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縣

臨渙縣

南朝梁置。南朝梁大通二年(528),置臨渙郡、縣於故銍縣城(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名渙北。以郡界渙水為名。《水經注》記:渙水又東逕銍縣故城南。永安二年(529)六月,復入北魏,仍為臨渙郡、縣,改屬渦州。北朝·東魏興和(539—542)中,廢臨渙郡、縣,改屬譙州(治故渦陽故城)北譙郡(與州同治,由渦陽郡改)。

目錄

正文


北齊天保四年(553),廢臨渙郡、渙北縣,復置臨渙縣,改屬譙州譙郡,仍同治。武平三年(572),設臨渙縣屬譙郡。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十二月入陳,沒有恢復臨渙建制。北朝入北周,仍設臨渙縣,仍屬譙州譙郡。隋朝大定元年(581)二月,隋代北周,臨渙縣仍屬譙州譙郡。開皇三年(583),廢譙郡,臨渙直屬譙州。大業初(約605),廢譙州,臨渙縣改屬亳州。三年(607)四月,改屬譙郡(治今亳州市)。從此,今淮北市轄區北部屬蕭縣,南部屬臨渙縣。隋末,在臨渙縣僑置譙州,領臨渙四縣。以臨渙、永城(今屬河南)、山桑(今蒙城縣境)、蘄(今宿州市蘄縣鎮)四縣置北譙州,治臨渙。貞觀十七年(643),廢北譙州,臨渙縣改屬亳州。開元二十一年(733),臨渙縣屬河南道亳州;九年(814),改屬宿州,屬徐泗節度轄。大和三年(829),復屬亳州;七年(833)復屬宿州。
臨渙縣分屬五代的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936—946)、後漢(947—950)、後周(951—960)的武寧軍節度(治今徐州市)轄下的宿州。
北宋臨渙縣屬淮南道宿州。北宋滅亡后,臨渙縣初屬金附庸偽楚(1127年3—4月)、南宋(1127.5—1130.7)汴京路、金附庸偽齊(1130.7—1137.11)、金。紹興十年(1140)為南宋收復,后復入金,改屬山東西路。蒙古汗國至元二年(1265),撤銷臨渙縣,併入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