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學概論

檔案學概論

《檔案學概論》是198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寶康。本書是從檔案、檔案事業和檔案學的基礎性、總體性知識層面,以及檔案與檔案事業的基本規律兩個方面對檔案學進行系統講解。

學科闡釋


內容涵蓋“檔案”、“檔案事業”、“檔案學”的主要理論範疇,特點為:理論性與知識性兼顧,力求使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從而使本科生、研究生、檔案工作者、研究者均能從中獲得較為系統的知識、觀點、論據和資料。 。

不同版本教材


①主編吳寶康,副主編和寶榮、丁永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1月出版。全書共分4編16章 ,吳寶康作序言。第一編(1~4章)檔案,論述檔案起源、沿革、定義、屬性、價值和作用,以及國家檔案全宗。第二編(5~7章)檔案工作,論述檔案工作系統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檔案工作的矛盾、規律、性質和原則,以及檔案工作現代化等問題。第三編(8~11章)檔案事業,論述國家檔案事業管理機構、體系和方法,檔案室和檔案館的職能、組織和工作,檔案專業教育,檔案科學技術研究和內外業務交流,第四編(12~16章)檔案學,論述檔案學基本概念及體系,歐美檔案學的產生和發展,國際檔案組織與檔案學理論研究,以及中國檔案學的產生、發展和趨勢。該書是一部比較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檔案學基礎理論的著作,廣泛吸收了檔案界有關研究成果,並有所突破和創新,有較高學術價值。
② 任遵聖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7月出版。全書分 4個部分:導言概述檔案起源、發展和詞源,以及檔案學研究領域;第一編闡述檔案學的研究對象,產生、發展及其規律;第二編闡述檔案形成規律、檔案管理規律、檔案利用規律;第三編闡述現代檔案事業管理的理論、原則,包括政策與立法、教育與人才管理以及新技術革命與檔案管理現代化。該書作者就理論問題闡述了獨立的學術見解。
③ 山東大學、雲南大學、四川大學、遼寧大學等12所高校聯合編寫。主編趙越,副主編竇曉光、劉承志。1987年 9月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除緒論外分八章35節。第一、二章回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檔案學研究的歷史,第三章揭示檔案的定義、屬性、形式和種類,第四章闡述檔案工作的科學組織,第五章闡述檔案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和方法,第六章闡述檔案學與歷史學、行政管理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方誌學、目錄學等相關學科的關係,第七章講檔案專業教育與宣傳,第八章展望檔案學研究發展的未來。該書是一部中青年檔案教師編著的有創新見解的教材。
④ 馮惠玲、張輯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第二版,第二版的出版時間為2006年6月。ISBN:7-300-03824-7。全書共分為三編——檔案(1—3章)、檔案事業(4—8章)、檔案學(9—10章)。第一章檔案概念與檔案現象,第二章檔案的源流,第三章檔案的價值與作用,第四章檔案事業及其構成,第五章檔案機構,第六章檔案工作的特點、規律與發展,第七章,檔案法規與檔案職業道德,第八章檔案工作標準與標準化,第九章檔案學的學科內容、特點與發展,第十章檔案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檔案學理論的發展趨勢。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多數開設檔案學專業高校的基礎與核心核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