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權

主導權

中國,主流不一定就掌握著主導權,按照ouji的觀察,主導權主要在下面一些年齡段的人手中掌握。

基本介紹


第二,輿論的主導權,主要掌握在1968年左右出生的一批人手中,其共同的特點是在1986年左右進入大學校門。這批人雖然在體制內不是一把手,但是其影響已經佔領了輿論的主導權。這批人將是社會的主流力量,也是新生中產階級的代表。代表人物:黃健翔 白岩松 帶三個表 keso 第三,炒作的主導權,主要掌握在1980年以後出生的一批人手中,其統稱為80后。這批人年紀尚小,社會體驗不深,不識艱苦為何物,是如今網際網路的主力力量。沒有這批人的炒作,社會會乏味不少,但是有了這批人的炒作,對社會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改變以及影響。總之,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批人是未來的力量,只要不再把民族主義走向極端的話。代表人物: 80后 觀察完畢 .
1980年以後出生的人有一個統稱,叫做“80后”。這個詞從誕生開始就充滿矛盾,褒義與貶義、希望與詬病、批評與自醒,很多話題圍繞著這個詞展開。當“80后”們還在上小學時,就已經有人給他們下定義,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可就目前看來,他們也沒垮到哪裡去。在很多舞台上,上世紀8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已經開始逐漸嶄露頭角,叫板他們的前輩——“垮掉的一代”已經進入黃金年代,他們正在崛起。
叫囂“垮掉的一代”的人不是沒有理由。“80后”趕上了計劃生育,大都是獨生子,家裡的嬌寶寶。只要自己想要的想做的,父母哪有不去滿足的,養成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習慣,過著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1980年前出生的人大都有兄弟姐妹,從小時候和自己兄弟姐妹的打鬧到長大后相互幫助中,他們學會了去忍讓、包容、關心別人、互助。人們往往拿“80后”一代的自私與上述品格相對比,可事實上,“80后”一代甚至還沒有心理準備,就被推向了一個沒有依靠、弱肉強食的競爭時代,自私也只不過是現實的表象罷了。
一位“80后”網友在博客里這樣表達心聲:“我們虛榮,因信仰都已經死去。而物質,是唾手可得的一點點安心。一本青春之歌,讀完滿眼的淚。覺得他們那樣熱血沸騰的青春著實是美好。可他們用生命追求的東西,今天我們正在擁有。面向大海,春暖花開。可海子死了,顧城也死了。聽說汪國真窮困潦倒,又聽說舒婷變年輕,疑似拉了皮。不要問我們怎麼了,是這個世界怎麼了。總歸無償捐血的隊伍里,排到長長的,還是我們這些年輕的面孔。”
“80后”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候,是在電視機前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外來的新文化、新事物充實著這一代人的思想,他們也自然成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一代。他們不再願意安安分分地過平平淡淡的日子了,學著去灑脫、瀟灑、自由、想愛就愛。他們大多不喜歡複雜的人際關係,直來直去與特立獨行成為時代品格。
時不我待。現實的車輪在毫不留情地碾過60年代人和70年代人後,同樣碾向了“80后”一代,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80后”一代沒有60年代人滿地的機會,沒有70年代人兄弟姐妹間的攙扶與呵護,而這些似乎剛從父母的懷抱中跳出不久的人已經開始面臨立業、娶妻、生兒育女等等一系列人生問題。剛剛結婚的“80后”們在回父母家吃飯時也已經想到:除每個月的房貸、車貸、信用卡還款,他們以後還要以兩個人的收入去承擔4位老人和一個孩子的支出。為了把根留住、為了體面生活、為了事業有成、為了健康、為了將來,他們不敢稍做停留。在他們面前,一個希望通常緊跟著多個失望和挫折,在現實的一頓頓棒喝中,“煩惱化生存”已經成了“80后”的生活常態。因此有人說痛快享樂是為了更加玩命工作,偶爾懷舊也是為了給現實提供坐標,無論如何,“80后”正處在初入社會的埠,開始懷舊,也許這正是他們開始成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