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色性干皮病

著色性干皮病

著色性干皮病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皮膚病。本病多發於近親結婚的兒童。DNA損傷修復功能缺陷、紫外線照射是引起本病的原因。本病特點是暴露處皮膚色素改變,伴角化或萎縮及癌變。著色性干皮病的治療主要是一般治療、全身和局部治療及手術治療。可合併或併發其他疾病,如皮膚的良性或惡性腫瘤、進行性神經變性、痙攣性共濟失調、手足徐動症樣活動、語言障礙等。本病患者常在10歲前死亡,2/3患者於20歲前死亡。可在3~4年內出現惡變的腫瘤,可因廣泛轉移導致死亡。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著色性干皮病是因基因突變引起的,與紫外線照射也有關係。

癥狀


● 日晒部位發生水皰、大量雀斑伴有色素減退和萎縮、皮膚乾燥、毛細血管擴張、瘢痕形成是主要的表現。

常見癥狀:雀斑、皮膚髮干

● 皮膚暴露處出現雀斑和皮膚髮干是常見癥狀。
● 在紅斑基礎上可發生大小不等的灰色或灰褐色色素斑片,雀斑樣皮損或點狀色素脫失斑。
● 有時可見結痂性和大皰性損害。常見疣狀角化,可自行消退或惡化。

其他癥狀

● 先天性皮膚異色綜合征表現:面、頸、四肢伸側等處發生皮膚萎縮、棕紅色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
● 同時常伴有先天性白內障、侏儒、小頭等,很多患者智力顯著遲鈍。

檢查


● 確診著色性干皮病主要依靠皮膚損害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

診斷


● 醫生診斷著色性干皮病,主要依據家族史、典型癥狀及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
● 多自幼年發病,家族中常有近親結婚史。
● 皮膚暴露處出現雀斑和皮膚髮干是常見癥狀。
● 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錶皮角化過度、表皮部分區域表現萎縮,間以棘層肥厚;可見不規則積聚的黑素顆粒,炎性細胞浸潤、膠原纖維嗜鹼性變。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色素斑、皮膚髮乾等癥狀,容易與著色性干皮病混淆,這些疾病有雀斑、著色性干皮樣綜合征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家族史、癥狀及實驗室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著色性干皮病主要是一般治療、全身和局部治療及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 避免紫外線照射,外出可穿長衫、長褲,戴長檐帽和墨鏡。
● 避免食用含光敏物質的植物、藥物和接觸化學致癌物。

全身治療

● 可間斷性給予維生素類、煙醯胺、硫酸鋅等藥物,可降低皮膚癌的發生率,避免長期應用的不良反應。目前新的治療方法是用T4內切核酸酶V作為著色性干皮病的酶替代治療。

局部治療

● 可外用氧化鋅霜、二氧化鈦霜等外敷。

物理治療

● 可選用液氮冷凍、微波、激光等方法。

手術治療

● 如發現腫瘤,應早期手術切除。

危害


● 不能日晒,出門需要防護,給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 色素斑、皮膚髮干、皮膚萎縮嚴重影響美觀。
● 可合併或併發其他疾病,如皮膚的良性或惡性腫瘤、進行性神經變性、痙攣性共濟失調、手足徐動症樣活動、語言障礙等。

預后


● 著色性干皮病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部分病人可發生皮膚癌,本病常在10歲前死亡,2/3患者於20歲前死亡。可在3~4年內出現惡變的腫瘤,可因廣泛轉移導致死亡。

預防


● 著色性干皮病是遺傳性疾病,無特效的預防措施,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 避免近親結婚。
● 易感人群避免日光照射。

參考文獻


● [1] 朴永君。皮膚性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
● [2] 眭岩,周琳,李天舉。實用中西醫皮膚性病學。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 [3] 茅偉安。小兒常見皮膚病診療手冊。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