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冶工程

礦冶工程

《礦冶工程》創刊於1981年,是由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管,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屬學會主辦的礦業核心期刊。

據2018年5月23日《礦冶工程》編輯部官網顯示,《礦冶工程》編輯委員會編委有49人。

據2018年5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礦冶工程》共出版文獻4794篇、總被下載613111 次、總被引3146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27、(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88。據2018年5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礦冶工程》載文量為3544篇,被引量為20485次,下載量為61071次;影響因子為1.14。

辦刊歷史


1981年,《礦冶工程》創刊,為季刊。
2003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國家創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6年9月,《礦冶工程》官網增加增刊全文。
2017年10月,《礦冶工程》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方向
《礦冶工程》重點報道礦冶行業前沿動態,交流礦冶科技成果、技術經驗,傳遞礦冶科技信息,為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
主要欄目
《礦冶工程》在欄目設置方面,除保留原有的採礦、選礦、冶金、材料欄目外,還開闢綜合評述、專家論壇、化工環保、工程與機械、企業管理、經驗交流、院所視窗、群英薈萃等欄目。
讀者對象
《礦冶工程》主要讀者對象為冶金、礦山、材料加工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及有關院校師生。

人員編製

據2018年5月23日《礦冶工程》編輯部官網顯示,《礦冶工程》編輯委員會編委有48人,國際編委5人,國內編委43人。
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榮譽
Andy Fourie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教授
Dongke Zhang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教授
Jan Dean Miller美國猶他大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
Ugur Ozbay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教授
Zhenghe Xu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習小明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干勇中國金屬學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
毛桂庭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王天義中國金屬學會正高級工程師
馮夏庭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士
古德生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左鐵鏞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寶琛長沙礦冶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炯天鄭州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傳堯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偉中南大學教授
朴東鶴吉恩鎳業教授
陽寧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何發鈺中國五礦集團科技管理部教授
何繼善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余永富長沙礦冶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沖滸國家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
張覃貴州大學教授
張一敏武漢科技大學教授
張國旺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張新明中南大學教授
李茂林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杜維吾長沙礦冶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楊斌江西理工大學教授
楊應亮長沙礦冶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肖可頌金瑞科技教授
邱冠周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雯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周廉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克崧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金展鵬中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
桂衛華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翁宇慶中國金屬學會中國工程院院士
盛忠傑五礦有色金屬控股有限公司安全環保科技管理本部總監
黃伯雲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健柏中南大學教授
黃曉燕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曾維勇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主編
蔣開喜北京礦冶研究院教授
覃事彪長沙礦冶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謝建國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雷平喜中國冶金礦山協會教授
薛生暉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

合作交流

《礦冶工程》開門辦刊,組建了“礦冶工程理事會”,搭建“產學研”交流平台;聯合相關行業協會、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召開學術會議,例如《礦冶工程》雜誌定期主辦的“全國選礦專業學術年會”,是中國選礦行業學術水平最高的大型學術會議。
2016年8月,《礦冶工程》“第八屆全國選礦專業學術年會暨礦產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召開,議會上來自中國國內1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生產一線的19名專家學者在會上做了學術報告。專家們與會代表就礦業發展形勢以及礦業開發中取得的新經驗、新成果進行了交流。
2017年11月,《礦冶工程》參加了由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分會、國家磁力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礦冶工程雜誌、長沙礦冶研究院礦冶裝備研究所及智能技術研究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7年磁電選技術與裝備研討會”。議會上就磁電選技術與裝備發展形勢以及行業發展中取得的新經驗、新成果進行了交流。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礦冶工程》共出版文獻4794篇。
據2018年5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礦冶工程》載文量為3544篇。

收錄情況

據2018年5月《礦冶工程》編輯部官網顯示,《礦冶工程》被中國國內外十餘種權威性檢索系統檢索。
《礦冶工程》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CSCD)、《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重慶維普資訊》、台灣《華藝資訊》、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BST)、英國《採礦與冶金通報》、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礦冶工程》雜誌紙質版及資料庫讀者分佈在17個國家與地區,機構用戶4500個;被全國各相關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廠礦企業以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法國、台灣、香港等國家或地區訂購。
據2018年5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礦冶工程》總被下載613111次、總被引3146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27、(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88。
據2018年5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礦冶工程》被引量為20485次,下載量為164798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礦冶工程》影響因子為1.1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785名,在礦業工程(70種)中排第6名。

榮譽表彰

獲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核心學術期刊。
獲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獲中國金屬學會優秀期刊。
2003年,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2003年,全國冶金期刊評比優秀獎。
2004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論文獎。
2007年,被中國期刊學會授予“2007~2008年編校質量優秀期刊”。
2014年,經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遴選指標體系綜合評價,《礦冶工程》入選“第三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項目來源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礦冶工程
礦冶工程

辦刊理念

《礦冶工程》注重期刊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並把社會效益置於首位。
《礦冶工程》以“積極宣傳報道礦冶行業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努力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為辦刊宗旨。

現任領導


主編:曾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