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而下之

漢語成語

徠等而下之,漢語成語,讀音為 děng ér xià zhī,出自宋·樓鑰《攻愧集》:“鄉之貧者,或不及於此,則以此法等而下之。”

意思是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指更差。

詞語釋義


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六十五:“等而下之,如醫技養生家之說,皆不離陰陽二者。”

典故


比這一等級更差的。宋.劉昌詩《蘆浦筆記》卷六:“是天童(寺)歲收谷三萬五千斛,育王(寺)三萬斛,且分佈諸庫,以罔民利。等而下之,要皆有足食之道。”茅盾《給他們看什麼好呢?》:“《七俠五義》、《水滸》、《西遊記》,還算是好的,等而下之,就連《施公案》、《濟公傳》,一切武俠的、迷信的,全部吞下去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每況愈下、相形見絀

反義詞

至高無上、更上一層樓、錦上添花

用法搭配


緊縮式;作謂語;含貶義。
徠示例
宋樓鑰《攻愧集》:鄉之貧者,或不及於此,則以此法等而下之。
孫犁《秀露集·關於紀昀的通信》:他這種做法,比起紀昀,就更等而下之了。