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汾河的結果 展開

汾河

黃河在山西境內的支流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庄鄉西嶺村。

汾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汾河支流眾多,較大的如瀟河、文峪河、澮河等,其中還包括了許多有名的大泉水,如蘭村泉、晉祠泉、洪山泉、郭庄泉、廣勝寺泉、龍子祠泉、古堆泉等。汾河流域建有大型水庫(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3座(山西省共8座):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其他中小型水庫、灌區、機電泵站更是星羅棋布,所以具有灌溉、發電、工業和城市居民供水的便利條件;除太原之外,還分佈有榆次、介休、臨汾、侯馬等城市。

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歷史、文化、經濟地位舉足重輕。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對山西省的歷史文化有深遠的影響,有許多地名(汾陽、襄汾等)、產品名(汾酒)來自汾河。

幹流概況


源頭

汾河傳統源頭寧武雷鳴寺泉
汾河傳統源頭寧武雷鳴寺泉
關於汾河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後,《水經注》:“汾水出太原汾陽北管涔山。”《漢書·地理志》汾陽:“北山,汾水所出。”《括地誌》:“汾水源出嵐州靜樂縣北三十里管涔山。”可見,古籍中多有汾河源頭記載,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但具體位置語焉不詳。
1992年12月由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西水資源》(P-5):汾河“發源於管涔山、寧武縣東寨鎮的雷鳴寺泉”。1995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分冊(P-93):汾河“發源於省境寧武縣東寨鎮西雷鳴寺泉。”1999年12月,由省史志研究院編著、中華書局出版的《山西通志·水利志》(P-29):“汾河是山西境內第一大河,發源於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2004年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由李英明、潘軍峰主編的《山西河流》(P-25):“汾河發源於寧武縣東寨鎮管涔山脈樓子山下水母洞,和周圍的龍眼泉、象頂石支流匯流成河。”由省水利廳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汾河志》(P-2):“今日汾河,發源於山西省西北部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脈南麓東寨鎮北樓子山腳下的雷鳴寺泉,此處豎立有‘汾源靈沼’石碑一尊,被視為汾河之正源。其實汾河真正的源頭還應從正源雷鳴寺泉向北向西上溯16公里,至岔山鄉宋家崖村之西北與五寨縣交界處。”
2011年,山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在承擔國務院下達的、與全國同步的河湖普查任務(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時,利用1:5萬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衛星遙感影像圖、2.5米影像數據和其他資料,多次上下交互確定,然後通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與國務院普查辦、流域普查辦及市、縣級普查辦進行了大量溝通協商,制定普查指標和表格,下發到基層填報、處理、匯總、審核、上報,最後再次進行審核、評估、確定,形成了普查成果,確定了從神池縣延伸過來的一條溝道為汾河源頭,該地處於神池縣太平庄鄉西嶺村管轄,位於歷史水文認定的雷鳴寺泉上游。

走向

汾河發源於神池縣太平庄鄉西嶺村,流經(忻州市)寧武、靜樂、(太原市)婁煩、古交、萬柏林、陽曲、尖草坪、杏花嶺、迎澤、晉源、小店、清徐、(呂梁市)文水、孝義、(晉中市)祁縣、平遙、介休、靈石、(臨汾市)霍州、洪洞、堯都、襄汾、曲沃、侯馬、(運城市)新絳、稷山、河津、萬榮6市29縣(市、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汾河幹流具體流向情況是:
汾河出源頭,左岸與洪河匯合后改為西南流,再南流出寧武縣,進入靜樂縣境內。汾河過靜樂縣城區,西南流左岸接東碾河、右匯西碾河,下過靜樂水文站,南流進入婁煩縣。在靜游鎮東北500米處匯入上游最大支流嵐河。汾河過靜游穿過一段長約4千米的石灰岩峽谷河段,到達汾河水庫,水庫壩址在杜家曲村。汾河在龍尾頭進入古交市境內,接納了天池河、獅子河、屯蘭河、大川河,過古交市區到寨上水文站,其下因受石千峰阻擋,汾河流向改為東,河道迂迥曲折,峽谷夾岸,在河南村下游流出古交市。一直向東北流去,至柏崖頭汾河右岸接納柳林河后便進入汾河二庫庫區。出汾河二庫流向改為東南。至此為上游段。
汾河臨汾市段
汾河臨汾市段
汾河出蘭村峽谷,有蘭村泉匯入,下游500米,有汾河一壩引水樞紐工程,它是汾河中游幹流河道唯一的攔河堆石溢流壩,是在古代水工建築基礎上多次改建而成的現代水利灌溉工程汾河灌區的上游引水口。汾河過一壩南流,至南北固碾村附近左岸接納楊興河。汾河再南流進入太原城區。該段兩岸從勝利橋上游155米至南內環橋下游125米,全長6千米,於1996年至2000年連續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綜合整治與美化,建成帶狀的濱河勝景,改善了城市環境。
汾河出太原城區南流,西南25千米懸瓮山下,有晉祠泉匯入。汾河再西南流,瀟河注入。汾河再下進入清徐縣境。經汾河二壩,出清徐,流淌於祁縣、文水縣之間。汾河在祁縣境內左岸,昌源河匯入,匯入之前接納了象峪河(古稱象谷水)和烏馬河。
汾河至新堡附近流入平遙境內。汾河入平遙縣境在蔣家堡附近過汾河三壩,該壩是汾河中遊河道下端一處引水樞紐工程,向汾河灌區供水。
汾河侯馬段河道
汾河侯馬段河道
汾河入介休界先後有磁窯河和最大的支流文峪河匯入。於洪相村下游西北接納龍鳳河。汾河西南流6千米過義棠水文站東南流出介休。
汾河出介休西南流至靈石縣地界,曲行10餘千米到達縣城。在縣城上游1千米左岸接納靜升河,過縣城向下游南流1千米幹流突成90度彎折向西流,後有雙池河匯入。汾河在此間迂迥穿行在靈霍山峽間。相傳在遠古時代,大禹治水曾路過此山峽,見其峽窄谷淺,便帶領民眾奮力劈山斬石,疏浚水道,使汾河順利穿過。民間廣為流傳的“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就說的是這段故事。汾河在王莊進入霍州市境內。南流有郭庄泉水匯入。
汾河入洪洞縣境內,進入下游段。拐向南偏西流,再下到達左岸的趙城鎮。汾河再南流到洪洞縣城城北折向西流於左岸匯入洪安澗河和霍泉匯入。
汾河河津市段
汾河河津市段
汾河從洪洞出境到韓村進入臨汾市區,有喀斯特大泉龍祠泉。汾河在臨汾南流后折向西流再折向南流,在左岸接納發源於東部山區的澇河和巨河的合流。汾河再南流,進入襄汾縣境。汾河在襄汾境內有兩條洪水峪溝從西部山區進入平川區入汾河。一為豁都峪,一為三官峪,均屬季節性洪水澗河。
汾河出襄汾經曲沃縣、侯馬市邊境。汾河在此幾經流轉,進入新絳境內,有澮河自左岸匯入后,流向基本折向西流。又有三泉河自右岸匯入,上游有鼓水灌區。
汾河進入稷山縣境,幹流河道在此呈南北較大幅度的擺動,行至底史村北出稷山縣境進入河津市。再向西流進入寬廣平緩的汾河入黃口。汾河河道因受黃河東侵奪汾之勢的影響,時常呈南北向上下移動變遷。遠至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故道入黃,近至上移到河津中湖潮東湖潮一帶入黃。

支流水體


汾河支流眾多,較大的如瀟河、文峪河、澮河等,其中還包括了許多著名的大泉水,蘭村泉、晉祠泉、洪山泉、郭庄泉、廣勝寺泉、龍子祠泉、古堆泉等。汾河水利資源豐富,經濟地位重要,在全省共建有8座大型水庫(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汾河流域即有3座(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其他中小型水庫、灌區、機電泵站更是星羅棋布,所以具有灌溉、發電、工業和城市居民供水的便利條件;除省會太原之外,還分佈有榆次、介休、臨汾、侯馬等城市,所以其政治、文化、經濟地位在全省舉足重輕。

徑流

汾河幹流自源頭到入黃口,沿途接納大小支流100餘條。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59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依次為嵐河、瀟河、昌源河、文峪河、雙池河、洪安澗河和淦河,共7條;流域面積大於500平方公里、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依次為洪河、東碾河、澗河、楊興河、磁窯河、象峪河、烏馬河、龍鳳河、澇河和團柏河,共10條。
嵐河,亦名嵐州河,《嵐縣誌》稱:“綠水河”,發源於嵐縣河口鄉馬頭山腳下,上源亦稱嵐城河,有普明河、合會河等較大支流,至曲立入婁煩縣境后江入汾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668億立米,年平均輸沙量為547萬噸。該河水量季節性變化較大,平水期流量僅有1.8立米/秒,洪水期流量為170立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879立米/秒(1958年)。
汾河支流瀟河壽陽蘆家莊段
汾河支流瀟河壽陽蘆家莊段
瀟河,發源於昔陽縣沾尚鄉陡泉山西麓的馬道嶺,流經壽陽、榆次、清徐縣的王答鄉,於太原市南郊區劉家堡鄉洛陽村南注入汾河。全長147公里,沿途有眾多支流匯入。河床下游寬70米至150米,最大流量達120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為3894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水庫,沿途築有乾渠若干條,兩岸多系平原區,土地肥沃,灌溉受益較大,該流域屬農業經濟發達區。
昌源河,是汾河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平遙縣仁義鄉老峪底,流經武鄉縣南關村進入祁縣,在苗家堡村東南與烏馬河匯合后,注入汾河,全長88.55公里,流域面積1011.16公里。上游祁縣境內建有子洪水庫。
汾河支流文峪河文水縣城區段
汾河支流文峪河文水縣城區段
文峪河,古稱文谷水,又名文水,為汾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元和郡縣誌》謂:“文谷水,出交城縣西南文谷”。又因河水多波紋,故名。河發源於關帝山腳下,自上而下接納了東西葫蘆水、窯兒河、三道川、二道川水、西冶河、頭道川水、峪道河、禹門河、向陽河、陽城河、虢義河、孝河等,至孝義市南姚村東1.5公里處匯入汾河。全長155公里,流域面積4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3203平方公里,平川區909平方公里。據1956年——1984年實測資料,年平均徑流量2、56億立方米,其中最大值5、84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0、921億立方米(1972年),汛期徑流量為1、11億立方米,佔全年徑流量的43%;最大洪峰流量為1751立米/秒(1959年)。該河水量季節變化明顯,冬季12月至下年1月為結冰期。
雙池河,上源為村川河,發源於交口縣,先後接納了大麥郊河、院川河等,至雙池鎮以下稱雙池河。全長72.6公里,流域面積為1111平方公里,其中呂梁地區境內982.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10.7%,年平均徑流量為0.184億立方米。下游也稱段純河,在雙池鎮與回龍河相匯向東南到下峪村進入靈石縣境內,到段純匯深井溝,到堡子塘進入彎曲峽谷,至三灣口注入汾河。主河道長約71.3公里,流域面積1平方公里,河床平均縱坡13.4‰,無清水徑流,只有汛期洪水湍急而過,隨即乾枯,為季節性河流。實測常年水徑流量約811.8萬立方米。中游部分地區可引洪水灌溉。
洪河,為寧武縣境內僅次於汾河的第二大河流,全長38公里,河床平均坡度12.5‰,控制流域面積536平方公里,正常年清水流量0.5立方米每秒。由懷道、圪潦溝、東庄溝3條河流匯合,經好水溝等村,在中山閣匯入汾河。
東碾河,是汾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靜樂縣東部邊緣雲中山西麓的漫岩村馬圈山下,由東北向西南流經娑婆、康家會、娘子神、鵝城4個鄉鎮,在縣城南1公里處匯入汾河,河道全長56.2公里,流域面積506公里。
楊興河,黃河水系汾河支流,發源於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東部山區楊興鄉的水頭村。由東北向西南,流經楊興鄉的楊庄、窯坪,大盂鎮的陰山、陽店、棘針溝,黃寨鎮的柏井、小牛站、黃寨、暖泉灣,出侯村鄉青龍鎮,進入太原市北郊區,注入汾河。幹流長36.5公里,支流有中社河、深溝河、趙莊河。流域面積694平方公里,平均坡度12.6%,流域平均寬度13.8米,河床平均寬度為50米,有5公里以上支溝72條,5公里以下支溝174條。從小牛站開始有淺層水出露,平時有少量清水,流量0.0275立方/秒,多年平均流量1188.5立方/秒,中等乾旱年933立方/秒。
磁窯河,發源於交城縣西北磁窯溝內賀家嶺,故名。瓦窯河為其最大的支流。河出磁窯溝後進入平川區,至石侯村合瓦窯河入文水縣境,經汾陽至孝義北橋頭村匯入汾河。現河道為原汾河故道,河原由交城境內入汾。河全長121公里,流域面積為568、6平方公里,河床比降溝口以上為3、33%,以下為1%,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00萬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20萬噸。
象峪河,舊稱小塗水、象谷河,俗稱向陽河,黃河支流汾河支流烏馬河北岸的支流。發源於太谷、榆次、和順三縣交界的八賦嶺,流經太谷縣境、清徐縣境,至清徐縣東羅村西北匯烏馬河。象峪河全長63公里,河水流量平均0.151秒立方米,平均縱坡9‰。
烏馬河,俗稱回馬河,黃河支流汾河在山西晉中市境的一級支流。《水經注》稱蔣溪,蔣谷水。亦稱回馬谷水,烏馬河發源於太谷與祁縣交界的上下黑峰、通天溝一帶,在祁縣境內與昌源河匯流後於祁縣苗家堡流入汾河。烏馬河全長93公里,流域總面積640.6平方公里。中上游龐庄村東建中型水庫一座。
龍鳳河,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屬介休市最大的一條洪水河,由沁源縣境紅崖溝、才子溝、后溝、鐵水溝至古寨匯合后,經大柵流入綿山峽谷,再由龍鳳村南出山北流,經龍頭、石河、下庄等村,然後在洪相村西匯入汾河。全長52公里,流域面積55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3070萬立方米。
澮河,古名澮水、翼水,汾河第三大支流。出河東絳縣東治交東高山,經曲沃縣,在侯馬市注入汾河,河長118公里,流域面積2060平方公里。
其它小支流:
靜升河,古名小水河。發源於沁源縣花坡崖上棋盤白安場,從介休興地村入靈石縣境,經旌介、集廣到靜升鎮,南匯紅岩底溝(柏溝)和三齊溝水向西流到延安匯草橋溝,到南王中匯後悔溝和水峪溝至靈石縣城流入汾河。全長34.5公里。流域總面積282平方公里。河床平均縱坡27‰。靜升河常年清水流出,年平均洪峰流量為285立方米/秒,最大的洪峰流量為294立方米/秒,測算常年徑流量約為1498萬立方米。上游植被較好,下遊河水污染嚴重。
仁義河,發源於沁源縣魚兒泉附近之石板店、匯南來溝、北來溝兩條支流,入靈石縣境,匯銀洞溝、寺溝、白楊河、穿孝文山、石膏山、尖陽山到峪口匯二溝水,到東許匯七盤溝水,在道阡匯青石溝,窯上匯野只溝,仁義匯柳溝水。逍遙匯左溝水,到南關鎮注入汾河。全長46.1公里。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常年清水平均流量為0.156立方米/秒。全年徑流量約為1377萬立方米。上游植被覆蓋較好。下遊河水污染嚴重。
交口河,古名石門峪河,亦稱西河。發源於中陽縣棋盤山,流經交口縣、孝義市,自木瓜曲進入靈石縣境,向東南到交口匯孫義河,到峪口匯卧牛神河,到平遙庄匯十里溝,穿過十餘里的深谷,到夏門鎮注入汾河,主河道全長57.5公里,總流域而積301平方公里。河床平均縱坡20‰。交口河除孫義河和卧牛神河正常年有清水出流外,平時水量不大,旱季常年斷流,據測常年水徑流量約為873萬立方米,主要以洪水為主,為半季節性河流,沿河各村可引洪水灌溉。
樊王河,屬介休市第二大洪水河。由本市樊王村東西兩溝洪水匯合出山,流經義安等鄉鎮,連福、三佳、義安等鄉鎮,到洪相匯入龍鳳河。后注入汾河。全長23.1公里,流域面積93.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40萬立方米。
泥屯河,發源於陽曲縣岔上鄉的石家莊和赤泥社分水嶺,由西北兩岔匯於岔上,南經思西、歸朝、伽東、泥屯。出蘆家河,進入太原市北郊區,注入汾河。幹流長35.5公里,支流有方山河、峪庄河,流域面積220平方公里,坡降19%,流域平均寬度7.08米。河床平均寬度為17米。王滿坪水庫以上有少量清水流入庫區,沿河有5公里以上支溝8條,5公里以下支溝62條。
凌井河,發源於陽曲縣北小店鄉石庄村一帶,由西北向東南,經海子灣、北小店、大卜、珍珠卜、掃峪、西凌井,順凌井溝出天門關,進入太原市北郊區,注入汾河。幹流長35.5公里,支流有韓庄河、劉家嶺河、馬圈溝河、圪叉居河。流域面積255.35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度為7.3米,坡降19%,河床平均寬度為20米,有5公里以上支溝8條,5公里以下支溝82條。上游北小店、梁庄有微量清水,清水流量0.0118立方/秒。
柳林河,發源於靜樂縣的沙灘村和古交市的邊山。呈西北東南流向,入境后經陽曲縣西庄鄉柳林、前嶺底、青崖槐、寺石槽,在伙路坪鄉懸泉寺1公里處注入汾河。幹流長20公里,支流有西庄河、韓陽五井河。流域面積216.4平方公里。坡降17.8%,河床平均寬度為100米,流域平均寬度10.8米。5公里以上支溝6條,5公里以下支溝72條。
虎峪河,發源於太原石千峰與廟前山。流經西銘鄉、開城裡、和平南路,流入汾河,全長21.8公里,河床寬25米,系常流河,流量約0.1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47平方公里,底質沙石。
九院沙河,發源於太原西山狼坡村與高家河,流經白家莊、小井峪、下元,流入汾河,全長19公里,河床寬30米,系常流河,流量為0.1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因河中沙石較多,故名九院沙河。
玉門河,發源於石千峰山東側后塔上,流經西銘、玉門溝、和平北路由西向東流入汾河,全長21公里,底質沙石,河床寬20米,也系常流河,流量為0.1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28.2平方公里。
冶峪沙河,發源於西山冶峪溝,經羅城、義井東流入汾河,全長10公里,河床寬50米,沙石河底,季節河。
孝河,河流長度為56.5公里,流域面積約460平方公里,由發源於孝義市西部山地的下堡河、兌鎮河、柱濮河等支流匯流而成,由西向東基本橫穿全境,在蘆南村東南匯入文峪河。孝河多年平均地面水徑流量為3491.2萬立方米。

泉水

汾河流量大於1立方米/秒的大泉有7處,總流量25.8立方米/秒,流量穩定,是河川基流的主要補給源。,有蘭村泉、晉祠泉、洪山泉、郭庄泉、廣勝寺泉、龍子祠泉、古堆泉等。
蘭村泉,由烈石寒泉、大海子、小海子等多個泉眼匯流而成。泉下游,有竇大夫祠,是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竇犨(chōu)而建。竇犨生前在狼孟(今陽曲縣黃寨)開渠引水灌田,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唐代詩人李頻《游烈石》一詩中有“游訪曾經駐馬看,竇遺像在林巒。泉分石洞千條碧,人在玉壺六月寒”,可證該祠至遲也建於唐代。20世紀50年代初烈石寒泉成為太原市城市供水水源地,當時流量在2~3立方米/秒。1986年,該泉斷流,地下水位亦大幅度下降。
晉祠泉,古稱晉水,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境內,是汾河中游右岸由喀斯特(岩溶)大泉溢流而形成的一條支流,晉祠泉因晉祠而得名。出露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18公里的懸瓮山下,晉祠泉域地處汾河上游西部,總面積2030公里,南北長84.5公里,東西寬49.5公里,海拔高程800~2202m,地形總趨勢是北高南低,西高東低。
洪山泉
洪山泉
洪山泉,位於介休市城東南狐歧山下,系斷層作用奧陶系石灰岩和石灰二迭系砂頁岩溶洞水受阻成泉。匯水系統面積500平方公里,露出高度海拔839米。流量比較穩定,多年年平均徑流量為4130萬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為5490萬立方米(1965年),最小年徑流量為2743萬立方米(1982年)。
郭庄泉,出露於霍州郭庄村的汾河河谷,涌水量為山西第四、臨汾老大,多年平均流量8.17立方米每秒。郭庄泉是山西省為數不多的岩溶大泉之一,泉域跨交口、汾陽、孝義、靈石和汾西、霍州、洪洞等地,是這些縣市主要給水來源。泉域面積多達5600平方公里,橫跨臨汾、晉中、呂梁。生產名酒的杏花村汾酒廠都以郭庄泉為水源。郭庄泉有馬刨泉、方四泉、東灣泉等大小泉眼60多個。泉水出露長度南北1.2公里,面積0.5平方公里。取泉水建成的“七一渠”自北向南橫貫全市。汾河從靈石到什林40公里的補給,郭庄泉水佔了近20%。明清時期,郭庄泉泉池寬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地經濟迅猛發展,郭庄泉泉域內岩溶地下水的開採從無到有連年增長。進入90年代后,在公路擴建過程中位於河東岸的幾個較大的泉眼被覆蓋后,地方鄉政府又在剩餘的出露點——蒲底泉西側建設了小焦化廠和小鑄造廠,當地居民又陸續在泉源周圍建設了部分住宅,泉源遭到破壞,失去了它的自然面貌。
霍泉
霍泉
廣勝寺泉,即霍泉,位於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的霍山腳下,離廣勝寺下寺不過百米。《水經注》載:“霍水出自霍太山,積水成潭,數丈之深,又名廣勝寺泉。”霍泉用於農業灌溉有1300多年的歷史。古時,霍泉水流經洪洞、趙城兩縣,相傳兩縣人民常因爭奪水源而發生械鬥。清雍正四年(1726年),地方官員為了解決爭水糾紛,實行了“油鍋撈錢分水法”,並在水流出口處建起一座分水亭,亭下立鐵柱九根,將水分為十段,水中築堅壩一道,將水三七分開。解放后成立專門機構,水源得以合理使用。分水亭已成為歷史遺跡。如今,霍泉已經成為廣勝寺景區的景點之一,由海場、分水亭、碑亭、水神廟組成,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和灌溉水源。
鼓堆泉,原名古水、鼓水、古堆泉。又稱“石鼓神泓”,由龍王泉、琵琶泉等29個泉組成。在新絳縣西北12公里古堆村西,為縣境之名勝。其西南流入汾河,長20餘公里。
汾河河口附近景觀
汾河河口附近景觀
龍子祠泉,在山西臨汾市西南18公里姑射山麓。為平水泉源。《水經注》載,平水出平陽西壺口山(姑射山支脈)。群泉爭涌,如蜂房蟻穴,四周渠道縱橫,密如蛛網,秒流量6.25立方米,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臨汾兩縣汾西地帶。相傳水出於西晉永嘉年間。有婦人韓氏,在野外遇一巨卵,持歸育之,得嬰兒名橛,八歲時遇劉淵征民夫築平陽陶唐金城,橛兒應募,一夜城就,淵妒其能,欲誅之,農曆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兒顯露原形,變成一條金龍,鑽向山腳石隙,劉淵拔劍斬之,截斷龍尾,泉水由此湧出,因稱“龍子泉”,依泉築池,名曰金龍池。泉水澤潤於民,後世封橛兒為康澤王,於池側建祠祀奉,名曰康澤王廟,人稱龍子祠。每年四月十五日有廟會,居民雲集。祠前有清音亭,亭側有雲津橋。祠創建於唐,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增修,明清時又予補葺,現存山門、過殿、中殿、後殿等為清代重修。祠內碑碣甚多。
另外,汾河水系內,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大型水庫有3座: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共同構成汾河水系。

形成演變


汾河新絳段
汾河新絳段
汾河水系受呂梁山、太行山等經向構造體系的影響,在一連串的地塹盆地中發育成河。古老的汾河更長更大,上新世晚期,汾河源遠流長,貫穿著忻定、太原、臨汾、運城等四大盆地,穿過中條山南流,於平陸縣茅津渡入黃河。后經喜馬拉雅運動,首尾均遭奪襲。據考證,現代的滹沱河上游在早更新世仍由石嶺關風口入太原盆地,是汾河上游的東支,後來由於石嶺關隆起,以及太行山東側的河流溯源侵蝕速度較快,奪襲汾河東支而成為滹沱河上游水系,在地貌上留下一個很不自然的彎曲,汾河則保留其西支而成為汾河上游。汾河下游在上新世仍然是經運城盆地南流入黃河,后因涑水河谷北東走向的斷裂復活,而使之再度向下陷落,引起古汾河的轉向,循涑水河谷下游運行,至永濟縣城附近匯入黃河。至上更新世時,由於龍門山與孤峰山間斷裂作用再度復活,中部陷落,南部急速隆起,迫使汾河放棄古河道而折轉西流,匯入黃河,形成現代的水系形態。

水文資源


水文特徵

降水,流域年降水量變化梯度大,由南向北銳減。全流域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降水量為504.8毫米,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勻,汛期和枯水期界限分明,年頭與年尾降水量最少,7月、8月、9月三個月降水集中。流域多年(1952年~1995年)水面蒸發能力在950~1300毫米間。
徑流,流域的上中游地區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5.1億立方米,最大值為26.6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為7.41億立方米(1986年);下游地區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年徑流量為7.76億立方米,最大值為18.4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為3.2億立方米(1986年);全流域年徑流總量為22.86億立方米。
斷流,據實測,汾河幹流在介休縣義棠水文站1958年4月最早出現斷流,至2001年底,累計斷流天數為4443天。一年內斷流天數最多的也出現在此站,1999年斷流計320天。入黃口河津站從1956年設站到1989年,有19年發生斷流。
水質,20世紀末,汾河在總計評價的673千米河段中,無一處水質達到Ⅱ類,符合Ⅲ類水質的河長僅佔總評價河長的25%左右,超過Ⅴ類標準的佔60%。
泥沙,汾河流域處於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水土流失普遍。上游最為嚴重,也是汾河向黃河輸入河道泥沙的主要源區。大部分泥沙產生於汛期,具有“大水大沙”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后,流域降水量減小、暴雨減少,水土保持成效顯現,相對於1956年~1979年,20世紀最後20年輸入河道的泥沙量減少了1/3。
水資源,據1956年~2000年共45年水文資料系列山西省第二次水資源評價成果,汾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3.59億立方米。

水旱災害

據史料,中游地區1464年~1980年的517年間,共發生旱災306次;下游地區1912年~1979年的68年間發生過較大旱災22次。1949年~1995年的47年中,全流域乾旱有41年次,平均一年多一次。而中游地區幾乎年年有旱情,時有春旱連夏旱,夏旱又延至秋旱。據載1877年洪洞縣連續349天無雨,“樹根草皮皆盡,人相食”,靈石、祁縣“寸草不收”,徐溝“赤地千里”,忻州“餓殍盈途”。
汾河流域的洪水災害大部分發生在汛期中下遊河段。據史載,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1948年的568年間,流域內先後發生過132次洪災。1949年後,汾河中游地區先後於1954年、1959年、1977年、1988年和1996年發生過較大規模的水災。1954年8月下旬,支流瀟河、文峪河同時發生山洪暴發,致使太原市以及晉中19個縣受災,淹沒農田80餘萬畝,倒塌房屋25000間,死亡近百人。此次洪水下泄,波及下游臨汾、運城河段,使沿河9縣35個鄉鎮受災。1977年8月5日,以平遙為中心降了一場特大暴雨,40小時產生地面徑流7億立方米,使晉中、呂梁、臨汾3地15個縣嚴重受災,衝垮平遙尹回水庫等16座小水庫,30餘千米同蒲鐵路路基被沖,中斷運行10天,死亡70人,洪澇面積達120萬畝。

流域概況


流域地貌

汾河臨汾市段治理後景觀
汾河臨汾市段治理後景觀
汾河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流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25.5%,耕地面積1738.69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29.54%。河川徑流20.6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2.50億立方米。(包括河川基流11.08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33.58億立方米,佔全省水資源總量的27.2%。
汾河流域包括忻州、太原、晉中、呂梁、臨汾、運城六市中的41個縣(市、區),人口887.5萬,農村人口698.6萬,人均耕地2.49畝。
汾河自寧武縣管涔山雷鳴寺發源地至太原市蘭村為上游,蘭村至靈霍山峽入口為中游,以下為下游。
上遊河長216.9公里,流域面積7705公里,除局部相間有河川地,小型盆地及階台地約共佔10%以外,其餘多屬砂頁岩、變質岩或灰岩土石山區。寧化以上為管涔山林區、植被優良,寧化以下植被一般,水土流失較強,尤以黃土地區為最,嵐河是本段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
汾河萬榮段
汾河萬榮段
出蘭村山口以後,進入太原盆地,直至靈霍山峽入口,是為中游。河長157.6公里,流域面積15526公里,其中太原盆地5050公里。中游灌溉事業發達,早在2000多年前即開始引水灌溉。汾河兩條最大的支流——瀟河、文峪河分別在本段東、西岸匯入。瀟河屬植被條件一般的砂頁岩地層土石山區及黃土區,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文峪河上游為關帝山林區,中游淺山區植被相對較好。山西省會太原地處其北端,往下還有晉中、汾陽、介休等重要城市,城市及工業需水量及農業灌溉用水量龐大,當地水資源不能滿足需水要求。
自義棠進入靈霍山峽后,即為下游。河長335.4公里,流域面積16595公里。靈霍峽谷長約50公里,流域面積4200公里,屬砂頁岩及灰岩地層土石山區,為下游洪水主要水源之一。出靈霍山峽后,即進入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本區水資源相對富饒,土地肥沃,光熱條件殊佳,享有山西糧倉之譽。

社會經濟

到20世紀末,汾河流域內有耕地面積129.6萬公頃(1944.7萬畝),佔山西省總耕地面積的30%。有效水澆地面積47.6萬公頃(714萬畝),為山西省有效水澆地總面積的43%。流域內共有人口1266.2萬,為山西省總人口的39%,人口密度321人/平方千米。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2.25畝,人均佔有水澆地0.9畝。糧食總產283.5萬噸。
汾河流域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民收入靠糧食、蔬菜和養殖業。農作物以小麥、玉米、高梁、穀子以及山藥蛋、豆類為主,為山西商品糧生產基地。流域內,特別是沿河兩岸分佈有豐富的煤鐵等礦產資源,太原東西山,晉中的富家灘、南關,臨汾的霍州、辛置等地均為重要煤礦與發電廠址所在地。2000年全流域國內生產總值(GDP)為山西全省的44.4%,人均國內GDP高出全省12%。全流域農業產值為全省的40%,而工業產值佔全省的51.50%。

水利概況


歷代航運

汾河的開發歷史很早,西周、春秋時期,汾河上航運就開始了,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飢荒,秦國用可載數萬斤糧的木船從關中出發,沿渭水、黃河、汾河向晉國源源不斷地輸運了大批糧食。
戰國、秦漢時期,汾河流域的水利灌溉事業和墾植業受到重視,漢武帝時,為了發展河東的農業生產來避免三門峽以東漕運的艱難,河東郡太守番系建議“穿渠引汾溉皮氏(今河津)汾陰下“,後來,按照番系的建議,發卒數萬人作渠,渠成後有所收益。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一75年)曾計劃在滹沱河之間修一條東西向的運河,以“轉山東之漕,用實秦晉”,其路線據清代地理學家楊守敬考證“當自交城,太原北山,絕汾,經陽曲。忻州之北至定襄會滹沱。
隋唐兩代,是汾河漕運和灌漉事業興盛發達時期,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長安倉儲空虛,詔漕汾晉之粟以給京師,“漕舟由渭(水〉入河,由河入汾,以漕汾晉”(《晉乘·略》卷十四),唐開元年間,裴耀卿“益漕晉,絳……之租輸諸倉,轉而入渭,凡三歲,溜七百萬石,省陸運庸錢三十萬緡”。(《新唐書·食貨志》)、可見,汾河通航能力很高,漕運量極大。
宋元時代,由於都城的遷移和宋初多次引汾河與晉水灌太原,人為地破壞了汾河在太原段的堤防。因之,汾河航運較前急劇低落,長時期內沒有漕運的記載,僅有少量的行船活動。
據文獻記載,唐代中葉以後,秦嶺、隴山一帶的樹木已砍伐殆盡,不能夠滿足建築宮殿的需要“近山無巨木,求之嵐勝間”,(《新唐書》卷137《裴延齡傳》)。呂梁山又成了採伐術材的一個重點地區,因為它距離開封、洛陽、北京較近兼有黃河、汾河及陸運之便,在諸都城附近砍伐完后,必取諸山西“晉之北山有異材,梓匠工師為宮室求木者,天下皆歸”(柳宗元《晉問》)。到北宋大中祥年間(公元1010-1016年)為修築宮殿,在嵐縣、離石、汾陽一帶採伐柏木,伐木工多達三四萬人,砍伐的大量木材,“先沿支流漂入汾河,后束為木筏順汾河而下,至河津入黃河,沿河東下至於開封”(史念海《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版〉。因此,當時就出現了萬筏下河汾的情景。汾河流域歷經唐宋金元各代墾殖、採伐,以前林草茂密的青山綠水變成了滿目荒蕪的光山禿嶺,水量大減,水土流失加劇。灌溉航運便利的汾河逐漸變成了旱澇無定,水源日漸枯縮,赤足可涉的小川濁流。
到光緒三年大旱前,由於人口的壓力,亂采濫伐森林,墾荒屯植的現象有增無減,水土流失日益劇烈,汾河水量大減。到明代,河上只能“秋夏置船,冬春以土橋為渡”,而到清代,雖曾有人設想“通舟於汾,制船如南式”,但汾河已無航運之可能了。

農業灌溉

歷代開發
汾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水利歷史悠久,其業績大多集中分佈在汾河中下游兩岸及其主要支流。引泉水興灌溉之利,最早出現在戰國初期引晉祠泉水。《水經注》記載:“難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凍,灌田百餘頃。”東漢安帝時,在翼城境內開鑿灤池渠,引皋翔山泉灌田,在曲沃縣境內引絳水(沸泉)灌田。隋開皇十六年(596年),臨汾縣令梁軌在絳州“開鼓堆泉十二渠,溉田百餘頃”。到唐代,汾河中下游,除晉祠泉、鼓堆泉之外,洪洞廣勝寺霍泉、臨汾龍子祠泉、龍門(今河津)三峪泉等都有灌溉之利。北宋,在介休縣洪山泉也有開發。引汾河水灌溉農田的最早記載是公元前128年漢武帝時,河東太守番系建議在汾河下游修渠開河,灌溉河津、榮河一帶灘地。自唐代開始,汾河中下游兩岸以及澮河、文峪河、瀟河、昌源河等支流已多處開渠引河灌溉。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唐代貞元時(785年~805年),由絳州刺史韋武主持引汾水灌溉農田一萬三千頃之多。金代興寶二年(1218年),在洪洞、趙城縣境汾河幹流上興修通利渠。據古籍記載,所開引汾渠道數以百計,汾河中下游是全國水利發達地區之一。
灌區建設
汾河灌區水利建築
汾河灌區水利建築
流域內現有灌溉面積在1萬畝以上的大中型自流灌區29處。其中,灌溉面積3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4處,即汾河灌區、瀟河灌區、文峪河灌區和汾西灌區。另有中型灌區25處。總計有效灌溉面積為278萬畝。
汾河灌區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面積分佈在汾河兩岸,北起太原市北郊上蘭村、南至晉中地區介休縣洪相村,長約14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西以太(太原)汾(汾陽)公路和磁窯河為界,東以太(太原)三(三門峽)公路和南同蒲鐵路為界。灌區跨太原、晉中、呂梁三市,12個縣(市、區)共56個受益鄉(鎮)的488個村,全灌區控制土地面積205.5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56.84萬畝。設計灌溉面積149.55萬畝,受益面積約佔全省水地面積的近十分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區之一。除農業灌溉外,汾河灌區同時還擔負著向太原第一、第二熱電廠、太鋼、清徐縣東西湖、交城工業園區工業用水和太原汾河公園、森林公園等公益事業供水任務。
泵站
流域內有大中型機電泵站29處,總裝機容量63351千瓦,控制的有效灌溉面積為53萬公頃(80萬畝)。灌溉面積在2萬公頃(30萬畝)以上的大型泵站有2處,即下游的汾南電灌站和西范電灌站。

河道治理

汾河入黃口堤防工程
汾河入黃口堤防工程
1949年後,汾河作為山西省最重要河道,最先被納入全省水利建設的規則與計劃之中,並堅持不懈地對全流域進行了全面綜合的治理與開發。1954年編製完成《汾河流域規劃報告》,1956年、1986年分別進行了補充修訂。1972年編製出台了《山西省汾河流域治理規劃》。隨後於又陸續制定了中游、下游和上遊河道治理的多項規劃和相應的設計。
汾河幹流河道治理以固堤、疏浚、通路、綠化、治污和綜合開發為內容,包括舊堤拆除、加固、新堤建設、險工處理、控導護岸、中水槽治理、河道清障和河勢順導等措施。在提高河道行洪標準的同時,基本理順和控制主河槽,保證行洪通暢和河勢穩定。確保沿河城市、村鎮、農田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經歷次整治,汾河近700千米長的河道,防洪能力完全達到了國家水利部規定的設防標準。

水利工程

水庫工程
汾河水庫
汾河水庫
汾河全流域共建成大型水庫3座,即汾河水庫、汾河二庫和文峪河水庫。另有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50座。總控制流域面積為17665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總庫容為15081億立方米。
汾河水庫,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庫,位於汾河幹流上游,地處婁煩縣杜交曲鎮下石家莊村北,上距汾河發源地管涔山122公里,下距省城太原市83公里,控制流域面積5268平方公里。水庫1958年建設,1961年運行,設計總庫容7.21億立方米,最大回水長度18公里,最大回水面積32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的大(Ⅱ)型水利樞紐。設計標準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兩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汾河二庫
汾河二庫
汾河二庫,位於太原市西北30公里的汾河幹流上,距太原市西北30公里汾河與柳林河的交匯處,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並有發電、旅遊、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348平方公里,總庫容1.33億立方米。
文峪河水庫,位於文水縣北峪口村西北,地處文峪河上游山區與中下游平川銜接處,為文峪河出谷口區,屬山西省六大水庫之一,庫容1.13億立方米,水面4平方公里左右。
跨流域引水工程
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
為解決汾河水源供水不足問題,在20世紀末先後在汾河上游和下遊興建了2處跨流域引水工程。即上游的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和下游的臨汾馬房溝引沁入汾工程。萬家寨工程2003年已向太原市年供水量32億立方米;馬房溝引沁工程通過草峪嶺隧洞引沁河水進入汾河,每年向臨汾市供水2000萬立方米。

法律保護


2021年8月5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經過初次審議修改後的《山西省汾河保護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截止日期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