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一線之間的結果 展開
- 新加坡電影
- 圖書一線之間
一線之間
圖書一線之間
一線之間作者是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本書彙集了艾斯林格40年來最為寶貴的實踐財富,記錄下了他和青蛙是如何幫助蘋果、微軟、路易威登、漢莎航空、迪士尼等企業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具辨識度品牌的過程。
《一線之間》封面
◆《一線之間》彙集了艾斯林格40年來最為寶貴的實踐財富,記錄下了他和青蛙是如何幫助蘋果、微軟、路易威登、漢莎航空、迪士尼等企業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具辨識度品牌的過程。
◆艾斯林格以獨特的視角、豐富的故事和全球化思維,在《一線之間》中探索了如何構建具備環境可持續性的、有益於創建繁榮而持久的全球經濟的商業解決方案。
◆艾斯林格認為,商業領導者和設計師可以協力構建創意型戰略,這種戰略可以保證公司在未來獲利更豐厚、更具可持續性。
◆設計戰略決定商業的未來。在銳意創新和安於現狀之間有一道分水嶺,設計必須跨越這條將商業與文化割裂的線。本書的精髓就存在於這“一線之間”,它穿過喧囂的商業文化,讓傑出的設計戰略脫穎而出。在模仿與創新、平庸與卓越的一線之間,你選擇待在舒適的這一端,還是邁向無限的未來?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全球工業設計教父,世界頂級創意諮詢公司青蛙公司創始人。
◆全球知名企業背後的品牌打造大師,為蘋果、微軟、IBM、西門子、索尼、戴爾、通用、惠普、摩托羅拉、雅虎、思愛普、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太陽計算機系統公司、花旗集團、迪士尼、柯達、LV、阿迪達斯、宏碁、Swatch以及本田等成功創造了暢銷而經典的產品。
◆開創了蘋果“白雪”設計語言,催生了蘋果II 計算機系列,這一設計獲得了1984年《時代周刊》年度設計獎。
各方讚譽
推薦序 設計改變商業
中文版序 一線之間在中國
引 言 站在平庸與卓越的一線之間
◆是設計使技術人性化,幫助企業直達人的精神;是設計將商業根植於歷史、並將其與更深遠的未來連接在一起。
◆設計必須跨越將商業性與文化性割裂的那條線,讓“傑出”的創意戰略從“好”的創意
戰略中脫穎而出,讓“卓越”從“平庸”中脫穎而出。
第1章 第一次就做對
◆只有勇於探究和冒險的戰略,只有那些願意給人類帶來驚喜和激勵的戰略,才有希望在不斷發展的經濟中贏得勝利。
◆一個公司必須首先認識到,在塑造創新驅動型商業戰略的過程中,設計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作用。
第2章 永遠不要失去自己的靈魂
◆很多公司的領導者甚至無法認識到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公司今天所取得的成功來自於其領導層過去所做的正確決策。
◆堅定不移地從事合乎道德的商業活動,是領導層的基本責任以及機構創意戰略的核心元素。
第3章 只要最好的
◆只要最好的工作,只要最好的客戶,只要最好的戰略,只要最好的實施。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你不能固執己見,你必須為必勝而戰。
◆文化+過程=利潤!不管是商業領域還是設計領域的創意戰略家,必須攜手並進,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為自己、為公司、也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光明的未來。這是取得成功的終極戰略。
第4章“頭腦”擊敗“金錢”
◆創新是一場思想和過程的博弈,僅靠金錢是無法獲得成功的。保證項目成功的最終決定因素是“人”,是卓越的設計頭腦。
◆密斯·凡德羅曾說過:“上帝存在於細節中。”但是,要想讓你的創新工作為客戶及其消費者帶來經濟上的利益,則“上帝存在於實施中”。
第5章 來一場“綠色思維”的革命
◆設計師的工作構成了連接人類與科學、技術、商業之間的橋樑,他們有責任、也有機會成為“綠色”新經濟的驅動力。
◆我們所大量生產的那些“廉價”商品,從文化、社會和環境意義上來說,都過於昂貴了。事實上,它們正在戕害我們的生命,而“綠色思維”將最終成為一個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主流問題。
第6章 創造“下一個更好的東西”
◆一個產品的合作開發者可能同時也是這個產品的消費者。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推進這種合作,不止於形式上的、專業的開源設計模式,而是在社交網路內進行的合作設計。
◆開發並實現可持續的戰略性商業模式,並用戰略創新作為驅動力,目標是為了開創環境更友好、更具經濟效益的未來。這樣的改進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第7章 讓“生產先鋒”把一切變為現實
◆一個工廠就像一個巨大的鋼琴,能夠給生活帶來創造力。沒人限定我們一次只能彈出一個音符,如果我們了解我們手中的樂器,我們就能演奏出真正的音樂。
◆ “將‘我們’的產品生產出來”,這一重大職責不能僅靠製造商來承擔,設計師也需要參與進來,並協助這一過程的完成,與“生產先鋒”聯合,並真正將設計推向極致。
結語 設計戰略,邁向卓越的未來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實質是什麼?”答案是“當下,明天”。對我來說,過去和現在是我們的生活,明天是我們的機會。
◆設計,是我們人類的目標和需求,是連接我們與物質文化之間鮮活的紐帶。當我們準備進入商業、科學和工業領域中廣闊的創意新世界時,對“當下”挑戰的把握,可以引導我們去開啟“明天”的探險。這將是一段充滿活力、富有人情味的旅程。
譯者後記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