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

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是“感恩系列”之一,囊括了作家的新佳作《風鈴》《石榴燈》兩篇作品。以明麗的水粉畫般淡然的筆觸,展現了一個個旺盛的小生命。這些小小生命在蔥籠的山水之間、在親人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中、在她們所能經歷和感受的滄桑人事中快樂而無忌地長大。

簡介


“感恩系列”是由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曹文芳以及他們的老師著名作家李有干三人新作組成,呈現了作家們的濃濃的師生情誼,呈現了中國傳統的感恩情懷,讓讀者享受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前言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人有一顆感恩的心,就如魚翔水底,鳥飛空中。——曹文軒

作者簡介


曹文芳,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曹文軒之妹。1966年出生於江蘇鹽城。1985年畢業於鹽城師範學校,後到師範學校做舞蹈教師,現為幼兒教師。著有長篇小說《香蒲草》《天空的天》《丫丫的四季》《雲朵的夏 天》《荷葉水》,短篇小說集《梔子花香》,散文集《肩上的童年》和《喜鵲班的故事》系列小說(共九冊)。其中《肩上的童年》榮獲2013年冰心兒童圖書 獎,2015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

策劃人語


在江蘇鹽城,給曹文芳《肩上的童年》開研討會的時候,我再度見到了李有干先生。老人家是兒童文學界的老前輩,所以,我很開心。尤其重要的,他還是曹文軒和曹文芳兄妹的老師,所以,我更多了幾分敬重。
李有干先生的文風,是帶有幾分水鄉的濕潤的味道的。他和曹家兄妹二人有一脈相承的東西,那就是對故鄉的深刻的眷戀,對水鄉執著的大愛,對真善美有永不可遏制的熱情和激情。李有干先生雖然寫了一生,作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但他的作品和他的名聲並不成正比,尤其在這個新人輩出的年代,知道他的人並不多。
文學這東西,就像養孩子一樣。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一個人會得到很多快樂和愛,但能否得到相等的回報甚至是豐厚的回報,那是很難說的。李有干先生是個甘於寂寞的人,所以,他總是默默地抒寫著自己的文字,以及自己對文學的情懷。
望著先生越來越蒼老的容顏,我心裡很是感慨,歲月真是殘酷而又無情。基於對曹文軒先生與曹文芳小妹的敬重與熱愛,我對李有干先生也是特別關照,總想幫幫他。所以,我很熱情地對他說:“李老師,你有長篇,就給我!”
曹文軒先生了解我是個重情義的人,一激動,一衝動,一感動,就很容易給人輕率的許諾。他似乎在詢問:武林,能實現你的承諾嗎?這種細若遊絲的感覺,我捕捉到了。因為李有干先生是他兄妹的老師,我說出來的話,如不能兌現,那會讓他很尷尬的。當時,我想,李有干先生八十多了,恐怕寫不動了吧。如能寫,我一定出。
事情過去了一年,沒想到,李有干先生真的寫出了一部長篇。我又驚又喜。李有干先生的文字富有文學色彩和藝術魅力,最難得的是透著真摯和童真,我被深深地吸引。
一本難出,那就出三本,李有干、曹文軒、曹文芳各來一本,組成一個小系列:感恩系列。這個感恩的內涵很豐富,感恩人生,感恩文學,感恩故鄉,感恩師生情……一切值得感恩的內容,都包含在感恩這個巨大而又豐富的框架之中。得,就這麼辦!我與曹文軒兄妹一商量,他們欣然應諾。如此,就有了這三本書,就有了這個系列。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李有乾和曹文芳的作品,屬於原創的新作,曹文軒的作品是他優秀作品的精選。他們用具體的文字和行為,來詮釋感恩的內涵。其實,一個孩子從小需要懂得的,首先是愛,其次是感恩。愛是一門大學問,而感恩卻是人高尚的美德。——安武林

目錄


石榴燈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跨出門檻,一步步,只走到挨著河面的石板台階上。風鈴站在橋下的碼頭上看河水,看拱橋,看天空,感到別有一番風味。
月亮掛在天空,整個小鎮鍍上一層銀光,掛在樹枝上的石榴等燃著的一團火苗調皮的舔著亮亮的月色,顯得格外紅艷。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風鈴》曹文芳作品]
風鈴
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