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崖村

紫石崖村

紫石崖村地處寶雞市麟游縣東南角,先後隸屬廟灣鄉和常豐鄉管理,現劃歸九成宮鎮管理,全村5個村民小組16個自然村152戶554人。“寧肯上街要飯,也不往紫石崖村裡亂鑽”,這句當時流傳很廣的順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人們對紫石崖村的印象。點燈靠油、吃飯靠天、收種靠擔,這是昔日紫石崖人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由於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紫石崖村一度成為全縣最窮的村子之一。

基本簡介


紫石崖村針對人口居住相對分散,耕地面積大,草坡廣闊,發展畜牧養殖和退耕還林有得天獨厚優勢的實際,村黨支部及時提出了“主攻畜牧,做強幹果”的經濟發展思路,組織群眾發展以秦川牛為主的畜牧業和以退耕還林為主的干雜果產業,全村退耕還林面積達到4700畝,人均達到了9.3畝,人均僅退耕還林一項年收入達到1080元。建成以優質核桃為主的干雜果園2050畝,今春又新建優質核桃園108畝,人均達到4.2畝,干雜果一項年人均收入660元,佔到本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2%.
牛存欄達到1200頭,羊存欄1190隻,年戶均出售育肥牛2頭,收入1200元。應對生豬市場變化,調整畜牧產業發展規劃,從2008年開始組織群眾發展養豬產業,建成500頭生豬養殖示範場一處,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村黨支部提出了創建“萬頭養豬大村”計劃,通過多方爭取項目和資金,已累計投資120萬元,建成千頭出欄大戶5戶,新建生豬發酵養豬圈舍3幢,464平方米,建成50頭養豬大戶35戶,生豬存欄達到5200頭,其中能繁母豬達到1600頭,累計出欄商品豬3600頭,飼養量達到8800頭,實現經濟收入80.2萬元,人均僅此一項增收1500元。
成立了養豬合作社,吸收社員 98 人,帶動了養豬產業的發展壯大,目前全村養豬戶達到112戶,佔到全村總戶數的82%,到年底僅畜牧一項預計可達到農戶總收入的60%以上,人均凈增收入1000元。
針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嚴重製約本村經濟發展這一現狀,村黨支部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去市、進省爭取項目、資金。近年來,先後爭取資金16萬元,新架設高低壓線路37公里,完成30戶自來水入戶工程;搶抓扶貧項目村機遇,爭取扶貧村資金25萬元,組織發動群眾拓寬改造村組道路16公里,新建校舍18間;搶抓新農村建設機遇,投資430萬元,拓寬改造村組道路3條44.5公里,水泥硬化慈善寺至紫石崖村部通村道路17.5公里,建成移民新村搬遷點4處,新建房屋198間,3960平方米,搬遷農戶40戶217人,佔全村農戶的30%;水泥硬化蔣家山、紫石崖街道2條2公里,架設便民橋8座,建成村娛樂休閑廣場和籃球場各1處,安裝路燈23盞,栽植各類綠化樹3800多棵株,極大的改善了紫石崖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堅持邊學邊改,投資10.5萬元,水泥硬化村級活動場所院落800平方米及村籃球廣場500平方米;裝修改造村“兩委會”辦公室、計劃生育協會、村養豬合作社房屋16間320平方米,並配置了辦公設施;投資70萬元,實施土地治理項目,治理河灘210畝,人均增加基本農田0.42畝;投資20萬元的蔣家山至村部8公里道路砂石化項目正在招標之中。基礎設施的改善,為促進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堅持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大力創建省級計劃生育示範村,投資2萬元,對村“兩室一校”房屋進行了維修改造,修繕房屋5間100平方米,併購置了有關辦公設施。同時,對村級2007—2009三年度計生資料進行完善,實現軟體達優,硬體達標,使村級計劃生育率、三查率和節育手術及時率均達到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1‰以內。被省衛生廳命名為“省級衛生村”。
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新型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全面開展,全村新農合參合率達到87%,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創建省級文明示範村為抓手,大力開展群眾性創建活動,評選出“好婆婆”8戶、“好媳婦”4戶、“五好文明家庭戶” 20戶,標桿引領,促進了農村的和諧穩定。
始終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村黨支部工作的重點,把培養村級後備幹部作為工作突破口,把組織發展作為工作立足點,列入支部重要工作日程,按照“三級聯創”要求,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開展了“頁嶺南北創大業,杜水兩岸黨旗紅”主題實踐活動,深化“三雙”活動,推行村級任期目標管理、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狠抓了農村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推廣“四位一體”黨建促發展工作模式,進一步深化黨支部活動方式創新,激發黨員內在活力,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形成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堅強堡壘。

所獲榮譽


村黨支部分別被省、市委命名為“五個好”村黨支部,村黨支部書記李秀英先後被評為省、市“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近三年來,村黨支部發展黨員3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名,培養村級後備幹部4名,為村黨組織輸送了新鮮血液,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