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萊仙境

茅萊仙境

“茅萊仙境”,清代璧山八景之一。

“茅萊仙境”在重慶市璧山區丹鳳鎮尹白村與茅萊村交界處(現屬大興鎮)的一座孤山(距離璧山城區城約二十五六里路),又名重壁山,元代時又稱巴山,山上樹林參天,茂盛雄偉,山西北兩面險峻陡峭,東、南兩面稍平,山上有普澤廟,也稱土主廟,祀奉唐代刺史趙延之,有正德年間修建的坊,坊上分題有西蜀茅萊、威靈煊赫字樣;另有宏治年間建立的坊,上書“璧山仙境,福國庇民”八字。普澤廟后嶺上有石洞,相傳古時有仙與神同入,進去後門緊閉;洞前遺跡猶存,明代武林馬應祥在洞上書有“仙洞”二字。茅萊山山腳還存有仙女腳跡,仙女洗腳池遺跡和歷代所樹的大型石牌坊,還傳說廟後有梭米洞。

目錄

正文


《茅萊仙境》首聯“茅萊殿閣接蓬萊,萬樹桃花匝洞開”(“蓬萊”,古代傳說東海中三大神山之一,為神仙所居),“茅萊殿閣”“萬樹桃花”明寫茅萊山景,為實寫;而“蓬萊”“洞開”暗寫茅萊仙境,為虛寫。頷聯“仙女翱翔龍卧穩,神翁隱見鳥飛回”,以“仙女翱翔”“神翁隱見”寫仙人行狀,以“龍卧穩”“鳥飛回”寫山間景象。頸聯“山前山後朝還暮,雲白雲紅去復來”,寫茅萊山朝朝暮暮、歲歲年年白雲紅霞依然。尾聯“惟有道人同野鶴,年年長此護蒼苔”(“野鶴”,鶴性孤高,喜居林野,古代詩詞中常藉此喻隱士;“蒼苔”,深綠色青苔),只有道士如同野鶴一樣,年年棲居在這生機勃勃且靜謐清心的地方。全詩詩眼在一“仙”字,有虛有實,仙味十足,詩人感慨茅萊仙境乃久處喧囂塵世者靜心養性之佳所,讀來的確讓人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