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匯頭鄉西嶴村鯔山東麓的三叉江橋東南(現屬丈亭鎮西嶴村),由於早年曾發現有陶片,遂於1981年由浙江省考古所進行挖掘。從出土陶片分析,內涵有夾炭量較高的夾炭黑陶,以及燒制溫度較高的夾砂灰紅陶和泥質灰紅陶三個陶系。鯔山遺址保存完整,於1997年8月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1996年9月至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組成聯合考古隊,再次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此次發掘歷時三個月,發掘面積達35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達3米,野外分為10個層次,出土有石斧、紡輪、骨簇、象牙雕刻件,及大量陶器等遺存千餘件。
1979年建余丈公路,在鯔山男麓取土時發現有石斧等出土。經餘姚市文物部門1980年試掘,1996年9月至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組成聯合考古隊,再次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300平方米,出土了河姆渡文化時代最早的木穭、鳥形象牙圓錐、骨匕等精品和石、陶、木、骨(牙)器等文物一千餘件。石器有斧、石奔以及燧石為原料製作的小石器件。陶器有夾炭、夾砂炭及夾炭黑陶,飾有繩紋、錐刺紋等。還發現了不同階段的木結構建築遺跡。為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組成部分。從已發現的實物及遺跡來看,該遺址年代相當於河姆渡遺址的第二、三文化層,即距今約五千五百年至六千四百年之間。分佈面積約有數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為六十公分。
從已發現的實物及遺跡來看,該遺址年代相當於河姆渡遺址的第二、三文化層,即距今約五千五百年至六千四百年之間。分佈面積約有數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為六十公分。

文化層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文化堆積厚1至3.5米不等,1996年發掘的300平方米位於鯔山的東南坡,緊貼61省道南側布方。文化堆積后3米左右,堆積自北(上坡)往南(下坡)逐漸增厚,坡相堆積特徵明顯。野外劃分10層。3至10層均為河姆渡文化堆積,依據野外揭示的地層迭壓關係和各文化層出土遺物種類及其形態特徵的變化可以將該遺址的河姆渡文化遺存分四期。
一期 10層、9層。發現大片干闌式建築遺存。出土遺物陶器居多,夾炭陶為主。敞口、斂口肩脊釜,敞口無肩帶脊釜,雙耳平底罐,平底盤,平底盆,單把缽為代表性陶器。陶器胎體厚重,吹器底部拍印繩紋,口沿、肩脊部常見刻劃的植物圖案。在缽、盤、盆的外表,尚可見到拍印繩紋后重新抹平的現象。出土為數不少的燧石質打制石器。骨耜2件,木耜1件,象牙雕刻製品發現不多。層下建築木樁的14C測年數據有4個,數據範圍BC5560~4600(經樹輪校正),層下稻穀的14C測年BC4780~4600(經樹輪校正)。
二期 8層。陶系及典型陶器組合與一期雷同。夾砂灰陶增加,夾炭陶色有黑變灰,陶器胎體明顯趨薄,器物形態和一期有明確的傳承發展關係,均可找到對應的型式,刻劃紋減少。燧石質打制石器數量減少。層下木樁14C測年BC4500~4340年。
三期 7層、6層。陶器以夾砂陶為主,直口長頸扁腹圜底釜最具時代特徵,外紅里黑的泥質紅陶粗把寬沿豆、圓體直把盉也是該期的典型陶器。燧石質打制石器基本不見。
四期 5層、4層、3層。陶器中夾砂灰陶大宗,泥質紅陶占相當數量。敞口圜底釜、斂口扁腹釜、扁腹釜形鼎、牛鼻耳罐、泥質紅陶大喇叭圈足豆、直把垂囊盉是該階段的代表性陶器。

文物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出土文物豐富繁多,石器有斧、錛和以燧石為原料製成的小石器,多有明顯的敲擊和打琢痕迹。陶器有夾碳黑陶和夾砂黑陶、多素麵,紋飾有繩紋、弦紋和錐敕紋等。其年代相等於河姆渡第三、四文化層,距今6000年以上。出土的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形罐耳、豬嘴形支角等特徵的釜、鼎、器皿等,年代相等於河姆渡第二文化層,距今5500年,其中有一件完整的陶盉,與河姆渡遺址第二文化層及上虞牛頭山遺址出土的陶盉如出一轍。還發現了一些木筒、“木拖舟”、木夯具等器物,可聯繫河姆渡先民祭祀太陽神、稻作生活、干欄式建築一起來研究。鯔山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以燧石為原料打制而成的小石器,這是浙江地區有確切層位的首次發現,在河姆渡遺址、奉化名山後遺址、象山塔山遺址中僅發現個別或少量的打制石器,它不但確認了寧紹平原新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的存在,而且也為河姆渡文化中骨角器的製作加工方法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這些發現,可見我們丈亭一帶,是中華民族長江流域發祥地之一。現大多數文物陳置於省博物館中,為考古專家深入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內涵,提高對河姆渡文化發展環節的認識,提供了大批新的寶貴資料。
石器有斧、石奔、鑿;陶片以夾炭黑陶為主,夾砂灰紅陶和泥質灰紅陶為次。夾炭黑陶大多為腹片,也有半環形和牛鼻形器耳。夾砂灰紅陶有罐類腹片,也有釜口沿片、背部有一半環形把手的支座等。泥質灰紅陶多為敞口釜和缽的口沿片。所有陶器都為手制,素麵,表面磨光,燒成溫度不高。

意義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
鯔山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位於餘姚市丈亭鎮西嶴村南的鯔山東麓,南臨姚江,南北範圍約100米,東西約25米,1979年,進行了小範圍試掘,測得文化層厚度為60厘米。出土實物有石器、陶片和獸骨等。
從出土的大量陶片質地和各式器型綜合考察,確定鯔山遺址屬於河姆渡文化類型系列,其年代相當於河姆渡遺址第三層,距今約六千年。說明這裡與河姆渡一樣,適宜的氣候條件,優越的地理環境,成為遠古人類聚居地區。鯔山與河姆渡相距咫尺,先民們互相交流,相互影響,共同創造了輝煌的河姆渡文化。
鯔山遺址是姚江谷地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遺址,1996年的發掘取得了較大收穫。遺址堆積深厚,遺跡豐富,墓葬、灰坑、水井均有發現。在第8層下發現了連片的干欄式建築遺存,可分為早晚關係清楚,技術特徵明確的前後兩期共三個單元。出土遺物包括各類陶器,還發現器形多樣的木、骨器和燧石質打制石器。該遺址的堆積狀況、文化面貌、內涵特徵及時代大體與河姆渡遺址相對應,發現的大批新資料,極大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對認識河姆渡文化的發展環節和推動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發掘的重大成果:
一、是發現並確認河姆渡文化大量使用燧石器打制石器,這在浙江省境內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中尚屬首次。
二、發現了連片干欄式建築遺跡,主要是樁、坑、礎、撐木等建築基礎部分,揭示了樁、坑、礎的內在聯繫,對河姆渡文化干欄式建築有了進一步了解。
三、鯔山遺址出土的陶器無論器類,器種均與河姆渡遺址雷同,其中陶釜、陶罐等陶器的器形早晚演變發展軌跡清晰,再次證明河姆渡文化一至四期文化是一脈相承連續發展的有機整體。
鯔山遺址保存完整,於1997年8月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