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奇

金僑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任玉奇,男,漢族,1955年4月出生。湖南湘潭縣南谷鄉人,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致公黨黨員。1975年參加工作。現任金僑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湖南軟體職業學院董事長。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社會職務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任玉奇
任玉奇
湖南人大工作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國際商會湖南分會副會長
天津市湖南商會常務副會長
湖南省工商聯第十屆常委
湘潭大學研究員兼職教授
湖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湖南軟體職業學院董事長

人物經歷


1982年9月——1986年6月湘潭大學學習。
1986年7月——1989年5月湘潭縣城鎮建築公司副經理、經理。
1989年6月——1991年8月珠海市民政福利貿易公司總經理。
1991年9月——1999年3月 湘潭市人民政府華僑服務社主任、總經理。
1999年4月至今湘潭金僑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湘潭金瀚林教育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湘潭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僑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湖南金僑生物工程技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金僑置業集團董事長、總裁。
1998年當選為湘潭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2年12月當選為湘潭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2年12月當選為湘潭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市城環委委員。
2003年1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代表。
200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代表。
金僑不僅僅是在製造產品,更重要的是在創造一種有價值有品位的生活。
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金僑集團董事長任玉奇。
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不僅是個優秀的企業家,也是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
同志從1991年調任金僑投資控股集團的前身湘潭市人民政府華僑服務社擔任主任、總經理(副處級)以來,帶領這家資產不足50萬元瀕臨破產的企業發展成為年產值過20億元、稅收過億元的國內知名民營企業集團。金僑投資控股集團現有員工1000人,正副教授5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50人,本科生686人,其中高級職稱83人,中級職稱206人。集團分為房地產開發、建築、物業服務、文化教育科技、金融證券投資四大板塊,產業涉及湖南、天津、北京、廣東、香港等地。常年在集團下屬企業從業的城市下崗工人和農民工達3萬人,為繁榮地方經濟、促進就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集團是湖南省唯一具有國家一級房產開發資質、國家一級建築總承包資質和國家一級物業管理資質的民營企業集團,先後開發和建設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是湖南省重信用守合同單位、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重點支持企業。集團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是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房地產企業。集團成立了黨委,大力支持黨、工會、團組織開展工作,安排專、兼職人員,解決活動場所和工作經費。
任玉奇同志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積極參政議政。為提交高質量議案,該同志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跨九省進行“三農”調研,遠赴青海、甘肅、陝西、安徽等省200多個縣、鄉,走訪慰問農戶3000多戶,組織上百場調研會,真實記錄40多萬字的調研材料,向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了64份議案、77份建議,其中60份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審議立案。多次受到胡錦濤、吳邦國、朱鎔基、曾慶紅、賀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所提交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議案,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議案範本推介。4次領銜提出的關於修改《義務教育法》的議案,為全國人大修訂並頒布新的《義務教育法》提供了依據。率先提出的《關於取消農業稅》的議案,為國家廢止農業稅條例起到了重要作用。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法》、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法》等議案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媒體的高度關注。8次應邀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4次參加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對新義務教育法及農業委員會對保護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的議案的審議,被邀出席全國人大成立50周年慶典。經湖南省人大推薦,該同志的履職事迹被收入全國人大編印的介紹履職典型代表事迹和情況書中。2009年,取消農業稅被列為新中國成立60年60件大事(2005年)之一,入選人民日報社主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作為學術支持的《中國經濟周刊》親歷新中國60年口述經濟史特刊。該同志作為率先提出取消農業稅議案者,其口述稿《我為何有勇氣提出取消農業稅》刊載於這期特刊。由於該同志積極為“民生國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被廣大人民群眾譽為“鐵肩代表”、“人民的代言人”。
任玉奇旗下的金僑投資控股集團在加快發展、日益壯大、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時刻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先後投資和捐贈10億元辦職業教育。2003年出資300萬元冠名湘潭市體育中心,2010年出資300萬元贊助湖南省第十一屆運動會,支持湖南省文體事業。先後出資建設農村醫院、農村公路、水利設施,扶孤助殘、抗震救災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