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刺激征

腦膜刺激征

腦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ion)為腦膜受激惹的表現,腦膜病變導致脊髓膜受到刺激並影響到脊神經根,當牽拉刺激時引起相應肌群反射性痙攣的一種病理反射。見於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內壓增高等。腦膜刺激征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頸強直,尤其是伸肌。頸強直也可見於頸椎疾病和頸部炎症。引起一系列癥狀,如頭痛、嘔吐、頸強直、Kernig氏征等。腦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ion)為腦膜受激惹的表現,腦膜病變導致脊髓膜受到刺激並影響到脊神經根,當牽拉刺激時引起相應肌群反射性痙攣的一種病理反射。見於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內壓增高等。腦膜刺激征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頸強直,尤其是伸肌。頸強直也可見於頸椎疾病和頸部炎症。引起一系列癥狀,如頭痛、嘔吐、頸強直、Kernig氏征等。

病因


● 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兩種。前者主要是細菌、病毒、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腦炎和腦膜炎。後者主要是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腫瘤、風濕病、白血病及某些病外疾病對腦膜的影響。

常見疾病


● 常見疾病:腦炎、腦膜炎;頸椎疾病、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腫瘤、風濕病、白血病等。

檢查


● 1腦電圖
● 對於腦炎有診斷意義。
● 2顱腦CT檢查
● 對於有神經系統體征或併發症時,能見到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擴大、腦腫脹、硬膜下腔積液、腦膿腫等表現。
● 3顱腦MRI
● 能顯示早期腦膜炎腦脊液信號改變,蛛網膜下腔擴張以及瀰漫性腦水腫,皮層下梗死及出血或硬膜下積液等。
● 4.腦脊液
● 應測定壓力,送常規、生化、細胞學、免疫球蛋白及酶學檢查。必要時做結核特異性抗體和(或)血和腦脊液細菌培養,囊蟲試驗等。對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有診斷意義。
● 5.血象檢查
● 化膿性腦膜炎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加。

鑒別診斷


● 1.發熱伴腦膜刺激征
● (1)化膿性腦膜炎 膿性腦膜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顱內感染性疾病,常與化膿性腦炎或腦膿腫同時存在,患者發燒、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CSF外觀混濁或膿性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糖和氯化物降低蛋白增高。
● (2)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症,常繼發於粟粒性肺結核和淋巴結、腸、骨、腎等。多伴有發熱、盜汗、乏力、食慾下降等。
● (3)病毒性腦膜炎 病毒性腦膜炎又稱無菌性腦膜炎或漿液性腦膜炎,系由多種病毒感染而引起。
● (4)萊姆病腦膜炎 少見,臨床上以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血清學檢查萊姆病抗體IgMIgG滴度1:64以上為陽性。
● (5)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 是一種特異病毒所致的急性非化膿性腦膜炎,主要傳染源為家鼠排泄物中排出病毒病原體為一種RNA病毒。
● 2.發熱不明顯伴腦膜刺激征
● (1)腦蛛網膜炎 又稱局限性粘連性腦蛛網膜炎,是繼發於多種致病因素的非特異性的蛛網膜慢性炎症。臨床上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中年多見。以急性亞急性或慢性起病既往常有外傷手術。
● (2)反應性腦膜炎 又稱虛性腦膜炎,主要見於某些急性感染疾患的患者如全身肺部或五官等顱腔附近的感染時,同時伴發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等一系列腦膜炎的癥狀和體征。
● (3)蛛網膜下腔出血(SAH)腦底部或腦表面上血管破裂使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者稱為原發性SAH腦實質出血,血液穿破腦組織流人腦室及蛛網膜下腔者稱為繼發性SAH。常見的病因是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疾病、膠原性疾病等。
● (4)腦囊蟲病腦膜炎型 可有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一般較輕腰穿壓力增高,CSF以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為特徵,血和腦脊液囊蟲試驗陽性。
● (5)結節性腦膜炎 結節性腦膜炎又稱Boeck結節,Benoner-Baeck病,良性淋巴肉芽腫病。可累及神經系統任何部位。

治療原則


● 1.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
● 2.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