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間

二間

二間,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間谷。屬手陽明大腸經。滎穴,五行屬水。位於手指,第2掌指關節橈側遠端赤白肉際處。微握拳取之。布有橈神經的指背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橈動、靜脈的指背及指掌側固有動、靜脈。主要用於頭面五官疾患等。—般直刺0.2—0.3寸。

簡介


● Èrjiān LI2
● 來源:《靈樞·本輸》
● 別名:間谷
●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
● 功效:解表祛風,清熱利咽,通絡止痛
● 屬性:滎穴

穴名釋義


● 二,第二;間,有居處、間隙之意。本穴在食指第# 二掌指關節前凹陷處,當本經第二個穴位,故名二間。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手指,第2掌指關節橈側遠端赤白肉際處。

簡便取穴

● 手呈握雞蛋狀,食指第二掌指關節赤白肉際,近指尖端前緣,即為此穴。
● 食指伸直,以另一手拇指沿食指赤白肉際從指尖向掌端推,遇高骨擋手,此高骨前緣處,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指背腱膜。
● 分佈有指背神經(橈神經淺支的分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及指背動脈。

主治


● 上呼吸道疾病,例如扁桃體炎,咽喉炎,口乾,咽喉腫痛。
● 五官科疾病,例如目黃,目痛,齒痛,鼻衄。
● 其他疾病,例如熱病,肩背痛,肩周炎。
● 手部局部疾病,例如食指屈伸不利。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0.2~0.4寸;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1分鐘或者點按5~10次。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麥粒灸3~5壯。

古籍摘要


● 《靈樞·本輸》: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
● 《通玄指要賦》:目昏不見,二間宜取。
● 《針灸甲乙經·卷七》:多卧善睡,肩髃痛寒,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身熱,喉痹如梗,目眥傷,忽振寒,肩疼。
● 《百病賦》: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
● 《針灸大成·卷六》:頷腫,多驚,齒痛,目黃,口乾,口喎,急食不通,傷寒水結。

常用配伍


● 配迎香、風府,治鼻出血。
● 配合谷、魚際、少商,治咽喉腫痛、牙痛。
● 配合谷、睛明,治目赤腫痛。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王靜。超簡單快速取穴。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 [4] 劉乃剛。精準取穴不出錯.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