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張仁和

2006年吳建新執導電影

《村支書張仁和》是吳建新執導,吳軍、張晗等人參與主演的一部電影。該片於2006年上映,片長93分鐘。

影片講述了寧化縣石壁鎮石壁村是全省出了名的貧困村,也是客家人最為密集的一個村。據客家人族譜記載,僑居異國他鄉的客家人大都是從石壁村出去的,所以石壁村儘管貧困卻是客家人的發源地。為了僑居海外的客家人有一個客家文化交流、謁祖、尋親、旅遊的地方,鎮黨委決定建造一座客家祖祠,這意味著石壁村將要遷移客家祖祠規劃區內的四百多座祖墳。這無異於動了村民的命根子。村支書張仁和面對“釘子”戶的威脅,面對迷信風水和親戚的重重壓力,他赤誠相待,做了大量細緻的思想工作。抓住機遇,帶動全村脫貧發展。

影片劇情


在篤信風水的客家人看來,祖墳可是發家致富,祈望騰達的命根子。為此,動遷規劃區內的祖墳,成了擺在當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時任煤炭站站長的張仁和偏在這個時候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出任石壁村黨支部書記。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第一天的張仁和做出承諾,在最短的時間內摘掉全省最窮的帽子。
說著容易,做著難。為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說服村民在規定的時間內動遷祖墳,張仁和算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腿,光外號“混世魔王”的釘子,和拉扯著兩個孩子的秋根嫂子,張仁和就不知傾注了多少心血。比做釘子和秋根嫂的思想工作更難的,是張印泉一家。張印泉早些年就搬到城裡,因為父親是老紅軍、四個兒子現如今一個比一個能耐的緣故,村裡人都無不羨慕地說張印泉家祖墳的風水好。一時間,能否順利動遷張印泉家的祖墳,成了動遷規劃區內四百多座祖墳的關鍵。摸准了村民之所以不願意動遷祖墳的原因之後,張仁和一面耐心細緻地給村民講明政策,一面拿出自己的積蓄為生活確實困難的村民排憂解難。釘子和秋根嫂後顧之憂的解決,為成功動遷祖墳開了一個好頭。
就在動遷祖墳勝利在望時,上繳鎮里的統籌款收不上來,成了困擾張仁泉的又一個難題。時值年關,張仁和自掏腰包,給全村困難家庭送去年貨后,和老支書一起進城為村民籌集補貼款。為節省開支,張仁和不住旅館,堅持和老支書在長途車站過夜。張仁和的一片赤誠之心,終於贏得了越來越多村民的支持和擁護。在張印泉主動動遷祖墳后,規劃中的客家祖祠開工在望。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吳軍--
張晗--

影片結局


2004年10月23日,張仁和施工現場指揮時,因失控車輛衝撞不幸殉職,年僅38歲。張仁和殉職后,石壁村全村兩千多戶居民自發地為張仁和送葬,其莊嚴肅穆的場面一度成了石壁村有史以來最為隆重的葬禮。張仁和殉職不久,石壁村客家人紀念館、石壁村中學相繼落成,全村在張仁和傾注的心血中逐漸擺脫了貧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