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始建於1938年,2017年10月易地搬遷,新院區佔地面積216畝、建築面積34.2萬平方米。規劃床位3000張,現開放床位2800張,擁有64個臨床醫技科室。

歷史沿革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是湛江市政府直屬的承擔區域性重大急救、醫療康復、預防保健、教學培訓和臨床科研的綜合大型現代化醫院。她的原始之身——寸金橋公共醫院,在發展進程中,伴隨湛江的歷史演變經歷過廣東省高雷區中心衛生院、粵西人民醫院、湛江專區人民醫院、湛江地區人民醫院、湛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和廣東醫學院附屬湛江中心醫院等七次更名和一次增名。
1945年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前的湛江稱廣州灣,還在法國人的佔領中,衛生條件差,是鼠疫、霍亂、天花、瘧疾等惡性流行病的高發區,疫情流行時,染病者無處求醫,民眾恐慌,到處逃難避疫。
1938年
在社會缺醫少葯多病的情況下,廣州灣與遂溪縣的紳商從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開始籌劃在赤坎區創辦“寸金橋公共醫院”。
1940年
為做好人才準備,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先開辦“寸金橋公共醫院護士學校”培訓護理人員。
1941年
“寸金橋公共醫院”於民國三十年二月(1941年2月)落成開業,開業時,只設門診室。
1943年
剛過兩歲、還在搖籃中的寸金橋公共醫院,厄運降臨:民國三十二年2月(1943年2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灣,醫院亦被日軍侵佔,被迫停業。
1946年
日本投降后,經多方協商籌劃,至民國三十五年七月一日(1946年7月1日),醫院重新恢復門診。
1949年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並成立軍事管理委員會,隨即派員接管“寸金橋公共醫院”,接管時醫院床位30張,員工17名。從此,醫院由民辦轉為公立。
新中國誕生后,行政區域的劃分和名稱經歷多次變革,醫院的名稱也隨著湛江的變革而更新,規模隨湛江的發展而擴大。
1950年
9月,廣東省政府派出的行政管理機構“高雷區專員公署”成立,“寸金橋公共醫院”被劃歸高雷區管轄,並於1951年3月更名為“廣東省高雷區中心衛生院”,年末床位50張,職工47人。
1952年
11月,省政府將“高雷專員公署”與“粵中專員公署”合併成立“粵西行政專員公署”。12月,又將高雷中心衛生院與在江門市的“粵中區中心衛生院”和在陽江縣的“解放軍七一醫院”的部分醫務人員合併,在高雷中心衛生院院址成立“粵西人民醫院”。同時,省衛生廳從省人民醫院調派多名醫療護理專家支持粵西人民醫院建設,醫院全面發展快速起步。
1955年
粵西人民醫院至1955年12月,床位增至200張,另有24張為新生兒床位,員工增至211人。
1956年
2月,粵西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湛江專員公署”,同月,粵西人民醫院隨之改為“湛江專區人民醫院”。在這一時期,醫院一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全力支持幫助縣級醫院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從1962年開始貫徹《廣東省醫院工作條例(草案)》,使醫院在管理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範上與國家統一標準接軌。在臨床專業配置上,已設立了9個建制科室,內科原來只有內兒科和傳染科,到1963年增設了循環、呼吸、消化、神經、血液等六個專業,外科系統開展專業技術已達12個。
1966年
醫院開始投入文化大革命運動,發展進入停滯時期。
1970年
湛江專區人民醫院至1970年,床位280張,員工248人。
1970年
10月,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改為湛江地區專員公署,醫院跟隨更名為“湛江地區人民醫院”。在這一時期,醫院致力於消除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響,加強自身的建設,專業技術水平迅速提高。
1971年
一患者的斷腕已埋入土裡30分鐘,後送到醫院外科進行斷肢再植取得成功,在粵西屬第一,在全國為第十例。
1974年
又二例斷肢再植取得成功。心血管內科從1974年開始承擔衛生部歷時11年的湛江漁區心血管病流行學及人群防治的科研任務,結題后獲得省科研成果二等獎。
1976年
在中西結合對腐植酸臨床應用的研究中,取得對多種疾病的良好療效,全國有177個醫療單位到醫院參觀學習。1978年由何炳貴、陳家璇、黃元熹等主持完成的“湛江蛇葯”醫療科研項目獲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獎。教學能力增強,除培訓赤腳醫生外,接受七間大中專院校臨床實習生,受省衛生廳委託承辦了七期具備大專學歷的專科醫師進修班。
1981年
8月,根據醫院黨組織發展情況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湛江地委組織部批准將醫院黨總支建成基層黨委,並批准經全體黨員大會選舉產生的第一屆中共湛江地區人民醫院委員會成員。
1983年
19月,行政區域建制改革,撤銷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併,市領縣體制。湛江地區人民醫院至10月床位490張,職工714人。11月,市政府將湛江地區人民醫院更名為“湛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1986年
由於1983年11月,市政府將湛江地區人民醫院更名為“湛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但這一次變更對醫院的任務、服務範圍定位不夠明確,也給粵西地區人民與醫院的聯繫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和誤解。鑒此,湛江市委、市政府於19868月決定,將“湛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重新更名為“湛江中心人民醫院”,並確定為正處級事業單位。醫院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快速穩定發展,開始走上科技興醫之路。
1990年
經市政府批准成立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1995年11月改為湛江市臨床醫學研究所)。
1994年
從1994年開始,相繼與一軍大、廣州醫學院、省藥物所、省細胞工程研究會等單位聯合成立“生物技術臨床研究基地”、“蛇傷防治中心”、“藥物研究基地”、“生物技術協作中心”等機構,開展對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的分析研究,為臨床醫療提供支持。
1995年
建成粵西首間百級層流病房,並成功進行了骨髓移植。
1996年
廣東省衛生系統在“九。五”期間實施“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中,高焱明被列為學術與技術帶頭人,耳鼻喉科列為重點專科,肖桂元承擔的GM—CSF單克降抗體的研究列為重點項目。
1997年
湛江市新生兒篩查中心在醫院成立,為新生兒的先天缺陷早治療開闢了途徑。
1998年
湛江市急救指揮中心在醫院掛牌運作,使湛江市急救醫療上了一個新台階。
2000年
醫院根據自身發展和廣東醫學院根據其臨床教學的需求,經雙方協商和市政府批准,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成為“廣東醫學院附屬湛江中心醫院”(非直屬),簽字持牌儀式與內科綜合大樓落成啟用儀式於2000年9月29日同時舉行。
2001年
湛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在醫院建成並開始運作。
2002年
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共同建立“心血管病診療協作中心”,為提高醫院的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醫院沿著“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強院戰略,發揚“團結、博愛、敬業、精進”的醫院精神,實踐“性命為上、健康為本、誠信為事、勤作為民”的服務理念。根據醫院的發展水平和社會要求,不斷增加和調整專業配置。建立系統的健康體檢中心,為集體和個體體檢提供一條龍的良好服務。
2004年
將相關專業組成心血管疾病、腦系疾病、心血管檢查、介入診療、骨科疾病、肝膽胃腸疾病、泌尿系疾病等七個診療中心。與中山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聯辦湛江教學點,為在職人員攻讀研究生課程創造便利。
2005年
又相繼組成醫學影像、臨床檢驗、骨髓移植、產前篩查、內窺鏡診療等中心。國際AO學會(中國湛江)培訓中心在醫院掛牌成立。
2006年
在繼續開展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中(2005年開始),醫院被列為廣東省三級醫院管理評價試點單位,經過兩年的全面規範化管理創建活動,於是年11月順利通過廣東省衛生廳、省醫師協會專家組的考評。
2011年
醫院作為湛江市政府直接管轄下的龍頭醫院,一直面臨醫療用房緊缺,發展空間狹小的問題。在湛江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醫院整體遷建,醫院新院於2011年11月29日奠基,新院首期建設規模為2000張床位。
2017年
10月醫院順利完成整體搬遷至赤坎區源珠路236號,總佔地面積為216畝,建築面積34.2萬平方米,南北長306米,東西寬251米,地下停車位近3000個,有功能完善的門診樓和住院大樓,有百級標準的凈化手術室,創下“廣東省最大單體醫療建築”記錄。
2020年
醫院歷經80年的光輝歷程,發展到2020年,現有在職職工2270多人,開放病床2000張,副高級職稱(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人員5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人、湛江市特殊貢獻專家4人。設有55個臨床醫技科室和1個健康體檢中心,擁有血液風濕內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內科、重症醫學科、急救中心、耳鼻喉頭頸外科、產科、燒傷整形外科等8個廣東省重點專科,骨科是廣東省特色專科,並附設心血管、肝膽、耳鼻喉、骨科4個研究室。已成為粵西地區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的中心,是一家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服務質量上乘的綜合性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

科室設置


部門科室
國際醫療部國際醫療病區(特需病區)國際醫療門診 特需門診
腦系疾病診療專業神經內一科 神經內二科 神經內三科 神經內四科 康復醫學科 神經外一科 神經外二科
耳鼻咽喉頭頸口腔疾病診療專業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口腔科 眼科
心血管疾病診療專業心血管內一科 心血管內二科 心血管內三科 心臟大血管外科 胸外科 甲狀腺乳腺外科
重症醫學科內科ICU(CCU) 外科ICU

醫護團隊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楊志剛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醫學博士 博士研究生導師 教授 以MICM精準診斷為基礎的血液病個體化治療,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血液系統疾病中的臨床應用,率先在粵西地區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多項新技術項目。主要從事血液病的免疫機制研究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及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兼任科技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組成員,廣東省醫學會血液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血液分會常委,廣東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轉化醫學學會常務理事,湛江市醫學會血液分會主任委員。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周寧副院長 碩士生導師 主任醫師 教授 急診醫學及呼吸內科。各種急性中毒、危重急症及呼吸系統疾病。《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誌》編委,參編出版《急危重病臨床救治》。中國醫院協會門急診管理專委會委員、廣東省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廣東省急診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門急診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湛江市醫學會急診分會主任委員、湛江市醫院協會急診急救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

醫院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陳志輝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何日東副院長
張卓軍副院長
張永紅副院長
楊若華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陳嬛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高級政工師
易達新黨委副書記

獲得榮譽


2020年10月,榮譽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醫院地址


地址: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源珠路236號(南門)、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康寧路(北門)

簡介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始建於1938年,2017年10月易地搬遷,新院區佔地面積216畝、建築面積34.2萬平方米,創下了廣東省最大醫療單體建築的紀錄。規劃床位3000張,現開放床位2800張,擁有64個臨床醫技科室。在職員工28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人,高級職稱60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我院同時是廣東省30家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之一,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湛江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和湛江市新生兒篩查中心均設在我院。醫院先後榮獲中國最佳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廣東省文明醫院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三年進入中國地級市醫院競爭力100強,連續兩年在廣東省130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群眾滿意度第三方測評結果中排名粵西地區三級醫院首位,在全省三級醫院績效評價中排名第17位。
隨著搬遷,醫院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醫院正在實施六大戰略舉措:全面提升信息化程度,助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完善;出台人才引進培養措施,全面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建設公共科研平台,提升醫院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強特色重點專科建設,打造特色顯著的環北部灣急救醫療中心,拓展醫院醫療服務的承接能力和輻射範圍;以患者需求為核心,以“網際網路+”為手段優化服務流程,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和品牌影響力;美化醫院環境,營造人文和諧的醫院氛圍,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布局傳承優秀文化基因並融入國際化元素。隨著高水平醫院建設的有力推進,醫院正朝著“技術優良、服務優質、環境優美、人文和諧的醫療研究型的現代化綜合醫院”大步邁進,將建成醫療、教學、科研協調發展,省內一流,北部灣有影響力的區域性醫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