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二級學院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最早成立於1935年,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立了重慶土木建築學院土建系。2000年,新重慶大學合併成立,與原建安系、原應用科學與技術系測繪學科一起組建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7年土木工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2019年5月,重慶大學學科調整,與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一起組建新的土木工程學院。 

截至2020年4月,學院下設9組9所1中心;開設4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95人,專任教師207人;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4個建設部重點學科;設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在讀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3500餘人;有1個國家品牌專業。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9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下設建築工程系、岩土與地下工程系、基礎教學系、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4個教學系。 
院系名稱
建築工程系
岩土與地下工程系
基礎教學系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

學科體系

岩土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和力學為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為建設部重點學科。設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土木工程和力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力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及測繪科學與技術等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270人,專任教師210人,其中教授(研究員)76人,副教授72人,博士生導師77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4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6名,重慶市“巴渝學者”3名,重慶市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重慶市學術學科帶頭人19名,重慶市教學名師1名,重慶大學“百名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劃”入選11人,重慶市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級教學團隊2個。

科學研究


學術資源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出台教材管理文件,立項資助高水平專業教師編寫教材,用各方面的資源保障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促進高質量教材持續出版。教材建設強化工程倫理和價值塑造,展現基建強國風采,激勵學生自強不息,建立自信,激發愛國情感;依託學院在山地城鎮建設、三峽庫區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學科優勢,將“岩體卸荷力學理論”等科研成果及PCC樁等前沿技術融入教材,實現科教融合;遵循工程教育規律,以卓越工程師計劃和一流專業建設為契機,編寫了一批符合當代學生學習特點的數字化新形態教材。十八大以來,學院共編寫教材63本,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20本、住建部規劃教材10本。9本教材為國家(省部)級一流課程依託教材以及土木專業、建築專業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累計印數超百萬冊;《土木工程施工》《岩石力學》《流體輸配管網》等典型優秀教材獲同行頂級專家和院士好評及推薦,被國內百餘所高校採用,為我國土木類人才培養提供了必要的支撐。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院黨委書記華建民
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馬驥
行政工作
職務姓名
名譽院長楊永斌
院長楊慶山
副院長夏洪流
副院長劉猛
副院長謝強
副院長楊波
副院長仉文崗

知名校友


易軍馬義俊賴明陳邦柱
楊應楠毛志兵張希黔曾肇河
李國強李世蓉李明張琨
史如明辛磊曾強陳山冰
顧磊顏建國雷翔
易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馬義俊: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賴明:九三學社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陳邦柱: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
楊應楠:雲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
毛志兵: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張希黔:重慶大學現代施工技術研究所所長。
曾肇河: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國強:國家土建結構預製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李世蓉:重慶市對外貿易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李明: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張琨: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史如明:中建五局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辛磊:開平住宅建築工程集團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
曾強:成都金融城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陳山冰:重慶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監理諮詢二公司經理。
顧磊: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雷翔:廣西華藍集團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