚時帶到她丈夫家裡的錢、物。亦稱“陪妝”、“妝奩”。定親后,女方即準備嫁妝,某些大戶人家當女兒出生時還特地釀酒,裝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稱“女兒紅”,待出嫁日,讓親友分享。嫁妝窮富懸殊,厚薄不一。
收到大禮后,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后,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近年為了順應做足禮節、細節從簡的潮流,市面上出現了做工考究的微型嫁妝,以原物為藍本,設計上更富有中國特色喜慶的造型,選用上乘樟木貼切喜慶傳統風俗,深得准婚人士的喜愛。
一、新娘出嫁當天帶的東西
床上用品2套、拖鞋兩雙、睡衣兩套、襪子兩雙、內衣褲兩套(都是男女各一)、牙刷牙杯2個、牙膏1支,沐浴露洗髮水護髮素、紅色臉盆2個、帶蓋紅桶2個、小孩洗澡紅盆一個、毛巾兩條、浴巾兩條、化妝箱一個含鏡子頭梳(鏡子要圓的不能方的)、肥皂盒一個、喜娃娃一對、痱子粉、廚房圍裙、化妝品一套、大小碗盆等各10件、錢若干、喜碗、喜杯等、準備裝禮金的紅包一個。
二、廚房用具
大家電:空調、電視一般都是兩個。冰箱、洗衣機。
小家電:電飯煲、餐具一套(有一百多頭的,也有八九十頭的,還有五六十頭的)、筷子兩盒、熱水瓶兩個、掛燙機之類的可以看需要購買。
三、具體標準
1.紅色桶:子孫桶,外面用大紅布包裹,桶內放置8樣物品。
分別為:紅花生、紅棗、桂圓、五個紅鴨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衛生紙、柏樹枝一小捆。另一個桶放滿米,上面放置的是紅棗、桂圓,兩桶上面均放置柏樹枝(小捆)和紅喜字,紅布包裹。
2.紅色臉盆
一個紅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幫阿公、阿婆買的各一雙的皮鞋和襪子及帽子各一。鞋子里需放置襪子、3節花生、糖各2塊。另一個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帶籽萬年青一盆;兩盆中均放置些紅棗子、桂圓及柏樹枝(小捆)。並覆蓋紅喜字在上面。
3.床上用品準備2套
一套帶去夫家給公婆的:紅色百子被1條、枕1對。
一套鋪新床上的,由以下4部分組成:
(1)傳統紅色百子被、綠色龍鳳被各1條;
(2)墊被3床、蓋被3條(羽絨、羊毛、蠶絲各1);
(3)枕頭2個,雙人枕1個;
(4)鋪床用紅色床品一套;
1、婚禮前一天男女兩家大人不宜見面,所以送嫁妝時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親屬相隨。
2、女方得派一近親男童(一般為新娘胞弟或近親族弟)手執陪嫁之箱櫃鑰匙前往,現在一般只要隨同前往即可,名為“押嫁妝”。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妝用的各式車輛工具一律系以紅綢布,以示吉慶。
4、送嫁妝的人員、車輛宜為雙數。
5、男方得給送嫁妝的人員喜煙、喜糖和喜錢。給押嫁妝男童的喜錢應略多。
6、忌陪送床、鍋、鍾。
7、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臉盆、面鏡、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宜為雙數。
關於為什麼聯姻的兩個集團之間要互相贈送禮物的問題,學界的解釋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第徠一種是繼承說,傑克·古迪(Jack Goody)1973年對歐洲社會進行考察,認為嫁妝在它的一般表現形式上,是在父母死亡之前的一種財產繼承形式。
第二種是福利說,其主要觀點是嫁妝與女兒在接受妻子集團中的生活是否幸福有關。
第三種是勞動價值說,認為婚姻償付與男女雙方在生產性勞動中所創造的價值有關,而由於男女兩性在同一社會中所創造的勞動價值的差異,產生了社會類型與婚姻償付制度的對應。
第四種是競爭說,認為嫁妝是女人之間的競爭,而聘禮是男人為了女人而進行的競爭。
第五種是家庭意圖說,艾麗斯·斯赫萊格爾(Alice Schlegel)和羅恩·埃勞爾(Rohn Eloul)指出婚姻貿易經常被解釋為新娘的父母與新郎之間所作的安排,這可以在好幾個方面被理解——家庭可以將此作為一種手段和機制,試圖保持或者增加他們的資源,比如滿足勞動力需要,增加財富,保持或者提高自己的地位。
第六種是財產轉移說,古迪認為聘禮和嫁妝都涉及到結婚時財產的轉移,不論什麼象徵方面標誌著這些轉移,他們也有他們的經濟功能,不是主要作為一次購買中的媒介物,而是作為財產再分配的方法。婚姻貿易中的這些區別必須和社會組織的其他方面尤其是經濟聯繫起來。這種看法集中地表達了許多學者把聘禮和嫁妝看作是財產轉移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