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是由伊夫熱利·拉夫朗蒂維執導,阿里克謝·馬卡羅夫、瓦謝斯拉夫·拉貝戈耶夫、路易絲·隆巴德主演的一部間諜動作片,該片於2004年12月9日在俄羅斯上映。

該片改編自2002年“莫斯科大劇院恐怖分子劫持人質”事件以及俄羅斯安全部門一位軍官的真實經歷,講述了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斯莫林和車臣恐怖分子進行鬥爭的故事。

劇情簡介


斯莫林(阿里克謝·馬卡羅夫飾)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少校,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他被恐怖分子俘獲,在一位西方女記者(路易絲·隆巴德飾)的幫助下他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此刻斯莫林的女兒正好也在那個馬戲團看錶演。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並且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他們竊取了大量放射性物質“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而北約領導人會議正在那裡舉行。斯莫林巧妙地潛入飛機,並在千鈞一髮之際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斯莫林阿里克謝·馬卡羅夫李璐
凱瑟琳路易絲·隆巴德袁智
奧馬爾瓦謝斯拉夫·拉貝戈耶夫----
列維·巴科洛夫斯基維克多·維爾比斯基高楓
Admiral Melory約翰·阿莫斯----
Saulyus Boykis Yegor Pozenko趙銘洲
Gen. Sergei Karpov尤里·斯瑞洛鄭煉
KhasanRamil Sabitov張占坤
TatyanaMariya Golubkina任怡潔
Italian Prime MinisterOrso Maria Guerrini----
MashaMaria Semkina張艾
NATO expertJames Derrick----
MansurMagomed Zurabov----
CameramanVernon R. Wheeler----
EmissaryHossein Taheri----

職員表


製作人Igor Bondarenko、Sergei Gribkov、Yuri Sagaidak、Vladimir Trushchenkov、Olga Akimova
導演伊夫熱利·拉夫朗蒂維
副導演(助理)Dario Cioni、Viktor Ivanov
編劇伊夫熱利·拉夫朗蒂維、Yuri Sagaidak、Ramil Yamaleyev
攝影Stasch Radwanski Jr.
剪輯Dmitri Slobtsov
藝術指導Vladimir Trapeznikov
美術設計Roberto Caruso
服裝設計Natalya Naftalieva
視覺特效Arkady Dubinin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角色圖片角色名角色介紹扮演者配音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斯莫林
他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少校,刺探車臣分離主義恐怖分子的重要情報時不幸被俘。他機智與其周旋,逃出升天。恐怖分子對他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在他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並且沒有一名人質傷亡,並在恐怖分子企圖破壞北約領導人會議時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阿里克謝·馬卡羅夫任偉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凱瑟琳
一位西方女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無意救出了俄軍少將斯莫林。恐怖分子劫持了馬戲團時,她孤身前去馬戲團中心,以人質換人質的方式解救了許多兒童,並報道了劫持馬戲團的內幕,最後與斯莫林一起打碎了恐怖分子劫機的陰謀。  路易絲·隆巴德 桂楠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恐怖頭目
車臣恐怖分子的恐怖頭目,斯莫林逃出他們的監獄后,他帶領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個馬戲團,並綁架了斯莫林的女兒和800多名觀眾。馬戲團被特工隊解救后,他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放射性物質“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但最後斯莫林粉碎了他的陰謀,將他扔出了飛機。 Yegor Pozenko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波利西萬諾維奇
車臣恐怖分子的人物,斯莫林逃出監獄后,他奉命跟蹤斯莫林的妻子和女兒,他將馬戲團的門票發給了斯莫林女兒班級的所有同學,在馬戲團被劫持后,他綁架了斯莫林女兒,並讓斯莫林的前妻把斯莫林帶到馬戲團中。最終被斯莫林和奧馬爾擊斃。 尤里·斯瑞洛 程玉珠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巴科洛夫斯基
流亡海外的莫斯科寡頭政治家,恐怖襲擊的幕後策劃者。俄羅斯政府通緝的重要人物,他與車臣恐怖分子進行合作,對俄羅斯政府與北約領導人會議進行施壓。特別衝動暴躁,順風時囂張狂妄,失敗后慌亂不堪。 維克多·維爾比斯基
生死倒計時
生死倒計時
奧馬爾
俄羅斯高管之子,愛慕斯莫林的前妻。他聽信了巴科洛夫斯基的讒言,加入了車臣恐怖份子的行列中,恐怖分子佔領了馬戲團后,他如夢初醒,在聯邦特攻隊進攻馬戲團時他為消滅馬戲團中的恐怖分子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為阻止恐怖頭目將鈈擴散,他在飛機上協助斯莫林制服了一部分綁匪,幫了斯莫林的大忙。  瓦謝斯拉夫·拉貝戈耶夫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創作背景
該片根據2002年“莫斯科大劇院人質事件”改編。2002年莫斯科大劇院遭到恐怖分子的劫持,俄羅斯特種部隊對此迅速發動襲擊,進行營救行動,32名武裝恐怖分子被特種部隊消滅,但也有128名人質被恐怖分子殺害。
隨著俄羅斯各方面的發展,俄羅斯總統普京感覺到應該重振愛國精神和國家自信力,所以他下令拍攝一部能體現民族精神的影片,最後拍成了該片。
拍攝過程
為拍攝該片俄羅斯政府不僅支援了700萬美元的拍攝經費,在其他方面的支持也很多,僅僅武器裝備一項,便支援了8架直升機,兩架蘇-27戰機,4架伊爾-76飛機等。這對於影片在場面以及劇情上的操控都至關重要。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Film Master [義大利]
Top Line Production [俄羅斯]
發行公司
e-m-s the DVD-Company[德國]
Central Productions International (CPI) Group [俄羅斯]
中國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2006年8月11日
俄羅斯2004年12月9日
日本2006年3月25日
法國2006年11月26日
波蘭2006年12月18日
瑞典2007年1月10日
芬蘭2007年4月4日
匈牙利2007年5月31日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海報
海報
該片的故事緊湊,高潮迭起。特工人員身手不凡,在營救人質時的巧妙設計令人嘆服,雖然危機四伏,讓人手心出汗,但正是由於正邪之間的鬥智斗勇使得整部影片精彩不斷。有觀眾將此片稱為“俄版007”,與其他影片不同的是,其中的“俄羅斯特工”一改給人留下的刻板印象,成為了身懷絕技,有血有肉的大英雄,這種角色的塑造也是影片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